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滿紅
2016年:(重慶B卷)“感謝那個為我提燈的人”、(四川達州卷)“那一股暖流”、(山東濟寧卷)“感動”、(山東日照卷)“感謝你給了我更多”、(四川巴中卷)“感謝有你相伴”、(安徽卷)“你是我最
的人”。
2015年:(河南卷)“ 里的微感動”、(黑龍江綏化卷)“感謝生命中的美意”。
2014年:(四川雅安卷)“感動”、(黑龍江牡丹江卷)“ 是可貴的”、(重慶B卷)“有你在我身后”。
近幾年來,以“感恩”為話題的作文在中考中逐漸上升,說明命題人更加關注到了“感恩”的話題,意在引導考生在中考這個人生轉折點上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感恩的心。
感恩類題目從命題方式上來看變化多樣,有年份不同的區別、有命題省市的區別,有命題類型的不同,但都可以概括為一句話,叫萬變不離其宗。無論是像《山果》那樣既帶材料閱讀又加寫作提示的復雜題目,還是像“感謝你給了我很多”等的直接命題,它的核心就是“感恩”。只不過是《山果》給你創設了具體的語境,需要你更多的圍繞山果的故事來表達你感受到的感恩。而像“感謝有你相伴”“感謝你給了我很多”這類命題作文,盡管說法不一樣,但表達感謝之情的心是一樣的,感恩之心的表達核心是一樣的。區別只是在于哪一種更易調動考生的表達思維,或者更能觸發考生的獨特的寫作切入點。
每個人對感恩都有獨特的理解。一個失語的小女孩在雨中跳起舞,淚水和著雨水……“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歐陽菲菲《感恩的心》是根據一個真實的故事寫成的。全世界都在唱這首歌,并把它配成了韻律操。教人們有一顆感恩的心。
寫好作文不能只抓住了寫作知識,而更多的是要體現對靈魂、人生、人性的思考。如:要看到那么多人的生死相依,悲歡離合,更要看到人性的溫暖與頑強。
鼓勵考生面對自身,面對成長中遇到的人和事,去思考怎么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的大事。那么考生所面對的家庭學校和社會文化影響,以及自身得到的熏陶,從而造成的自身審美觀念、塑造的個性及人格的形成都要在這幾百字的文字中考查出來。
1.確定寫作思路。感恩類題目從字面意思上看很好理解,但是要把作文寫出一定的深度很不容易。需要考生去分析題目的意思,不但不把內容寫平庸,更不要把內容寫偏。例如2016年重慶B卷,雖然沒有提到感恩,但是“感謝那個為我提燈的人”卻讓感恩的內容更具體,不光指生活中為“我”提燈照亮的人,而且指人生路上讓你找尋到人生的方向的那些“提燈人”,這不是通過描寫讓你擁有一顆感恩的心的記錄嗎?
2.抓住寫作核心。比如2016年四川達州的文題“那一股暖流”,提示語很關鍵,在讀了提示語后,應該是“感激”的內容已經深入你心了,而這個深入你心的內容就應該是你寫作的關鍵,在具體寫作時通過描寫“這股暖流”來表達你要“感激”是接下來的寫作導向,詳述你這一觸即發的思想經歷,便是你“感恩的心”的心靈軌跡展現。
3.注重寫作節點。感恩類題目如果我們找不到表現點、情感點,盡管寫了很多,也不一定讓人感動。這個時候你就要將經歷和體驗或者認識和思考與你所被感動的內容聯系起來。這個內容往往就是不經意間的一個人、一件事、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場面,感動了你,影響了你。一個完整的思維鏈,一個情感的觸發點,一個心靈的表達點就被激活了,這時候細節點就出現了。感動?為什么感動?這不正是你寶貴的財富嗎?而這種寶貴的財富不正是你感恩的東西嗎?我原想收獲一縷春風,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我原想捧起一朵浪花,你卻給了我整個海洋;我原想擷取一枚紅葉,你卻給了我整個楓林;我原想親吻一朵雪花,你卻給了我銀色的世界。感謝有你,讓我得到了更多……這樣順其自然表達自己感恩的心就是這類作文的思路。
4.表達情感體驗。人生,特別是青少年學生,感恩是個最主要的表達話題,如果不懂得感恩,那么你的路會越來越窄。因為你不懂得人生的大智慧。“感恩”不一定要感謝大恩大德,但“感恩”至少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于發現美、欣賞美并努力做到創造美的一種道德情操,這才是我們研究這類話題的最終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