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四鳳是《雷雨》中第一個正式出場的人物,她的性格和身份注定她是個悲劇結局。文本最突出的是其中的人物矛盾沖突,文章從家庭、愛情、階級三個層面展開對四鳳的人物分析。
關鍵詞:《雷雨》;四鳳;家庭;愛情;封建階級
作者簡介:宋為為(1992-),女,漢族,山東棗莊人,煙臺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2016級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國現當代文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7)-18-0-01
一、家庭矛盾沖突中的四鳳
四鳳十分敬愛、尊重她的母親。違背母親的意愿,在周公館做傭人,這件事情讓她的內心時常感到十分的糾結與掙扎。在母親覺察她的不對時,逼著她發誓的時候,她違背自己心聲立下重誓。在那個時代,立重誓是一件很莊重的事情,魯侍萍認為四鳳與周家少爺如果真的沒什么,這個誓則是無礙的,但是四鳳心中有鬼,所以四鳳只好下跪求情,撲在媽媽的身上老實地承認:“我—我說不了。”這樣子魯侍萍就明白了,女兒和周家少爺確實有事情,但是她不知道四鳳是和大少爺有私情,而且四鳳還有了周萍的孩子。四鳳在兩難中掙扎,一邊是她不愿舍棄的愛人周萍,一邊又是她最敬愛的母親,為了自己可憐的母親不再受刺激,她選擇隱瞞。
魯貴是一位非常不稱職的父親,他貪婪、猥瑣、愛財如命,子女都不愿聽他的話。他知道四鳳和周萍、周萍和繁漪的關系后,并沒有馬上為自己的女兒討公道,也沒有阻止四鳳和周萍,而是想利用這件事不斷敲詐謀利來滿足自己無休止的吃喝賭錢。面對這樣一個賭鬼父親,四鳳的態度是煩厭、輕蔑和無奈的,她為有這樣的父親而羞愧但是又無可奈何。魯貴把四鳳帶到周公館,他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四鳳,時時引導四鳳“只有錢是真的,是最可靠的”,在被辭退后,面對女兒的猶豫,他心中暗喜,不斷唱著“花開花謝年年有,人過了青春不再來”的調子來提醒四鳳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所以四鳳和魯貴對周家的態度上是達成共識的,她對母親的敬畏和父親對她的挑唆,使她糾結不定。
二、愛情矛盾沖突中的四鳳
四鳳愛上了本不該愛的人。首先,周萍與四鳳是同母異父的兄妹,從倫理道德的角度來說,她和周萍的相愛是亂倫,這也預示她的生命悲劇。再者,她的定位是周公館的下人,她忘了自己的本分,少爺與丫鬟相愛,有好結局的少之又少,而且周萍又是一個不能依靠的人。周萍最初不是愛四鳳,他急于擺脫與繁漪的不倫之戀,擺脫心中的罪惡感,而四鳳的出現使他眼前一亮,在四鳳面前,他有男子的自信和威儀,四鳳給他帶來心靈的寧靜和生命的復蘇;或許他在與四鳳的交往中逐漸的愛上四鳳了,他害怕自己內心的殘疾,四鳳是他活著的一點生機,他現在不得不愛四鳳了,他想這樣忘了自己。周萍要逃離周公館,是想逃離對繁漪和四鳳的責任,他在愛情上是怯懦自私的,即使他和四鳳真的逃走了,但是他也逃不了精神的負罪感和愧疚感,這種折磨會一直伴隨著他。而且即使真的與周家脫離關系了,這個渾身散發著封建遺少氣息的人是不能挑起生活的重擔的,這樣的一個人,四鳳跟了他,也不會長久幸福的。
三、階級矛盾中沖突的四鳳
這件事情發生在民國時代,而四鳳又是周公館的下人,除去她和周萍的血緣關系不說,他們本身就是兩個階級的人,像許多悲劇一樣,有錢人家的少爺看上了自家的丫鬟,這樣的結合自古至今很少有好的結果,他們的相愛注定要受到封建階級的阻止和壓迫。
首先,作為封建大家長的周樸園是不會同意他的長子同一個下人相愛的,他自己就有這樣的經歷,為了同門當戶對的富家小姐結婚,拋棄了與他生下兩個兒子的魯侍萍。周萍是怕他的父親的,他從小在父親的淫威下長大,在他的家庭中,父親就是統治者,所有人必須聽從他,這就造成了周萍性格的懦弱。四鳳也是害怕周樸園的,自從經歷喝藥一場后,她就對周萍說:“我怕—我怕得很”,“我怕萬一老爺知道了,我怕!”。其次,四鳳的情敵、周萍的后母—繁漪,她是一個極端的人,她恨周萍對她的拋棄,她要報復,所以極力破壞四鳳和周萍的關系。繁漪要守住她的愛情,所以她讓侍萍把四鳳帶走,讓周沖去分離周萍和四鳳,知道周萍和四鳳要離開時,叫來了周樸園,她不知道前面更大的災難悄然來臨,這是一條通往死亡的路。最后,封建等級觀念在四鳳與周萍的相處過程中也是非常明顯的,周萍處于主動,而四鳳一直處于被動中。當周萍想要躲避現實而獨自離開時,四鳳對周萍乞求道:“我給你縫衣,燒菜做飯,我都做得好,只要你叫我跟你在一塊兒。”四鳳對周萍的愛是無條件的,完全順從的,她對于封建社會的等級制度認識的還不夠清楚,致使她不能及時看清她和周萍的關系,甚至懷了周萍的孩子,最終一發不可收拾,導致悲劇的發生。
四鳳的悲劇是舊社會勞動女性的悲劇,家庭、愛情、階級中的矛盾沖突是構成四鳳悲劇的客觀原因,歸根到底,造成四鳳悲劇根源是黑暗的封建舊社會,四鳳的生命悲劇固然是上輩人遺留下來的后果,但是上輩人的悲劇是封建統治階級造成的。《雷雨》所展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報應,而是天地間的“殘忍”,這種“殘忍”殘酷體現在四鳳身上,這種天地間的“殘忍”就是封建舊社會。
參考文獻:
[1]丁帆,朱曉進,中國現當代文學[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薛雙芬,試論《雷雨》中四鳳的形象[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03(18).
[3]李傳章,期待甜蜜愛情的天真女仆—我看四鳳的悲劇[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