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艷芬
摘要:積極心理學強調積極的主觀體驗、社會生態以及個體品質,為初中物理教學提供新的發展方向.實際上,積極心理學與新課程改革理念是共通的,都要求教師注重學生的內在積極品質,主動挖掘他們的潛在學習動力,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本文探討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初中物理教學
積極心理學最初是由馬丁·塞利格曼提出的.在2000年,他與同事米哈里·契克森米哈在《積極心理學導論》中正式公開這一思想.積極心理學是指,通過采用科學的實驗、測量方式,探究愛心、審美感知、勇氣、創造力等諸多積極品質對個體產生巨大影響.塞利格曼認為,積極心理學的根本目的在于,測量并增強人們的優點以及美德.因此,將積極心理學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學中,不僅有利于教師在知識傳授過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增強積極品質,而且有利于提高積極心理心態與知識學習之間的緊密程度,進而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一、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不僅能使學生模仿具體的角色,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積極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在課前結合即將教授的物理知識,創設一個有趣的主體活動,要求學生根據現有的生活經驗進行角色扮演,同時需要注意安排好時間.其活動主題必須緊扣愛心、客觀、勇氣、自律等積極品質,將教學內容滲透其中.例如,在講“歐姆定律”時,教師可以創設一個與之相關的主題活動,要求學生依照所學物理知識扮演電路工程師的角色,設計衛生間電燈開關線路,并且以圖紙的形式進行展示.這樣的角色扮演對于學生來說,無疑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學生根據歐姆定律內容進行有序操作,快速融入到電路工程師的角色中,待完成“工作”后,教師應及時與學生開展交流與互動,探討整個制作流程與方法.這樣,提高了學生學習物理學科的興趣和熱情,也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學效率.
二、開展物理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
物理具有極強的神秘性、未知性,物理學科對學生而言始終保持著強大的聚焦力和吸引力.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利用學生的獵奇心理,培養學生敢于戰勝困難的意識,并利用物理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比如,當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懈怠、厭煩心理時,教師應及時調整教學風格,開展物理探究活動,使學生積極地參與物理探究活動.在考試時學生會出現緊張心理,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考試視作一項探究活動.這樣,學生就能對考題進行積極探究,形成積極的考試心態.
三、注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物理學習態度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更新教學方式,使學生積極地、踴躍地參與各個教學環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參與作用.同時,教師需注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物理學習態度,使學生自覺完成各項學習任務,養成自信、積極和樂觀的意識.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學到很多物理知識和技能,并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例如,在講“光的反射”時,教師可以利用現代化教具,示范物理實驗過程,讓學生親歷感知真實的物理知識,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掌握和應用“光反射定律”,并培養積極、樂觀的學習態度.
四、通過冥想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才能主動探究物理知識以及實驗,掌握更多深奧未知的定律公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設置富有新穎性、獨特性的問題,讓學生主動發言和探討,冥想問題答案,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提出問題以后,教師必須要求每一個學生靜心思考,為他們提供相對安靜的課堂氛圍,進而發散學生的思維.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思考過程中,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知識創新水平.
綜上所述,中學階段是學習物理知識的最佳時期.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融入積極心理學思想,運用角色扮演的形式,開展物理探究活動,幫助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注重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物理學習態度,并通過冥想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物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姜鈞.積極心理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2(08).
張占鋒.淺談新的教學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