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茅盾小說世界里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中國傳統的女性形象,她們大多都充滿現代氣息,在小說《蝕》三部曲里,茅盾就很好地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形象各異、性格鮮明的時代女性,她們大多經歷過“五四運動”的新思潮洗禮。在革命和解放的道路上有著自己不同的經歷和理想,這些成就了她們自己的獨特魅力。同時,成就了茅盾小說的獨特性。
關鍵詞:茅盾小說;時代女性;特征;原因
作者簡介:程金芝(1968-),女,漢族,山東莒南人,文學碩士,日照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8-0-01
茅盾在刻畫女性角色時,有著非常獨特的分析力和敏銳的洞察力,這使他的小說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發展史上造就了小說藝術的高峰。在他的《蝕》三部曲里,他可以把當下時代中正處于思想變化時期的女性,很好的融合進自己的創作中,讓自己筆下的女性,擁有這個社會的話語權,也擁有改變自己命運的權利,讓她們成為“五四運動”的載體,這是對當下社會和所處時代的很好闡釋。茅盾小說是站在女性視角上對女性的變化進行思考創作的,他不否定女性取得的成就,讓文學對女性的書寫表達到了理想境界,這是對時代女性的獨特刻畫。
一、時代女性的形象特征
(一)擁有獨立的思想
茅盾小說《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她們大多正值青春,有著“解放個性,追求自由”的新思想,想在有別于舊社會農村生活的大城市里,實現自己的夢想。然而,在追逐夢想的道路上,她們漸漸發現理想與現實之間的距離甚遠,她們依然處在充滿黑暗的舊社會里,她們在這個社會里不斷掙扎,在苦悶與寂寞里懷疑自己,堅持與放棄。也許最后她們墜入舊社會的深淵,成為這個封建社會的犧牲者;也許她們不在沉睡,選擇對舊社會表示不滿,與舊制度抗衡。比如《蝕》三部曲的第一部《幻滅》里的靜女士,追求自由的愛情、追求自主的婚姻,也追求個性的解放。所以當面對強連長的離開時她沒有挽留,而是選擇尊重他的決定放他離開。在靜女士的心中,他們倆人是平等的,是可以為了理想事業奮斗并做出貢獻的,在自身與大局中,她選擇了顧全大局,這是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的時代女性的表現。
(二)存在一定程度的軟弱性
矛盾小說《蝕》三部曲中的時代女性,她們的內在特征是有共同之處的。隨著社會的發展與進步,這些女性的生活狀態也都隨之改變,那些人生經驗與得失在經歷過痛苦、彷徨之后都得以出現。雖然,她們沒有放棄追求理想與革命,但是命運和當下的時代卻似乎沒有把她們包括在內。她們與男士一樣迎接革命,感受社會變化。同時,她們又在這種社會的快速變化中找不到自己的安身之所,她們需要面對著這個精神迷茫的舊社會帶來的壓力,面臨自身被舊社會吞噬的危險。小說中,那些走向城市投身革命的時代女性,嚴格來說,她們自身不是什么革命者,也許只是因為社會和時代變化促成了她們成為“時代女性”。她們面對著無法掌控的時代環境,這種時代環境雖然賦予了她們這種“自由”,但是這種“自由”僅僅停留在表層,她們內心仍舊不夠堅定和強大,常常沒有勇氣面對現實,而是選擇活在幻想中,難以把獨立的思想轉化為獨立的行為。
二、時代女性產生的原因
茅盾是在 “五四運動”發展的時候開始登上文壇的,這場運動給茅盾帶來了很多的外來思想,這場運動在從國民本身出發的同時探索人性,解放婦女,反對封建式的包辦婚姻。與此同時,茅盾本身對婦女的關注度就極高,這也為他對女性形象的創作提供了很好的基礎。茅盾創作中的很多女性寫作素材,大多都是在從事婦女解放運動的時代女性中汲取出來的。另外,茅盾對《紅樓夢》中女性的描寫也有著獨特的見解,這些都對茅盾的女性創作提供了鮮明的形象刻畫思路,曹雪芹的《紅樓夢》中對女性的刻畫是非常鮮明、生動的,他筆下的女性是一群追求自由、個性的女性。同樣,《蝕》展現了一群勇于斗爭敢于追求的女性,《蝕》是《紅樓夢》的另樣延續。小說《蝕》三部曲中,茅盾鮮明地刻畫了一個個在面對迷茫和絕望的時候,敢于展現自己的個性和選擇的時代女性,這種完美的融合了女性和時代的創作,為中國文學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時代女性形象文學創作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在新思潮和新文化的影響下,這些時代女性開始逐步的有了自己的個性,解放自己投身革命,她們沖破束縛,追求個性與平等,反對舊的封建社會,沖破枷鎖,對人生理想、社會發展抱有夢想。然而,理想與現實總是有所差距的,現實世界里往往充斥著些許絕望,它們不斷的打擊這些年輕的時代女性,碾碎她們的理想,讓她們逐漸失去追逐的勇氣,頹廢消沉。好在這些時代女性,在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異下,在精神世界不能得到滿足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選擇了“生”,也許這種在掙扎的過程中選擇的生是一種向死而生的勇氣,但這種在被時代拋棄的時候做出的選擇,會讓她們真正的做出判斷,并且從深淵中得到解脫,獲得重生。
三、總結
茅盾能很好地對時代女性進行真實的再現,這些與他所追求的現實主義文學主張有著莫大的關系,他追求文章創作的“間離”效果與對事物的真實再現,在人物刻畫與生活的描繪上,都盡量做到高度還原,讓作品創作描繪本真生活。當然,在創作中茅盾難免也會出現用男性的視角去描繪女性角色,使女性的外在描述和心理表達上出現一些男性色彩。但是,在茅盾的文學創作中,他已經盡量去避免這種事情的出現,盡量站在女性的角度去描繪這個時代的女性角色。所以,茅盾對時代與女性的創作,很好地為現在的女性文學創作提供了寫作參考,也拓寬了我國文學的發展空間,形成了極具特色的茅盾主義文學。
參考文獻:
[1]茅盾.茅盾全集[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
[2]茅盾.我走過的道路[M].人民文學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