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旭
摘要:初中化學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自主探究精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和反思,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本文對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反思能力
一、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樂于反思
問題情境的創設是引發反思的有效途徑.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通常很難具備反思的意識,缺乏對自己的認識,較難發現自己的錯誤.因此,教學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創設問題情境,培養學生良好的反思習慣,使學生勤于反思、樂于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力求創新和改進,不能過于依賴教材,而要靈活運用教材,在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拓展和延伸,準確把握課程的教學要求和目標,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全面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知識接受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創設適宜性的教學情境,通過一些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促使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的解決方法.
對于學生平時感到模糊的知識點,如非金屬與非金屬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就是共價化合物嗎?能導電的物質就是電解質嗎?硫酸銅溶液是電解質嗎? 教師要創設問題情境,引發學生的反思行為,培養他們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探究,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使學生投入到思考探究中.
二、反思解題方法,尋找更多解題途徑
在初中化學學習中,學生經常碰到一題多解的情況.通常來說,問題的解法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多種途徑和方法.因此,在解答一道題時,學生不要局限于一種解題方法,而是應該多角度思考,發散思維,找出多種解答方法,并選擇最優的方法進行解答,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例如,在講“化學方程式”時,教師可以引出這樣一道題:某研究小組將二氧化碳與氫氣按1∶4比例在一定溫度、壓強下混合,并以銠-鎂為催化劑,可生成X,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2+4H2FYX+2H2O,則X為().A.COB.CH4C.H2D.C2H4通過思考,學生根據題中給出的化學方程式,由質量守恒定律推測出1個X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4 個氫原子.答案為B.教師給予學生肯定后,引導學生:“還有其他的解題方法嗎?”這時,學生陷入思考中.教師繼續引導:“仔細觀察選項,可以發現有哪些比較相似的選項?”學生立馬答道:“B和D相似.”“我們可以先排除A、C嗎?”學生回答:“可以.”這時教師讓學生總結做這類選擇題的技巧.這是解答選擇題的有效方法.這樣,對問題的答案進行反思,根據題目內容進行深入思考,能使學生正確解題,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由此可見,反思在化學學習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三、反思生活情境,尋找更多趣味
化學來源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對生活中的不同場景進行反思,回憶相應的場景進行思考.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共同思考,并和日常生活建立一定的聯系.對這些比較熟悉的場景,學生的興趣比較濃厚,能引發他們的探究欲.接著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回歸于教材,將理論知識和生活實踐結合起來,并找到彼此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反思能力.
例如,在講“自然界的水”時,對于氫氣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提到氫氣,你們腦海里會浮現哪些東西?”有的學生說:“氫氣球.”這時教師指出:“氫氣球應該是大家小時候喜歡的一類玩具,請回想一下當時玩氫氣球的場景.”學生踴躍回答,紛紛描述出當時的場景.接著教師播放一段視頻,展示氫氣球爆炸的場面,非常震撼.學生都表示驚訝,沒想到氫氣球在給我們帶來樂趣的同時,安全隱患也是隨時存在的.這時教師提出問題:“氫氣有哪些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呢?”學生通過思考得出:“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且具有可燃性.”通過反思和總結,學生理解和掌握了氫氣的基本特性,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綜上所述,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探究,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初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朱衛華.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反思性學習能力的實踐研究[D].蘇州大學,2008.
張永芳.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化學基本觀念的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