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巧鳳
探究學習是新課程標準下的一種教學模式.當下,課堂教學仍以其獨特的教學情境魅力占據學校教學的主要陣地.實現有效教學和餞行讓學引思是教師目前所面臨的最大挑戰.探究學習作為一種學習方法和手段,也是學生一種學習能力的具體體現.初中化學課程應遵循共同基礎與多樣選擇相統一的原則,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必需的化學素養.初中化學課程設立“探究”和“合作”等學習方式,為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多樣的學習態度進一步創造有利的條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鼓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的習慣.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營造新穎、生動、活潑的課堂形式,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學生只有對化學和化學學習有了興趣,才能保持化學學習的動力,并提高學習效果.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不僅會影響學生的化學學習效果,而且會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和長遠發展.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不難,如何使學生保持這份興趣才是關鍵所在.我們都知道,有了好的內容,還必須有好的形式和多種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在講“氧氣的制備”后,教師可以將實驗過程搬到習題中,讓學生思考制備過程中的環保措施和實施實驗的效率改善策略.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都會得到提高.教師要不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每一節課都能給學生一種新奇感覺.
二、優化化學課堂,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
課堂作為教學的主陣地,對學生的學習和思維習慣起著導向性作用.如今的初中生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具有一定的是非判斷能力.新課程需要教師改變單純傳授知識的教學模式,優化化學課堂,培養學生探究知識的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盡可能地指導學生收集和利用學習資源.教師可以利用課前復習、課堂提問、課堂小結等手段,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同時,教師要重視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成長和發展.例如,在講“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法”時,由于學生已經具備了實驗室制取氫氣和氧氣的基礎,在引導學生分析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后,教師要敢于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同時,細心觀察學生的操作,并做個別指導.
三、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
課程標準提出精選學習內容,變革學習方式,使全體學生都獲得必需的化學素養.在傳統模式下的化學課堂中,滿堂灌和填鴨式的形式占據著統治地位.教師注重學生接受式學習,忽略了探究學習在人的發展中的重要價值.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和興趣,引導學生不斷地提出新穎獨特、值得探究的問題,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
四、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探究
教師是教學反思活動的促進者,有責任端正學生的態度,向他們強調探究學習的意義和方法,使學生體會到進步和成功,增強學習信心,消除自卑情緒.大家知道,學習方法的探究是探究學習的關鍵.一般說來,不會探究的學生大都不會學習.因此,教師對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是十分必要的.初中化學課程目標中提出:了解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掌握學習化學的基本方法,能根據需要,采用適當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碰到的問題.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成自學化學的習慣,培養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繼續學習和終身發展打好基礎.例如,在講“一氧化碳的還原性”時,為了加深學生對一氧化碳還原性的認識,教師要對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的實驗進行改進,并指導學生做實驗.先說明在酒精燈的內焰和焰心處,由于酒精跟空氣接觸不充分,酒精發生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然后指導學生將鋼絲在酒精燈外焰部位加熱一會兒,趁熱移至酒精燈內焰或焰心處,觀察鋼絲表面顏色的變化(現象為鋼絲在外焰加熱時表面由亮紅色變為黑色,移至內焰或焰心處又變成亮紅色),并解釋原因.這樣,使學生牢固地掌握了一氧化碳的還原性.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經常讓學生進行如下思考:我是否有計劃地安排了化學學習?今天的化學課,我是如何聽課的?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遺憾?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初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是值得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夢想和現實之間的那段差距,叫作行動.踐行讓學引思,打造探究型的有效課堂是教師不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