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鷹
摘要: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化學教學對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教師應提高對化學學科核心素養體系的認識.本文主要研究化學核心素養體系中的化學素養、化學信息素養與化學能力等.
關鍵詞:化學學科核心素養
化學核心素養屬于化學學科的基本素養,教師應重視認識其體系的構成與特點,改進落后的教學理念與方式,提高化學教學質量,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
一、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
1.基本知識與技能.在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時,首要任務是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與技能,深化學生對于化學概念、原理等的理解,增強學生透過化學現象看到化學本質的能力,促使學生把握化學基本規律,培養學生的化學科學觀念,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化學的能力.
2.化學思想.化學思想的主要內容是認識化學本質、特點與價值應用科學方式的思想意識,主要包括守恒思想、控制變量思想、對立統一思想、驗證探究思想以及綠色化學思想等.
3.化學方式.傳統的化學方式主要包括矛盾分析法、唯物辯證法以及兩點論等,而一般的方式包括觀察、比較、類推、歸納、綜合、演繹、實驗、圖像以及遷移法等方式.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展,學科之間日益互相滲透,時常在化學研究中綜合應用多種方式,如化學方式中融入生物、物理以及數學等方式.
4.化學精神.化學精神屬于一種科學精神,特點是具有濃厚的化學色彩.學習化學今后不一定從事與化學相關的工作,但是化學學習的目標在于掌握化學方式與精神,化學精神也成為核心素養的重要基礎內容.化學精神強調的是,在理解化學規律、原理概念以及解釋化學現象時,堅持科學嚴謹、求實務真、堅強不屈、獨立自主等高尚品質.
二、培養學生的化學信息素養
這里強調的化學信息主要指的是,關于化學學科的信息技術、書刊圖表、數據模型、互聯網、音像、化學資源以及化學程序等.首先,提高學生化學信息的意識,培養學生應用化學信息工具與信息資源的能力,使學生在獲取、顯示、存儲、應用、傳遞信息中具有應用計算機、通信技術以及智能控制等能力.其次,培養學生獲取與識別化學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處理、傳遞與創造的能力.縱觀近年的高考化學試題可以發現,越來越重視考查學生的信息素養與學習能力等.題目中融入部分全新的信息,并要求學生通過分析與處理信息,從而總結與歸納規律.該類型的題目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最后,加強學生的信息交流與合作,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信息理論的形成.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描述實驗現象的能力,引導學生獨立自主地分析、加工與評價信息,并得出正確的結論,提高學生的信息篩選、整合與生成全新信息的能力,促使學生應用化學信息與化學知識靈活地解決面臨的各種化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增強學生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的化學能力素養
1.動手能力.在化學教學中開展化學實驗,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往往減少實驗以留出更多的講題時間,導致學生雖然可以在化學考試中獲得高分,但是在動手能力方面非常薄弱.該教學方式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對學生今后的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因此,在化學教學中,教師要適當增加探究性實驗與設計實驗等,由學生自主或者以合作的方式設計實驗方案與實施實驗,提高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設計實驗與操作實驗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2.團結協作能力.在經濟全球化的熱潮下,對于人才的人際交往能力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組織協調、人際交往能力是工作與科研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素質.因此,培養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是核心素養中的重要內容.除了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與獨立性,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加強彼此的團結協作,培養學生的集體意識與協作精神等.
綜上所述,化學屬于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因此,教師應全面認識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與特點,從化學素養、信息素養以及能力素養等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而提高化學教學質量.
(本文是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立項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化學生態課堂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C-c/2016/02/05)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