李爽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進步,工業化和城鎮化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對土地的需求量愈加激烈,使得國家的土地資源供需問題變得更加尖銳,有限的土地資源已經滿足不了社會的快速發展。土地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主要障礙;那么對于這種狀況,我們怎樣才能在緩解土地資源供需的同時又保證發展用地?唯一的方式就是對土地進行規劃和節約集約,讓原來的的土地利用方式得到改變,實現土地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土地;利用規劃;節約集約
根據國家土地資源的現狀,在土地的規劃和利用中必須融入節約集約這一理念。土地規劃利用和節約集約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根據社會的發展,人們喜歡利用自然的力量,實現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從自然的角度解釋,我們可以把土地節約集約理解為對土地的合理布局和優化結構,以可持續發展為前提,讓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改善土地的經營和管理,促進土地資源的綜合效益提升,滿足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
一、節約集約用地的內涵
在土地資源十分緊張的情況下,土地的節約集約非常重要,促進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約集約主要指的是對土地的合理布局利用,讓土地的利用和布局得到更好的優化;同時通過增加土地的投入,降低對土地資源的消耗,讓土地資源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把經濟、社會與生態結合在一起。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節約集約用地:1、節約用地:對土地的數量合理的規劃和利用,在各類建設用地中節約對土地的利用,采取相應的措施減少對耕地的占用;2、集約用地:提升土地的用地質量,讓各類建設用地得到更好的效率提升,讓土地的利用得到價值體現,全面提升集約用地的程度;3、土地的數量和質量是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節約集約用地也體現在這兩方面,科學合理安排土地的投放數量,科學規劃建設用地的結構與布局,讓土地的數量和質量都得到提升。
二、土地利用規劃和節約集約用地的途徑
(一)規劃創新,引導節約集約用地
在土地的整體管理過程中,土地的總體規劃是最基本的任務和制度,對土地資源的空間管制和用途管制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要想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們必須在規劃上面進行創新,讓土地的各種承載能力得到提升,所以對土地進行節約集約是非常重要的,讓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配置都得到提升,實現各土地規劃與總體規劃的銜接,實現經濟、環境、人口、資源和空間的總體融合,讓土地的投入更具有價值和意義。
(二)監管創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
就目前我國土地的利用情況來看,還存在著很多問題,利用的現狀不樂觀,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實現土地的全方位規劃,讓社會的經濟建設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實現對土地的更好利用,完善和創新監管機制是非常重要的,監管機制的完善是階梯性的,從城鎮到鄉村,建立上下級之間的聯動和動態巡查,對于那些違法用地和浪費土地資源的現象必須做到嚴格控制和懲罰,加大對土地違法案件的查處力度,讓土地資源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但是僅僅完善和和創新監管制度還不夠,必須做大事前的防范和全程的監管,讓整體用地的管理過程更加透明和科學,實現對土地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促進對土地的節約集約。
三、土地規劃與節約集約用地的作用
(一)有利于耕地保護
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都離不開土地資源,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目前土地資源稀缺是我們面臨的嚴峻問題,正因為這個原因,使得節約集約這一理念得到運用和實施。社會在發展過程中,對耕地的占用是必須的,而耕地是人類生存的最基本保障,是城市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在對耕地的利用過程中,政府可以采取相應的政策對耕地進行保護,比如完善土地利用的相關法律法規,推動對土地的法制化管理;另外通過制定和完善相應的經濟政策,讓土地的收益得到更好的管理,更深入的探索對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讓 城市土地的布局更加合理,發揮城市土地利用的做大價值,同時也有利于對耕地的保護。
(二)有利于促進經濟建設與土地再生資源的潛力提升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對土地的利用要求越來越高,所以土地的價值得到了提升,在這樣的背景下,必須實現對土地的總體規劃,通過對土地的合理布局讓農村土地的產權制度得到完善和創新;節約集約用地是一個系統的任務,不是一個人或者部門就能完成的,必須依靠全社會共同的力量。讓土地資源在類型、結構和分級上面得到優化,實現了土地價值提升,更好的促進經濟建設的發展和進步,同時也提升了土地再生資源的潛力。
(三)有利于節省城市建設投資
土地資源的節約集約可以提升土地資源的利用質量,讓土地的投入得到減少,在這樣的狀況下,城市的用地布局和人口分散結構更加合理。隨著經濟的發展水平提升,城市用地的增長得到了更多的重視,但是在發展的同時還要適當的控制,在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的同時,減少對土地的消耗,從而實現對土地資源的更好配置;在城市的建設過程中,必須把節約集約的理念融入進去,對土地進行集中的布局,提升城市建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語
在國家土地資源的緊張狀態下,土地資源的合理規劃和利用是最核心的內容,同時為了環節土地的緊張供需,必須在土地資源的利用中融入節約集約的理念,最大限度的提升對土地的可持續利用,為實現環境友好型社會和資源節約型社會做更好的鋪墊,讓國家的土地資源既能夠得到適當的緩解,又能滿足社會的發展需求。
參考文獻:
[1]邵曉梅,劉慶,張衍毓.土地集約利用的研究進展及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