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材料,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有一位老婦人,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染布的,小兒子是賣雨傘的。晴天時她為小兒子賣不出雨傘而擔憂,雨天時她又為大兒子不能曬布而發愁,結果是一年到頭,無論什么天氣,她都不能快樂地生活。一天,她遇到一位智者,智者對她說:“老婦人,你應該高興才對呀。晴天來了,大兒子就會賺錢;雨天來了,小兒子就會發財呀。”從此以后,老婦人在一年中無論天氣怎么變化,她都生活得十分快樂。
要求:①選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不限(詩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不得透露真實的校名、班級、人名等有關信息。
構思導寫: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能更好地看待事物的對立與統一。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事物統一的一面,而不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其對立面上。因為換了一個角度去想問題,不管什么天氣,老婦人的兒子都在賺錢,所以老婦人生活得十分快樂。看到材料作文,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抓好材料中的關鍵詞,這樣就已經可以確定立意了。(1)關于關鍵詞“擔憂”“發愁”和“快樂”。如果我們力有未逮,認為自己的寫作水平和思維水平還不能駕馭一些復雜的題材,那么我們就從淺層次分析,寫一寫“我們需要保持樂觀的心情,不能整天生活在憂愁當中”,也是可以成篇。這樣立意最大的好處是筆下比較好駕馭,不會出什么大差錯。(2)關于關鍵詞“心態”。如果有自信,認為自己的立意還有余力,我們可以接著分析,老婦人為什么會擔憂、發愁,又為什么會快樂。擔憂發愁之間的內在的對立統一的條件是什么呢?這樣我們會發現,其實是老婦人的心態的轉變,這是連接快樂和憂愁的一個紐帶。我們完全可以抓住“心態”這個隱含的關鍵詞,把憂愁和快樂的關系寫得更為深入。(3)關于關鍵詞“守持”。這個角度也可以和我們的傳統文化結合起來。孟子講“養浩然之氣”,蘇洵講“泰山崩于前而色不變,麋鹿興于左而目不瞬”,道家講“抱元守一”,都是在說我們需要保持自己的本色,守持自己的本心。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這樣不被外界所左右,一生才能有大快樂、大幸福、大智慧。
(喬晨凱)
2.人的一生,或濃如烈酒,轟轟烈烈,建立功勛無數;或淡如清水,平平淡淡,沒有多少起伏波瀾。
請以“濃與淡”為話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④不得透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相關信息。
構思導寫:書法繪畫上有濃淡枯濕,方能體現陰陽相濟,渾然天成。這個話題本身并不好想出思路,但如果看過導語部分,有的同學可能就有些思路了。這樣的話題把文體設定為議論文會比較好入手。
(1)導語中“濃如烈酒”“轟轟烈烈”對于現在的社會來說是值得稱道的,畢竟我們的社會需要正能量,需要有人站出來給社會作出貢獻和表率,可以主要寫濃,次要寫淡。
(2)當然這種充滿辯證的話題,我們更好的做法是把兩個方面當做對立統一的矛盾來看。即兩個方面看起來是相互對立的,但是抓住一些條件,它們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淡如清水的生活一樣可以創造出濃如烈酒的人生價值,更可以說世間之事只有經過淡如清水,才能夠真正的濃如烈酒。我們教材上就有很多素材。比如聞一多先生被稱為“何妨一下樓樓主”;蘇軾屢次被貶,用他自己的話來說是“問吾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杜甫在世時名聲不顯,用心血編織著他詩的錦繡,后世卻享有盛名。這些人物都可以講是經歷了人生中的清淡如水,才有了如烈酒般濃烈醇厚的生命形態。
(3)當然,我們也可以從我們自己入筆,寫寫自己生命中的濃與淡。我們可以從自己身邊的細節入手,寫一篇記敘文。大部分同學的人生經歷都可以說是比較平淡的,大部分時間無非是按部就班地上課、寫作業,在這種淡如清水的生活中,是否有過一兩次的濃烈如酒?一次在國旗下的演講、比如:一次上課精彩的回答,甚或是對某篇文章的濃烈感悟,都可以入文。
(4)自信的同學可以寫一篇散文化的作文,把你通過閱讀和經歷感悟到的人生的濃淡詮釋得更有美感,更富詩意。
(喬晨凱)
3.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1982年,他終于走出大山,進入陜西省作家協會工作。1992年,正是由于農村生活的積累,使他寫出了大氣磅礴、頗具史詩感的《白鹿原》。他就是陳忠實。后來有人問他:“怎樣面對困難與挫折?”老先生淡淡地說:“像水一樣流淌。”像水一樣流淌,這是歲月積淀的智慧。遇見困難,努力了,無法消滅它,不如像流水一樣,在大山旁邊尋找較低處突圍,依山而行。只要我們不忘努力,不斷奔突,也一樣能夠走出困境,到達遠方,實現夢想。
構思導寫:怎樣面對困難與挫折?是這個材料中給陳忠實拋出的問題,并得到了當事人的答案。那寫作重點就在于解答怎樣面對困難與挫折這個問題。問題的答案就是本次寫作的主要內容。在寫作方向上,有三點值得大家選擇:(1)理解陳忠實的答案,并進行拓展。水有什么樣的特點?無處不在,緩緩流淌,從不間斷。“像水一樣流淌”實際上是一種堅韌堅持且平和的態度,不忘初心,堅韌不拔,迂回努力。也是克服困難抵達人生勝利彼岸的答案。同學們可以此為論點展開進行論述,并用其他論據進行佐證。(2)陳忠實的答案是一個引子,那其他人面對問卷時,交出的答案是什么呢?同學們可以運用知識儲備給出答案。(3)同理,在成長的過程中,當困難來臨時,你給出的答案是什么呢?你遇到過什么樣的困難?是如何解決的?從中悟道了什么樣的道理呢?
(高小羊)
4.請以“這也是成功”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②不少于600字。
構思導寫:審準題意。題目中的關鍵詞無疑是“成功”,“成功”作為一個極常見的詞語,理解時是沒有難度的。但是,在此題中萬不可忽視了它前面的“也”,有了此詞的限制,這里的“成功”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成功,比如成為學霸,奪得冠軍等。這里的成功可能是戰勝自己的懦弱、堅守自己的個性、放棄自己的優勢、寬容他人的誤解、堅持一件事情的始終,甚至是成功的對立面——失敗,有時也是一種成功。
選定材料。有了對文題準確的解讀,那么,每個人在自己的成長過程中都會有“成功”的故事可寫了。如果故事有很多個,可以選擇較為新穎別致的,比如有參加鋼琴大賽的故事,就不寫課堂發言的故事,有只身長途走親的故事就不寫校園讀書的故事;如果故事不多或覺得挖掘的價值不大,那就寫親朋好友的故事;如果自己喜好閱讀,關注時事,積淀豐厚,那可以寫歷史人物故事或站在時代風口浪尖的人物故事。
寫好故事。此題的主觀色彩比較突出,不少考生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寫議論文。可是,初中生邏輯思辨能力比較弱,寫議論文真的很冒險,建議還是要盡量回避,多寫記敘文,且是寫人記事的有故事的記敘文。要把故事講好,就要講清故事的起因、發展、高潮、結局,要講出故事的波瀾,要安排好故事的詳略,要學會一些講故事的技巧,比如巧設懸念誤會、制造反差、欲揚先抑、倒敘插敘。
(羅群英)
5.有人說,熱愛是通向成功的首要條件,因為偉大的熱情可以助你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挫折和困難,使你登上成功之巔。也有人說,堅持才是收獲成功的先決條件,因為頑強的毅力可以使你保持持久不息的動力,助你抵達成功的彼岸。
請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構思導寫:這是一個帶有較強思辨色彩的作文題。命題者所供材料是關于成功的原因(或條件)的兩種近乎觀點對立的分析。兩種觀點,一種是:“熱愛”是獲得成功的首要條件,因為“熱愛”這一強烈的情感因素可以幫助人們戰勝前進路上的困難和挫折,從而走向成功。另一種是,強調“堅持”的必要性,認為只有頑強的毅力才能使人們保持持久的動力,助人抵達成功的彼岸。細加分析,“熱情”與“堅持”應當說都是促人成功的重要因素,它們對于成功的意義可能有輕重高下之分,但兩者之間并無矛盾。不過這種“思辨類”材料作文的命題者絕非要求作文者充當“和事佬”的角色——平均使用筆力,分別闡述這兩個條件對于成功的意義;而是要求作者先要旗幟鮮明地“站好隊”,即在動筆之前必須確定自己贊同(或偏向于)哪一種觀點,畢竟在不同的人眼中,這兩個條件的作用不會是完全等同的。
寫作本文,除了引證與例證之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類比論證等手法都會派上用武之地。但是無論采用何種手法,都要注意自己的論述應當占主導地位,而且要注重“論辯性”,適當的時候,可以“沒有熱愛,堅持會變成一種枯燥的困守”或“沒有堅持,熱愛極可能變成三分鐘熱度”等觀點從反面強調“熱愛”或“堅持”的重要,又順帶一筆,揭示出“沒有熱愛的堅持”或“沒有堅持的熱愛”的不足之處,收到一箭雙雕的效果。
(王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