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2016年:(四川遂寧卷)“ 讓我更 ”(講解要求時,把生活比喻成一本百科全書,去體會去感悟)、(湖南邵陽卷)“閱讀讓我 ”(快樂、聰明、高雅……填上二字詞語,表達對閱讀的感受)、(山西卷)“因為
,我愛上讀書”、(北京卷)“讀書 實踐 收獲”。
2015年:(江蘇無錫卷)“讀書滋味長”、(江蘇泰州卷)“ 讓我享受到了學習的快樂”、(新疆統考卷)“閱讀,讓我長大”、(浙江杭州卷)以著名作家金克木做圖書管理員閱讀大量書籍成就著名學者為實例寫作、(內蒙古呼和浩特卷)“ 使我受益匪淺”(橫線上必須填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名稱)、(湖南長沙卷)“書,我的良師益友”。
2014年:(湖南邵陽卷)“一路書香一路 ”(歌、笑、痛、陽光、春風,五選一)、(江蘇南京卷)“只是因為
”,(那本書,那個人,那條路三選一)。
觀察這三年來涉及閱讀方面的體驗的作文,都比較直觀地強調了閱讀對學生成長的助益之處,內容涉及閱讀的快樂感受、獲得的人生啟示、體悟和有益經驗、成就的壯美人生等很多方面,這些指的其實是閱讀的功用,讓學生能明白語文的學習不僅有字詞等基礎知識和倡導表達和書寫的作文,還有閱讀,而這種以作文的形式來檢驗學生閱讀習慣和閱讀態度的嘗試,十分貼切地適用了義務教育語文新課標的目標,收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而這樣的設計不僅僅為了讓學生在涉及閱讀的作文寫作過程中有所感觸,更是對他們平時閱讀習慣的考察。眾所周知書籍是人類知識的載體,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讀書學習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自古以來眾多大文學家、大思想家甚至是歷史名人都對閱讀情有獨鐘,這無疑驗證著閱讀的魔力。對于學生的作文來講,要想寫出新意、寫出真感情、寫出對生活對生命對愛的敬畏或贊頌,都離不開對生活對生命對愛的感悟。我們知道閱讀可以明事理,讀書可以開眼界,學生由于人生閱歷的限制,不可能對社會對生活對人的情感態度有比較細致的體悟和觀察,這樣就必須借助閱讀來實現,從閱讀中獲得獨特的人生體驗注入到作文當中,甚至成為真情實感的內容,就能大大增加作文的可讀性。
一般愛讀書的孩子寫的作文都不會差,這是公認的事情,這就是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學生可以通過內化、吸收閱讀內容,變成學生豐富的精神食糧,從而達到提高閱讀能力、積累寫作素材的目的。
閱讀與寫作巧妙結合。葉圣陶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習閱讀和寫作技巧。”由此可見,作文水平的提高,與閱讀是分不開的。在閱讀時積累美句哲言,這是對作文語言上的積累,而單純的積累也要和寫作練習相結合,學會轉化活用,善于應用積累的語言和獲得新的體悟及情感來運用到寫作當中去,以求增加文章的語言美和深層的情感意蘊。例如在讀古詩的時候,推敲其用字的功力,讓閱讀詩歌的我們佩服不已,而詩歌這樣對煉字的重視,轉化到寫作當中,就是讓學生在選詞用句中深深挖掘這些字的意義和表達的情態,實則就是對寫作技巧的錘煉。
積累閱讀時的思考,爭取在寫作中獲得新的感悟和體會。閱讀是為了了解作者的人生,讀懂每個人自己的人生,我們在閱讀學習,也在閱讀生活。所以閱讀時切記一定要有所收獲,這里的收獲或許是一種心情,帶給你開心,但要明白這些閱讀哪些內容讓你開心,就是在閱讀時注意自己的收獲,尤其是獲得的感悟和體會,最好用專用的讀書筆記及時記下。讀過的書中獲得的體會,會從內心深處指引你,潛移默化地影響你、指導你,你的作文也就會發生微妙的變化。
反復與重復。閱讀對語言的積累和應用都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我們不能忽視閱讀之后就扔掉書本的危害,只有反復和重復的閱讀,才能鞏固以前所得到的體會,在反復和重復中,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也會呈現出更加廣闊的理解空間和感受空間,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以前閱讀的所獲,還能獲得新的體會和感受,也就是孔子說的“溫故而知新”。
總的來說,閱讀,一方面是為了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另一方面就是為了積累寫作素材。相信在不斷的有效的閱讀中,學生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升,更深遠地說,對于學生品行的養成,三觀的糾正都會有重要的幫助,所以說,閱讀是一種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