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志新+江禮義+張軼+周地清+劉欣然
摘要:該文以江西省彭澤縣某豬場爆發的仔豬病狀為例,闡述了病豬的病狀,通過解剖分析了,得出藍耳病毒和副豬嗜血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斷結果,提出綜合化防控措施,給養殖戶以借鑒。
關鍵詞:藍耳病毒;豬副嗜血桿菌;混合感染;診斷;防治
賈志新,江禮義,張 軼,等. 一例由藍耳病毒和副豬嗜血桿菌混合感染的診斷與防控[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08):62.
2016年10月,江西省彭澤縣某豬場爆發了以保育仔豬呼吸困難,腹式呼吸,體溫升高,精神沉郁,采食量下降,皮毛粗亂,耳朵發紺,身體皮膚發紅,部分豬關節腫大,腹股溝淋巴結腫大等癥狀。解剖了兩頭發病的保育豬,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有較多心包液,腹腔有粘連,腎臟點狀出血,關節有膿液,肺部出血。取淋巴結,肺臟,關節液病變組織用PCR的方法分別檢測藍耳病毒和豬副嗜血桿菌,藍耳陽性,豬副嗜血桿菌陽性,結合疾病的流行特點,臨床癥狀,病理解剖和實驗室檢測,確診為藍耳病毒和副豬嗜血桿菌的混合感染。
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是由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病毒引起的豬的一種繁殖障礙和呼吸系統的傳染病。其特征為厭食、發熱、懷孕后期發生流產,產死胎和木乃伊胎;幼齡仔豬發生呼吸系統疾病和大量死亡。該病最早于1987年在美國中西部發現,開始由于病原不確定,歐洲一些國家稱為“豬神秘病”,因為部分病豬耳部發紫,又稱“豬藍耳病”。中國內地于1996年由郭寶清等首次在暴發流產的胎兒中分離到PRRSV,近年來,美國流行一種嚴重的生殖道疾病稱為“急性”或“非典型”PRRS,是由新型毒力更強的PRRS毒株引起,由此說明PRRSV正在不斷變異。PRRSV出現變異,對控制和撲滅該病提出了嚴重挑戰。
一、發病情況
2016年10月開始,彭澤某豬場仔豬斷奶后半個月左右,開始陸陸續續的有小豬發病,有70多頭小豬發病,到斷奶后一個月已經死了30多頭。前期飼料中添加過包被恩諾沙星和阿莫西林,使用一個星期后都不見好。豬場的免疫程序7日齡打藍耳疫苗(這批豬藍耳疫苗是政府采購的滅活苗,以前打的藍耳疫苗是上海海利的),14日齡打圓環苗,21日齡豬瘟疫苗,28日齡丹毒肺疫二聯苗,35日齡鏈球菌苗。
二、臨床癥狀
病豬發病初期體溫升高至40.5-42.0℃。厭食,咳嗽,呼吸困難,皮毛粗亂,精神沉郁,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消瘦。有一部分關節腫大,尤其是跗關節和腕關節,觸摸時疼痛尖叫,跛行,顫抖和共濟失調,大部分病豬耳朵.腹部皮膚等處發紺,指壓不褪色。
三、病理變化
剖檢時可見心包炎,胸膜炎,腹膜炎,關節炎等多發性炎癥。心包炎、腹腔炎較嚴重,心包里面有大量的黃色液體,肺臟與胸腔壁粘連,肺有局灶性出血,肺間質增寬等,以大量的纖維性滲出為特征,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切面呈大理石狀,腸系膜上有大量纖維素滲出,整個肝臟被包住。腎臟有點狀出血點,脾臟邊緣有壞死。后肢關節切開有大量漿液性黃色的液體。
四、實驗室診斷
無菌采集病死豬的淋巴結,腎臟,肺臟和脾臟冷凍保存運輸到南昌一實驗室進行檢測。各組織病料剪碎后研磨成糊狀,加入營養液,制成10%懸液,3000轉離心15 min。吸取上清液,經0.2微米微孔濾膜過濾處理,濾液接種豬原代肺泡巨噬細胞培養物,37℃培養觀察細胞病變。用免疫過氧化物酶單層試驗,鑒定病原,只要對PRRS病毒陽性血清呈現陽性反應,則被認定為PRRS病毒分離陽性。進一步確診為藍耳病性陽性,圓環病毒陽性。無菌采集病死豬的關節液進行細菌分離方法,確診為副豬嗜血桿菌。
根據現場調查情況,疾病的流行情況,臨床癥狀的觀察,病死豬的剖檢和實驗室的診斷,最后確診該豬場這批小豬的豬病為豬藍耳病毒,副豬嗜血桿菌病的混合感染。
五、綜合防控措施
1、無害化處理
該養豬場將發病豬群全部轉至空豬舍進行撲殺,并將病死豬只一同采取深埋處理,對病豬的排泄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2、疫苗免疫
根據本病在豬場的發病規律,以后的保育豬不使用政府的藍耳苗,改用藍耳凈(上海海利),每頭小豬在15日齡左右肌肉注射1 mL,母豬在配種前肌肉注射2 mL。
3、管理措施
加強飼養管理,要適當控制豬舍的飼養密度,保證良好的通風,保持干燥。對豬舍內糞便及時的清理,同時搞好豬舍周圍的環境衛生。在仔豬斷奶轉群,運輸和混群前后,應該添加抗應激藥物,如維生素C、黃芪多糖等。
4、消毒
必須遵守消毒制度,特別是設置好進場的消毒池。對豬場進行預防性消毒。選用效果良好的消毒劑。堅持自繁自養,全進全出,減少病從外界的傳入和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5、定期預防接種
用藍耳疫苗定期給妊娠母豬、后備母豬、斷奶仔豬、育肥,按規定進行預防注射。同時預防和控制豬呼吸道疾病:如傳染性胸膜肺炎、氣喘病,防制繼發感染拼藍耳病。
六、小結與討論
斷奶應激和環境變化的影響,造成小豬的抵抗力下降,各種致病菌和條件性致病菌乘機侵入豬體,引起各種疾病,出現呼吸困難、體溫升高、消瘦等癥狀。
通過診斷結果表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癥和副豬嗜血桿菌給養豬行業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我們要特別重視。我們要根據自己豬場的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嚴格的防治措施,防止疾病的侵入和擴散,淘汰感染豬群,限制帶毒豬的移動,飼養員之間不能串欄等方法。在當前,采用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改善飼料營養和豬舍環境、減少豬群應激、合理免疫以及正確選擇疫苗是預防該病的可行辦法。才能保證豬場有效控制該病的發生而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