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志軍
摘 要:針對當今國民閱讀現狀,中學語文教師可以通過開展以“讀書”為話題的課前演講活動,舉行讀書交流會,評選“讀書之星”,組織讀書演講比賽,舉辦“讀書”主題手抄報展覽,師生共讀一本好書等教學活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這也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關鍵詞:閱讀現狀;興趣激發;教學方法;使命責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22-01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22.087
當前,國民的閱讀現狀和閱讀水平堪憂,這一現實值得我們反思。中學語文教師如何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使他們熱愛讀書,熱愛經典,學好語文,熱愛語文,進而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一、開展以“讀書”為話題的課前演講活動
開展課前五分鐘演講活動,能夠很好地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勇氣、膽量和自信心,這對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進行人際交往是大有裨益的。我通常的做法是:以十人為一組確定一個專題,讓學生在語文課前進行演講,其中“熱愛讀書”是一個話題。學生圍繞讀書,搜集名人偉人熱愛讀書的典型事例,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暢談自己真實的閱讀體驗……演講者的讀書熱情同樣也會深深影響和感染班上的每一位同學,由此而會在全班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
二、舉行讀書交流會,評選“讀書之星”
讀書交流會是學生每個月里所期盼的“盛事”。每屆新生入學之初,第一堂語文課上,我便明確提出要求:讓大家每月至少讀一本好書,下月初在班內召開讀書交流會,評選“讀書之星”,舉辦讀書小報展覽,在教室專欄張貼“讀書之星”的彩照。這一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讀書熱情。班上有十多位學生,一年內所讀的文學名著就達十余部。《巴黎圣母院》《戰爭與和平》《紅與黑》《簡·愛》《呼嘯山莊》等世界文學名著已走進了同學們的閱讀視野。大家在交流讀書體會和讀書心得時,往往也能影響和調動其他同學的讀書熱情。每當“讀書之星”的彩照和“讀書小報”在教室展覽時,學生的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喜悅和自豪感。
三、組織讀書演講比賽
每年的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我所任教的班級都會舉行“我讀書,我快樂”學生讀書演講比賽。在語文課代表和教師的精心策劃下,學生自定主持人,每小組推薦2—3名參賽選手和一名評委。看著學生公正嚴肅認真地組織比賽,主持人落落大方的儀態,選手們慷慨激昂的演講,我的心里總會蕩漾起無限的幸福和快樂。
四、舉辦“讀書”主題手抄報展覽
手抄報展覽已經成為班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課代表美其名曰“亮麗風景手抄報”。“我愛閱讀”“書海遨游”“書籍人生”等主題手抄報凝聚著學生諸多的心血和汗水。生動、充實的主題文字,亮麗協調的色彩圖案,“好書推薦”“讀書一得”等版面的精心設計,無不體現出他的獨特思維與創新能力。我對學生說:“你們就是自己所辦手抄報的總編。能辦好手抄報,老師相信,將來你們就一定能辦好《牛城晚報》(市報),能辦好《燕趙都市報》(省報),甚至能辦好《中國青年報》。”通過舉辦讀書專題手抄報展覽,不但鍛煉了學生的文字編輯能力、繪畫能力,還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讀書熱情。
五、師生共讀一本好書
盡管在語文教學中我對學生的閱讀有諸多要求和希望,但時常還會有一些學生對閱讀不能很快產生濃厚的興趣。對此,我便利用課余時間和全班學生開展“共讀一本好書”活動。記得在語文早讀、學科自習、午自習時間,我曾拿起《愛的教育》《簡·愛》《家》等文學著作為學生們朗讀。也許是教師的閱讀情感影響和打動了學生,一下課,一些平時不太喜歡閱讀的同學便迫不及待地圍上來,要從教師手中借書來讀。
時常可以在學生的課桌上,看到《水滸傳》《三國演義》《魯迅文集》《冰心文萃》《駱駝祥子》《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古今中外文學名著。我知道,這是學生對語文、對文學摯愛的表現。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教室或家里安靜地讀書,成了他們每天的一大享受。張皓同學說:“名著是知識的大門,是文學的鑰匙,是快樂的開關。”郭欣同學說:“當你讀書時,你會覺得世界如此之大,生活如此多彩,大自然如此奧妙無窮。仿佛所有的知識畫卷會在你腦海中一一展現,而你也超然物外,體會到讀書的樂趣。”王婷同學說:“讀名著的喜怒哀樂直接吸引著我的內心,雖然有時會與主人公一起痛苦流淚,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淚。讀書真快樂!”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有較為豐富的積累和良好的語感,注重情感體驗,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能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閱讀淺易文言文。初中三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高中階段也同樣要求學生具有廣泛的閱讀興趣,努力擴大閱讀視野。學會正確、自主地選擇閱讀材料,讀好書,讀整本書,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課外自讀文學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讀物總量不少于150萬字。
全國人大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教授在他的《閱讀照亮未來》一文中說:“一個人的閱讀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一個民族的閱讀水平決定著這個民族的精神境界,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閱讀不僅能提升個人的文化素質和精神境界,對于一個國家提高教育質量,保持創造力和競爭力也極為重要。真正的閱讀應該從教育開始。在當今學生越來越瘋狂地迷戀手機、漫畫、電視、電腦、網絡游戲,越來越不喜歡閱讀的“讀圖時代”,作為教育者,引領廣大學生熱愛讀書,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的習慣,讓讀書成為學生最快樂的事,應該成為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 王海萍.讓讀書成為快樂的事——淺談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升[J].科學教育, 2010(2):31-32.
[2] 葉紅.讓閱讀更快樂[J].課程教育研究,2014(30):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