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舞運動基本術語是用來表達基本動作及技術過程的專門用語。為便于排舞學習,為排舞教學提供參考。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闡述:動作方向術語、基本動作術語、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為大家介紹排舞運動的基本術語及教學要領。
一、動作方向術語
排舞運動動作方向是指身體的運動指向,參照時鐘方向作為運動方向,可以使用3點、6點、9點、12點等方向術語,還可以人體為參照方向,分為正前方、正后方、左方、右方、左前方、右前方、左后方和右后方等(見圖1)。
二、基本動作的動作術語
排舞的基本動作術語包括進、退、交叉、刷地、并步、拖步、鎖步、踏步、滑步、掃步、踢踏步、旋步、輕彈、踢、點、提起、扭轉等,在此為大家介紹3個常見的具有排舞特色的基本動作,在教學中應要求學生反復練習,熟練掌握這3個動作。
(一)點(point)
點是排舞練習當中最基本的動作,也是排舞學習者最先接觸的動作,點包括觸點和跟點,練習點的基本動作可以為學習者掌握不同風格曲目奠定基礎。
預備姿勢:雙腳并攏自然站立,抬頭挺胸,眼睛平視前方,雙手叉腰(見圖2-1,或雙手自然下垂于身體兩側)。
1.觸點(touch)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腿為例,抬起右腳,右腿自然彎曲,右腳腳尖向前輕輕觸地,再收回落至左腳旁還原成預備姿勢(見圖2)。左腳動作相同。
2.跟點(heel Dig)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腿為例,抬起右腳,右腿自然彎曲,右腳腳后跟向前點地后,再收回落至左腳旁還原成預備姿勢(見圖3)。左腳動作相同。
注意事項:“點”是排舞運動最基礎的動作,在教學中,教師要強調學生的身體姿態,當腳尖、腳后跟向前點地時,點地腿膝蓋應自然微屈,收腹立腰,使身體保持平衡。練習“點”的動作時,教師應反復強調動作要領,通過重復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技術動作。
(二)掃步(sweep)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腿為例,右腿稍提膝,腳面繃緊,前腳掌再向正前方落地,膝蓋伸直,從正前方經過右前方至正后方劃弧線后,右腳收回至左腳旁成預備姿勢。右腿做掃步動作過程中,左腿膝蓋應跟隨掃步動作自然屈伸(見圖4)。左腿動作相同,亦可從正后方向正前方做掃步動作。
注意事項:右腿提膝后做掃步動作時,非支撐腿膝蓋需伸直,上肢保持正直,支撐腿隨動作需要自然屈伸。
(三)踢(kick)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腿為例,右腿向正前方踢出后,再收回右腳落至左腳旁還原成預備姿勢,踢出腳的高度與地面的距離約10cm(見圖5)。左腿動作相同。掌握踢步動作有助于學習者掌握踢換腿動作。
注意事項:進行“踢”的基本動作練習,可以選擇低踢或前踢,要求踢腿時膝蓋要伸直。
三、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
排舞包含多種風格,如,現代、拉丁、牛仔、爵士、街舞等。根據動作過程中身體重心是否移動,可將動作術語分為無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和有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
(一)無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
無重心變化動作是指身體重心始終位于某一支撐腿而不發生變化。練習時,可以先從預備姿勢開始。如,點、踢、勾、抬等動作。
1.單吸腿(single suction leg)
單吸腿是將非支撐腿吸起,腳踝貼在支撐腿膝關節的內側。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腿為例,右腿提膝,右腳腳踝內側貼于左腿膝蓋內側后,右腳落至左腳旁成預備姿勢(見圖6)。左腳動作相同。
注意事項:做吸腿動作練習時,上體應始終保持直立,重心控制在支撐腿上。
2.旋轉(swivel)
旋轉是把一只或兩只腳的腳尖或腳后跟向內、向外旋轉,或把膝蓋向內或向外旋轉。練習者可以將重心放于腳后跟,向內、向外旋轉腳尖或膝蓋;也可以將重心放于腳尖,向內、向外旋轉腳后跟或膝蓋。腳尖與膝蓋的方向要一致。
(1)內扣旋轉
動作步驟: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重心落于兩腿之間為預備姿勢。以右腿為例,右腳跟向外側旋轉或右膝向內側旋轉,右腳腳后跟旋轉后還原成預備姿勢(見圖7)。做此動作時,右腳腳后跟應離開地面,重心始終保持在兩腿之間。左腿內扣動作相同。
(2)外展旋轉
動作步驟:以兩腳開立、與肩同寬、重心落于兩腿之間為預備姿勢。以右腿為例,右腳跟向內側旋轉或右膝向外側旋轉,右腳跟旋轉還原成預備姿勢(見圖8)。做此動作時,右腳腳后跟應離開地面,重心保持在兩腿之間。左腿外展動作相同。
注意事項:在進行動作練習時,控制身體重心保持身體直立,腳后跟或腳尖向內、向外旋轉。
3.擦(brush)
擦是指一只腳向前或向后滑動。根據動作風格和音樂的節奏,腳趾、腳掌或腳后跟可以同時擦地板,這一動作有時也稱為“scuff”。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右腳為例,右腳直接向后擦地抬起,再由后經過左腳旁向前踢擦出,同時,擦右腳勾右小腿到前方(見圖9)。左腿動作相同。
注意事項:腳向后擦地抬起,再向前踢擦過程中應將重心始終控制在支撐腿上,練習者將前腳掌或腳跟由前向后擦地時,膝蓋應配合進行屈伸變化。
(二)有重心變化的動作術語
有重心變化的動作指通過身體重心移動完成動作,支撐腿會產生單次或多次變化。有些基本動作還會產生方向變化,在此重點介紹基本的重心變化術語:“跳(hop)”和“搖擺(sway)”。
1.跳(hop)
“跳”是相對重心變化而言,動作開始和結束時重心相同,但腳跳離地面時重心隨身體向上變化。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重心在整個身體的中心,雙腿屈膝向上縱跳,身體與地面垂直,身體重心向上運動,落地后還原成預備姿勢,重心還原至預備姿勢(見圖10)。
注意事項:起跳時屈膝準備,向上縱跳時空中姿態保持直體向上,雙腿并攏,膝蓋伸直,落地時由前腳掌先著地屈膝緩沖再過渡到全腳掌。
2.搖擺(sway)
搖擺是身體的一側伸展,另一側被蜷縮,所以上半身會搖擺至另一側。一般用于平滑類舞蹈。如,狐步舞和華爾茲。
動作步驟:從預備姿勢開始。以由右至左擺動為例,腳向右旁邁步同時身體重心落在右側,雙腳位置不變。左腳做原地抬腳落地,身體重心落在左側,向前向后的搖擺后,還原預備姿勢(見圖11),動作要領
相同,方向不同。
注意事項:由右至左做搖擺動作時,重心要向右移動,身體隨重心的左右變化而變化。
作者簡介:王艷,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碩士生導師。排舞運動國家級裁判員、導師級教練員。全國排舞運動推廣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推廣委員會副主任。全國排舞運動、廣場舞競賽規則編寫專家組成員。近年來,參與并完成國家體育總局課題兩項,發表排舞運動專業研究論文多篇,作為副主編編寫體育專業著作三部。
[本文示范者系北京第二實驗小學舞蹈教師,全國排舞運動推廣中心技術委員會委員,排舞運動國家級裁判員、導師級教練員: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