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芮彤


[摘 要] 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即數學文化。自從新課程改革提出在中學滲透數學文化的要求后,以數學文化為背景的高考試題層出不窮,在數學史、數學美和數學應用方面都有所涉及。在2017年《全國普通高考考試大綱》中也明確指出數學學科的命題要“展現數學的科學價值和人文價值”的要求,由此主要評析了2017年以數學文化為背景的高考題,多角度展現數學文化在高考題中的滲透。
[關 鍵 詞] 數學文化;高考試題;評析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4-0114-02
一、以數學史作為背景
(一)數學名著
【2017課標II,理3】我國古代數學名著《算法統宗》中有如下問題:“遠望巍巍塔七層,紅光點點倍加增,共燈三百八十一,請問尖頭幾盞燈?”意思是:一座7層塔共掛了381盞燈,且相鄰兩層中的下一層燈數是上一層燈數的2倍,則塔的頂層共有多少盞燈( )
A.1盞 B.3盞 C.5盞 D.9盞
【試題背景】
《算法統宗》是一本由程大位所撰寫的應用數學書,以珠算為主要計算工具,全書共有595個問題,大部分問題都是從其他著作中摘抄而來。《算法統宗》的編成及廣泛流傳,是籌算演變到珠算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在數學高考中常以中國數學名著中的問題來命題,除《算法統宗》外,大多數都來自于《九章算術》《數書九章》《算數書》等書中,考點主要集中在概率、數列、立體幾何這幾方面。這些名著得以流傳百世而不滅,足以可見其書中的數學問題有其獨有的價值和意義。
【題型鏈接】
中國古代數學著作《算法統宗》中有這樣一個問
題:“三百七十八里關,初步健步不為難,次日腳痛減一
半,六朝才得到其關,要見次日行里數,請公仔細算相
還。”其大意為:“有一個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
走,從第二天起腳痛每天走的路程為前一天的一半,
走了6天后到達目的地。”則該人最后一天走的路
程為( )
A.24里 B.12里 C.6里 D.3里
(二)數學家事跡
【2017浙江,11】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創立的“割圓術”可以估算圓周率,理論上能把的值計算到任意精度。祖沖之繼承并發展了“割圓術”,將的值精確到小數點后七位,其結果領先世界一千多年,“割圓術”的第一步是計算單位圓內接正六邊形的面積S6,S6= 。
【試題背景】
該題以劉徽所創立的“割圓術”為背景,其本質是不斷倍增圓內接正多邊形邊數去逼近圓,達到化曲為直,從而計算出圓周率的近似值。按照此思路,劉徽算到正3072邊形時,得到圓周率為3.1415和3.1416這兩個近似數值。后面,祖沖之又在此基礎上把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后七位,算出圓周率的分數形式的近似值是355/113。在近年的高考試題命題中,經常以數學家的故事和所得出的數學定理作為背景,比如畢達哥拉斯學派研究的“形數”問題,匹克定理、角谷定理等。
三、以數學應用為背景
【2017課標1,理12】幾位大學生響應國家的創業號召,開發了一款應用軟件。為激發大家學習數學的興趣,他們推出了“解數學題獲取軟件激活碼”的活動。這款軟件的激活碼為下面數學問題的答案:已知數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項是20,接下來的兩項是20,21,再接下來的三項是20,21,22,依此類推,求滿足如下條件的最小整數N:N>100且該數列的前N項和為2的整數冪。那么該款軟件的激活碼是( )
A.440 B.330 C.220 D.110
【試題背景】本題將生活中的熱點問題與數學緊密相連,讓學生學會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類題型在高考中頻繁出現,主要圍繞以下兩個方面考查:(1)對數學應用背景的考查。(2)對含統計學數學應用試題的考查。
四、教育啟示
數學文化是數學知識的載體,它的來源廣泛并且在同種背景下可以命出多種類型的題目,而這就需要
師生善于從不同角度挖掘題目信息,學會舉一反三,發揮創新能力和想象力。本文希望通過以數學史、數學美和數學應用為背景的2017年高考題評析及題型鏈接,能對教師同仁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郭玉紅.淺談以數學文化為背景命制的高考試題[J].數學教學通訊,2015(18):61-62.
[2]吳藝芳,洪妍妍.基于數學文化特征的高考試題評析[J].福建中學數學,2013(6):16-18.
[3]付尊廣.數學文化在數學高考題中的滲透[J].新課程·中學,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