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毓峰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1)
[摘 要] 分析了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現狀,同時闡述了制約數字出版編輯工作的主要因素,最后總結了數字出版行業編輯工作的優化途徑,旨在抓住新時代背景下的發展機遇,促進數字出版行業的轉型和發展。
[關 鍵 詞] 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現狀;優化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3-0188-02
一、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現狀
(一)缺乏核心的綱領,編輯工作開展沒有目標
在數字時代來臨之際,西方國家和地區開始了出版行業的模式改變,數字出版行業不斷迅猛發展和壯大。同時,新時代下,數字出版行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在驅使我國的數字出版行業走向成熟。我國在2011年發布的《數字出版“十二五”發展計劃》對這一行業的轉型、產業合作和產業布局做出了指示。之后,在《關于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的若干意見》中,也對數字出版行業文化的消費和發展做出指示。在數字出版行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的同時,我國還沒有制定出數字出版行業發展綱領的核心文件,對于數字出版行業工作的開展沒有指明方向和目標。從當前的宏觀發展趨勢來看,數字出版行業還在摸索階段,行業內沒有相關的指導和技術支持,數字化發展的資源有限,數字出版行業就會一直遲滯不前。
(二)技術落后,導致編輯工作質量水平低
當前,出版行業內已經形成了要將傳統出版模式轉變為數字化出版模式的共識,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示和社會發展的影響下,出版行業也受到了企業轉型的巨大壓力。因為當前許多出版企業缺乏數字化技術和經驗,在轉型中陷入迷茫。當前的數字信息技術在不斷地更新換代,但是在出版行業內卻呈現停滯不前的發展現狀。大多企業對于出版業數字化轉變的理解就是建立相關網站,將原本的紙質編輯內容上傳到網站上,而真正編輯工作的數字化轉變卻被忽視。當前主要表現出來的問題是,出版企業對轉變的具體理解不透徹,對于相關的政策指示和技術要求不明確,導致數字化編輯的保守發展。還有就是由于數字出版行業的風險較大,經濟效益不明顯,這就導致一些企業還在將重心放在紙質出版上,不愿面對轉型風險,轉型的腳步停滯不前。
(三)傳統編輯工作者參與,數字編輯水平不佳
編輯人員的職業素質是決定編輯工作好壞的關鍵,在企業轉型中,傳統編輯團隊直接參與數字出版的編輯,雖然部分企業進行了崗前培訓,但是編輯人員對于數字出版的認識依舊不透徹。年輕的編輯群體參與進來后,盡管提升了編輯團隊對數字編輯的認識,但是,實際的編輯工作效果仍然不盡如人意。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數字出版行業現在還處于發展的初期,可以供行業內參考的資料和數據較少,只能自己摸索前進。同時,編輯工作者的危機意識不夠,導致出版行業轉型的積極性不高。另外,編輯轉型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從業人員對數字編輯的認識和熟悉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這種種因素,使出版行業向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問題集中爆發,制約了編輯工作的發展。
二、制約數字出版行業編輯工作發展的主要因素
(一)制度不全
傳統出版行業為了保證出版的質量和進度,會制定相關的制度對編輯人員進行約束,但是傳統的紙質出版的相關制度,已經不適合數字化編輯工作的規范管理,除了原本紙質出版行業的選題、出稿、審稿和校對等工作,其他刊物的發行方式和環節已經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因此,數字化轉型工作中,制度不全成了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隨著產業的轉型,編輯工作沒有全面的制度進行規范和指示,數字編輯工作就會沒有頭緒。
(二)編輯工作人員素質
我們國家提倡“以人為本”,這一基本思想就是說人是管理中的基本要素。在編輯工作中,也要體現以人為核心的基本原則,編輯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制約了我國出版行業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數字化出版行業對于編輯人員的要求更高,不僅需要他們具有良好的文字功底,還要具有相關的互聯網知識,全面了解行業的發展動向,將信息化技術與傳統的編輯工作相結合。編輯工作者的職業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編輯行業的轉型是否能夠成功,打造一支優秀的編輯團隊是當前數字化出版行業的重點工作。
(三)產業發展目標
出版企業的數字化發展就是一項行業的轉型革命,要想在傳統的出版行業中開辟出一條便捷的發展道路,就要制定正確的企業發展目標。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發展政策,對于出版行業而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目標,就要正視自己的角色,緊隨出版產業的宏觀發展方向。編輯工作要根據產業的發展藍圖,清醒地認識自己的發展道路和發展目標,對于轉型后的編輯工作的職能、責任和范圍要更清楚,為編輯工作的轉變作出重要指示。
(四)資源配置
在數字化轉型的基本工作中,良好的資源配置是工作順利開展的基本保障。這種資源包括各個方面,人力、內容、資料、平臺、技術等。出版企業不僅要加大資源的提供力度,還要對資源的配置進行合理的劃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每一環節都是關乎編輯工作開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企業內部要建立良好的資源鏈,形成資源互補的有利局面,促進產業的發展壯大。但是如何協調好這之間的矛盾,編輯人員是否能夠做好角色的轉變和能力的提高,成了企業數字化發展的關鍵。
三、數字出版行業編輯工作的優化途徑
(一)拓展編輯職能
數字出版行業需要將媒體技術、內容編輯和資源推廣有機結合,這就需要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編輯團隊,促進編輯工作的多元化發展。拓展編輯職能就是要將出版行業的單一的工作模式轉型成為立體的、多元化的、覆蓋范圍廣的模式。要拓展職能,就要從多角度、多層面考慮問題。首先是編輯人員的基本職業素養。編輯工作者要具有良好的工作技能,掌握數字出版行業的宏觀發展動向,了解編輯工作的流程,還要熟悉數字營銷方式,對于不同媒介的編輯和平臺推廣要充分了解,改變產品的內容、形式,將產品的效益最大化。其次,作為出版企業而言,企業要理清轉型后的發展思路,提升數字化編輯的技能和設備。企業要對編輯工作者進行技術培訓和指導,還可以進行優秀案例的分析和講解,從而使編輯工作者對數字化轉型有更清晰的認識。企業還應該對整個編輯工作的開展提供設備支持,注重優秀人才的儲備,才有利于拓寬編輯出版的渠道,促進數字化轉型的發展。
(二)明確發展目標
數字出版行業的未來發展,需要滿足不同年齡、性別、行業的社會需求,加快信息的傳播,還要融合不同的多媒體技術,在更多的平臺上得到推廣。因此,在出版行業的工作開展中,要重視產品的研發和內容的更新。行業要明確自己的發展目標,不僅要做到產品內容的更新,還要在技術層面上不斷發展。數字出版行業始終要把滿足讀者的需求作為發展目標,以產品內容更新作為發展要素。傳統的紙質出版主要是以出版企業為主導,所出版的刊物直接決定了讀者所能閱讀的內容,但是,數字化時代的來臨,同時也終結了出版行業的主導地位,讀者變成了信息的領導者。這一方式的轉型,使數字出版行業面臨更大的危機,因為讀者的喜好和讀者的多少直接決定了該企業的價值。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出版行業的編輯工作要拓寬平臺,提升產品的內涵,在經濟、政治、文化和意識形態領域做出宏觀分析和宏觀調控,傳播優秀的知識文化,實現科學的發展。
(三)建立編輯文化
數字化出版時代,編輯產品要滿足讀者的多樣化需求,就需要不斷地注入新鮮的活力,加快數字產品的推出與轉變,出版的媒介和方式也要更加多元化。編輯人員長期經受這種出版的壓力,經受行業內的考驗,這樣的工作狀態就會使編輯行業出現疲軟現象。因此,打造優秀的編輯文化十分必要。行業內要不斷轉變觀念,跟上時代的步伐,加強機制的更新和人才的培養,打造一支優秀的編輯團隊。編輯文化的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內容:(1)繼承和發揚的文化。對于編輯工作而言,對于傳統工作的優點的繼承和發揚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在編輯工作中,對出版物的嚴格審查工作要繼續堅持下去,保證編輯內容的嚴謹和正確。(2)開拓和創新的文化。創新是行業發展的原動力,這也是數字出版行業的基本要求。編輯工作要做到內容的創新、技術的創新和平臺的創新,使數字出版行業長期保持競爭優勢。(3)終身學習和責任承擔的文化。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編輯工作要始終保持謙卑的學習心態,在新事物中學習新文化、新知識。同時,出版行業還承擔著社會文化的傳播工作,應該時刻秉持良好的責任意識,體現出版行業的教育功能。
當今時代,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飛速發展,大眾閱讀習慣也在不斷改變,數字出版行業要把握宏觀的發展趨勢,通過理念思想和技術模式的轉變,重視編輯人才的培養,實現出版行業的創新型發展,為社會文化和思想的傳播提供更科學便捷的途徑。
參考文獻:
[1]季德春,邱彥濤,謝駿.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現狀及優化路徑[J].編輯學報,2015(S1):55-57.
[2]代曄.數字出版引發編輯轉型的思考[J].數字傳媒研究,2016(2):16-18.
[3]吳平.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哲學思考[J].出版科學,2016(2):5-9.
[4]查丹.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現狀及優化路徑[J].出版科學,2015(1):24-26.
[5]雷曉梅,楊媛媛,李少聞.數字時代科技期刊編輯方式和出版模式探討[J].技術與創新管理,2015(6):614-616,631.
[6]季德春,邱彥濤,謝駿.數字出版時代科技期刊編輯工作的現狀及優化路徑[A].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第15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科學技術期刊編輯學會,2015:3.
[7]文楊.分析數字出版時代編輯工作的現狀及優化路徑[J]. 時代教育,2016(1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