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勤潔
摘 要:人才是企業發展的基石,核電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更需要注重人才的儲備。本文從核電企業人才儲備面臨的問題出發,通過分析其原因,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來解決人才儲備問題,獲得人才上的競爭優勢和保障,從而保障核電企業發展。
關鍵詞:核電;人才;儲備
根據國家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十三五”末,我國運行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3000萬千瓦。國內各核電企業針對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均制定了企業各自的“十三五”發展戰略。
為有效支撐核電企業的發展戰略,保障企業“十三五”發展規劃落地,必須獲得人才上的競爭優勢和保障,前提是人才總量保障,基礎是人才儲備。
一、人才儲備問題及分析
1、人才引進渠道單一,人才培養周期長。核電企業人才引進基本以校園招聘為主,人才培養完全依靠核電企業自身資源和條件完成,培養周期較長。2、人才儲備目標不清晰,缺乏動態管理機制。核電企業一般設定了具體的人才儲備數量,但尚未完全明確具體輸送去向及目標,且人才儲備量未進行動態管理,儲備數和實際需求存在一定的脫節。3、人才儲備方式不合理,不適應新項目開發管理要求。部分核電企業新項目采取自身儲備的方式來解決人才問題,項目一旦進展不順,容易造成“周期性冗員”或局部“窩人”的現象發生。
二、解決措施
(一)做好人力資源戰略、規劃的頂層設計
1、制定清晰的人力資源戰略和相關政策。根據企業戰略,結合內外部市場,制定公司清晰的人力資源戰略和政策,指導核電企業及其子公司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明確人才儲備政策的前置條件和影響因素,包括新項目進展、新業務拓展、標準組織機構及人員配置、“三定”標準以及各業務領域業務外包邊界等。2、修訂完善人力資源規劃。根據企業的“十三五”發展規劃,結合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合理預期中長期人力資源市場供給和需求情況,持續修訂和完善“十三五”人力資源規劃。在儲備總量上,達到既滿足核電新項目及公司其他業務發展需要,又合理控制人才引進與儲備節奏,避免出現浪費人才現象,不斷提高人才使用效用。3、明確人才儲備方式。“十三五”人力資源規劃中,新項目部分關鍵崗位人才儲備應明確由運行核電基地承擔,并明確儲備數量。人才儲備方式逐步由各新項目公司“自行儲備”向“全委托儲備”轉變,已基本完成儲備的新項目,可以繼續按照目前模式開展儲備,尚未儲備或部分儲備的新項目,明確全部委托運行核電基地儲備,自身不再儲備,人才儲備應做到“事先有計劃,計劃有落實”。
(二)大力推進人才引進和招聘工作
1、加強校企合作交流,大力推進校企訂單聯合培養。加強校企交流與合作,開展訂單聯合培養,提前鎖定優質畢業生資源。訂單聯合培養通過在校期間提前接受企業為學生量身定做的培訓課程,提前進行準員工的角色轉變,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縮短人才培養周期。與高等院校建立定期的溝通聯系機制,定期舉辦校企交流會,定期舉辦大學生夏令營(冬令營),在高校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品牌。2、拓寬人才引進渠道,加強各類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引進。適當提高社會招聘比例,彌補短時期內自身無法培養的缺口,縮短人才培養周期,節省人才培養成本;拓寬社會招聘渠道,可利用獵頭服務甚至國際人才市場,招聘所需各類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
(三)夯實人才儲備培養
1、強化運行電廠人才儲備和培養職能。從既滿足新項目人員需求,又合理調整運行電廠人員結構,并實現人力資源有效利用為出發點,通過簽訂人才儲備協議,聯動建立人才儲備機制。“十三五”期間,要強化核電企業總部在人才儲備中的組織、主導、管控能力,轉變人才儲備方式,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形成機制健全、供需雙方運作順暢,人員流動趨同組織發展方向的人力資源內部市場。2、實施多種方式儲備,明確人才儲備目標。實施人才多方式、多元化儲備。對于堆型相同或相近的運行電廠和新建電廠,生產準備等關鍵崗位進行一對一的定向儲備;對于通用的關鍵崗位和職能領域崗位,由總部統籌,分解任務至運行電廠進行聯合儲備;具體由人才需求方制定引進計劃,總部根據規劃,協調人員供給方(運行電廠)制定人員輸出規劃,簽訂三方儲備協議,條件成熟的可明確具體的輸出人員。3、重點落實關鍵崗位儲備規劃,加強儲備的動態管理。“十三五”期間,總部應加大關鍵崗位人才儲備,作為新項目關鍵崗位人才人來源。明確人才儲備目標,根據項目進展情況及時修訂儲備規劃。通過用工總量“一盤棋”,對儲備情況開展動態管理,每半年對儲備和輸出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尤其是關鍵崗位人才,根據各成員公司項目進度和儲備輸出情況,及時調整儲備計劃和人員招聘計劃,控制人才引進與儲備節奏。4、開展適度比例的職能領域崗位人員儲備。根據“十三五”規劃和新項目進展情況,運行核電基地針對工程、商務、財務、人力、審計、黨務等領域人才開展適度比例的人才儲備,具體由總部下達計劃。5、落實國際化戰略,加強國際化人才儲備。根據國際化發展戰略,結合國際化業務策略和潛在的國際化業務,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國際化人才儲備側重于國際化市場開發人員(財務、法務、投資)和國際核電市場運維管理人員和高端運維人員。針對不同地區和市場,加強國際化人才的外語培訓、業務培訓,有計劃地提前儲備和培養關鍵核心崗位。積極創造和爭取機會向有關國際組織推薦相關工作人員,鍛煉培養國際組織相關人才。
三、結論
綜上所述,核電企業要在“十三五”期間得到長遠的發展,必須在人才儲備上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人力資源管理,助力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