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屹靈
陽光,無情地榨干空氣中的每一絲水分,世界如同被擠到極致的海綿一般干燥。一股血腥味涌上鼻頭——又流鼻血了。
我習慣性地抬頭,把紙團塞進鼻孔,心里沮喪不已。
外婆倚在門框上,一句話也沒說,就定定地看著我,若有所思。
第二天,也不知外婆是從哪兒弄來的偏方,說茅針花可以治流鼻血。于是,外婆天天蹬著那輛“嘎吱嘎吱”叫喚的自行車,行走于那些人跡罕至的地方,到處為我尋找茅針花——因為這種花多長于陰暗偏僻的角落。
一天,外婆正趴在某個村口摘茅針花,不知從哪跳出一只大黃狗,仰著頭,充滿幽怨地緊盯著外婆。外婆大驚,撿起地上的花就跑,不料剛下過雨,路很滑,外婆重重地摔在一塊大石頭上。看著外婆那猙獰的青紫色的傷口,我又是感動又是心疼……
因為打農藥的原因,本鄉的茅針花消失得差不多了,外婆便常讓媽媽帶她出去兜一兜,轉一轉。那天,我也跟著外婆、媽媽外出尋茅針花。外婆眼尖,很快就發現了,忙喊“停車”。我隨外婆一起下車,只見密密的草叢中開著一簇簇美麗的茅針花,它們像一片純潔的夢,又像天使翅膀上的羽毛。
我沿路發現幾朵,便彎下腰拔取,捏住花莖輕輕往上一提,整朵花已然在手。那輕輕的“啵”的聲響,好似茅針花的低吟。
偶爾抬頭看向外婆,見她緩緩走進亂草叢中,弓著腰,仔細地、一株一株地找著,拔著。那曾經高大的身影,現在是那么渺小、單薄!我幾乎可以清晰地看到外婆眸子里流淌出的溫情,她鄭重地將花拔起,又緊緊攥在另一只手里。每一次垂眸,每一次彎腰,每一次伸手,在天地之間顯得如此和諧……
回家后,外婆將茅針花一一鋪展在陽光下。那一朵朵花兒經太陽照耀,折射出鉆石般璀璨的光芒。花朵似隨陽光而跳躍,而翻飛,就像舞動的精靈;湊近細聞,是中草藥的味道;用舌頭舔一舔,有一股淡淡的甜味,又有一股淡淡的苦味。茅針花曬干后,外婆將其與紅棗一起煮了。那煮過之后的泛紅的茅針花晶瑩剔透,盛入碗里,捧在手心,宛如捧著了整個世界。
多年以后,當我獨自漫步田野,看到幾株茅針花盛放在微風中,頓時憶起那苦澀而又甜蜜的花茶來。
(江蘇常熟市高新區常熟國際學校)
點評
小作者所寫的“花”,乃親情之花。可貴的是,小作者沒有空泛地、散漫地抒情,而是為這份情尋覓到了一個理想的“承載物”——茅針花。純凈而美麗的茅針花“與紅棗一起煮了……晶瑩剔透,盛入碗里,捧在手心,宛如捧著了整個世界”,其中寄托著外婆濃濃的愛,又飽含了“我”的感激之情。作文不少片段寫得文情并茂,比如“曬花”的場景是“外婆將茅針花一一鋪展在陽光下……又有一股淡淡的苦味”,在這里,小作者調動多種感官,多側面予以展示,給讀者一種美的享受。此外,行文用語不乏文采,頗見功底。
提升建議:以“只見密密的草叢中開著一簇簇美麗的茅針花,它們像一片純潔的夢,又像天使翅膀上的羽毛”展現茅針花形態,過于簡略了,可從形與色等方面進一步細化。
(唐惠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