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丹
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只注重知識的講解,是一種以知識為本位的教學,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的培養.而開放式教學模式,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展示學生的個性,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采用開放式教學模式,以知識作為載體,創造合理的教學環境,為學生提供發展的空間.
一、 開放的課堂形式,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學的方法應該是多樣化的.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長時間投入精力進行學習.開放式教學模式,不只是形式上的開放,更多的是一種形散神不散的組織形式,將看似形散的開放式課堂有秩序、有規定地開展,并且完美地完成教學任務.有效的開放式教學,應該是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活力,促使學生不斷進行知識的探究和學習,并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思想上處于自由狀態.例如,在講“函數的概念”時,教師如果只是單純地講解函數實質上就是一一映射的關系,就會使學生感到比較抽象,很難理解函數的含義,還會對“映射”這一概念產生疑惑.教師可以將“函數”與日常生活相聯系,讓學生進行探究,討論平常見到的函數的關系,使抽象的知識形象化,從而使學生直觀地明白“函數的含義”.在討論中,學生會發現走路的距離和走路的時間兩者之間就是一個函數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限于固有的教學方式,可以與實際相聯系,讓學生進行開放式的討論與探究,使學生在討論與探究的過程中明白其中的含義.此外,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尋找答案.開放式教學方式,能夠滿足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在合適的環境中自由學習.
二、開放的學習方式,將理論與生活相聯系
雖說數學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但是在實際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氣息.我們平常的買東西和賣東西會用到數學知識,我們進行時間的推算也會用到數學知識.可以說,數學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開放式的學習方式,讓學生不再拘泥于固有的學習模式,在生活中體驗數學知識的重要性.例如,在講“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解.利用一個圓環看作是一個圓,將一根筷子看作是一條直線,當圓環與筷子緊緊相挨,但是只有一個交點時,就相當于圓與直線相切,切點就是交點.當圓環與筷子放在兩個相隔甚遠的位置,兩個物品之間沒有交點,說明圓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離,假如將筷子置于圓環之上,兩者之間有兩個交點,說明圓與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是相交,且交點為兩個,而且不管怎樣移動兩者的位置,都可以發現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總會是相交、相切、相離三種之中的一種位置關系.這樣,通過生活中實物的簡單展示,可以將數學知識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可以說,開放式課堂與實際生活相聯系,能使學生理解數學中的抽象知識.
三、開放的評價方式,完善學業評價機制
在傳統的教學中,考試是唯一評價學生學習狀況的標準,在一定程度上會抹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一些學習刻苦的學生,在本次考試中未發揮自己的正常水平,如果單單只是依靠一次考試成績,認為學生上課不認真聽講,就會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因此,在開放式教學中,教師要建立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在評價機制中,不僅有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在校表現、預習狀況、作業完成情況等的評價,還可以有學生之間的評價.例如,在講“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提前布置任務,讓學生進行預習,然后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檢測,并針對學生的預習結果有側重點地進行講解,對于所有學生都已經明白的簡單理論略講,節約時間讓學生在下課前做幾道與勾股定理相關的練習題,練習題從易到難,檢測學生在課上的學習效率.這樣,教師根據學生在預習、課堂上、課后作業等方面的表現進行評價,同時需要學生交上自我評價,讓學生反思自己本節課值得表揚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從而督促學生進行自我反省.經過這兩方面的評價,相信能夠更加客觀、準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況.
總之,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在教學過程中發揚學生的個性,崇尚學習的自由,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出現能夠滿足要求,讓學生在更加活躍的氛圍中學習,讓學生能夠將知識應用到實踐中,讓學生能夠認清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