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玲芳校長:蘇州市相城區實驗中學副校長
周彩霞老師:蘇州市相城區實驗中學主任、語文和歷史教師
新生命教育的教學實施者是怎么做的
——聽周玲芳校長、周彩霞老師講故事
周玲芳校長:蘇州市相城區實驗中學副校長
周彩霞老師:蘇州市相城區實驗中學主任、語文和歷史教師

生命教育借助各種媒介和手段開展
記者:北川的生命教育,你都看到了什么?
周彩霞老師:西苑中學的一個女孩,單親家庭,家里奶奶癱瘓在床,7歲的時候,媽媽因為過不下去,就離他們而去了,她對媽媽說我可以少吃點,可以少穿點,可以減輕你的種種負擔,你能不能不要離我而去,媽媽還是走了。孩子要走幾十里路上學,還要服侍奶奶,給奶奶買藥。
周玲芳校長:我們蘇州和北川還是有區別,所以帶給我蠻多的震撼。最近幾年外來人口增多,我們生源的質量越來越差。教慣了好學生,一下子面對生源質量下降其實是很難適應的,但是我們的老師也能夠正視。
記者:你們學校的生命教育是怎樣開展的?
周玲芳校長:我舉個例子,上學期有個初一的女生在校外被打了。這個女生發育早,個子高高,大約165cm左右,特別能抹口紅,還打了一個耳釘。長得白白胖胖,喜歡穿那種松松垮垮的衣服,我問她誰買的,她說我買的,以肥克肥。她頭發很長很密,頭發長的女生都把頭發扎起來,她就不,問她為什么不愿意扎起來,她說感覺臉盤太大了,我太難看了,我太肥了。
被打是被四個男生欺負,有的是上一屆的男生,有的是職業學校的男生,打得蠻厲害的。這是校外發生的事情,當時有人報案,派出所介入,女孩的胳膊、大腿、耳朵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
我們學校2600名學生,規模大,我想怎么保護她呢,因為別人總會說,你怎么會被別人毆打,是不是小姑娘你有問題,為什么不打別人打你呢,所以我們首先是不張揚,默默的保護她。
可是小姑娘情況越來越差。她的表現是學校什么要求,她就偏偏不怎么樣。第一個表現是外形上面,第二個表現是喊起立的時候不起立,上課開小差或者趴在桌子上睡覺。有一次上課中間,她什么都不說起身就走了,愿意什么時候回來又回來了。
關于頭發的事情,我幫她梳頭,給她扎起來,拿鏡子給她看。我說:周老師可能和你有代溝,審美也不一樣,你覺得這個頭發放下來好看,我覺得扎起來好看,我建議你去找專業的年輕理發師,問問他,說你是學生,老師說我要有學生樣,你看看我理個什么發型合適呢?你考慮考慮他們的建議,當然你也可以保留自己的想法,但一定不要什么都不聽人家的,父母說不對,老師說不對,當10個人說你不對的時候,你就該反思一下了。第二天,她來了,一早我就去看她,果然她把頭發扎起來了,露出白白的臉龐。但是,第二節課她就把頭發放下來了。
記者:創傷后應激反應沒有被看見,感到所有人不理解自己,還聯合起來孤立自己。
周玲芳校長:她說我就是要惹老師生氣,我就是要讓老師不舒服,她覺得同學都有意疏遠她,自己的朋友一個也沒了,認定這都是老師導致的。老師的本意是想讓同學更多的幫助她,讓她融入這個班級里面去,結果事與愿違。
我們一些家長很現實,只要發現自己孩子和她走近,就擔心相互影響。我也接到過他們班里家長的電話,問班里有沒有這樣一個同學,希望學校采用什么方法,讓這個孩子離開學校,他們希望這個班級是純凈的,你被毆打,那你和社會上青年是有染的。所以她以前要好的同學,現在慢慢地疏遠她。這種力量源于家長的觀念,現在這個學生認為是老師不讓同學和她交往,我們老師還要背這個黑鍋。
隔了一個星期之后,小姑娘狀況變得愈發不好,怎么不好呢,有一天,她們班值日組長指出她的問題,并把她的名字記下來了。她走到值日組長面前,啪啪,兩個耳光。在走廊里面公開挑釁老師,先前是默默的、趴在桌子上、離開教室,現在是公然挑釁老師,第一種是指名道姓的,在教室,某某下來,否則我就舉報你,讓你滾蛋,第二種是快上課,在樓道里碰見老師,對著老師罵,你怎么怎么樣,就是那種粗話。
女老師反應就很大,老師會想周校長你是不是心太軟了,這個孩子是不是你寵成這樣的。我也是糾結,覺得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么。
記者:她家里面是什么反應?
周玲芳校長:她的父親除了沒辦法、束手無策,就沒別的了。她父親甚至不接受跟被孩子罵的老師道歉,覺得我道歉有什么用,我道歉是毫無意義的。而母親是很忙很沒有時間教育孩子的那種,發生毆打事件之后特別生氣,她提出一個要求:雖然我女兒是在校外被打的,但是這些學生中有你們的初三學生,有你們教過的職業中學學生,你們學校就是一個垃圾學校,所以我女兒不要在你們這里讀書,我們要轉學,但是我們沒有資源,你們有資源,你們去給我找學校。
我們做了很多工作,因為她最怕學校叫她的父親過來,我給她說無論如何要主動去面對,勇敢地和爸爸一起去處理問題。而且我提議,父親過來的時候,要么當著女兒的面,要么讓她知道,父母是主動來和老師溝通的,不要讓女兒以為你們和老師在背著她商量什么。
受到毆打之后,小姑娘對這個社會很失望。所以我們的工作任重道遠,這并不是一下子可以解決的。不多說了,與其說我們在聊生命教育,在談一個成功的案例,不如說是我們的一個困惑,而且這只是一個學生的問題,我們會更努力,我們對生命教育有信心。
周彩霞老師:關于生命教育,我們還是要回到初衷,就是讓學生熱愛生命。杰克倫敦的《熱愛生命》我印象很深,在班會課上我把狼和人最后的博弈片段讀給孩子們聽。
記者:狼和人就是看誰最后活下來,就是看最后對生命的渴望。
周老師:那一刻非常震撼,仿佛點亮了人的生命之燈,閃閃發光,只要有自己閃光點就能閃亮。做生命教育的過程當中,我的內心有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