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代謝組學技術是系統生物學中一種學科探究形式,代謝組學技術是在基因學和蛋白質學的基礎上,對生物體的所有代謝物進行研究,代謝組學技術研究的是與生物病理變化的相對關系,本文對代謝組學技術的研究,主要是從動物醫學的研究角度進行的。
關鍵詞:代謝組學技術;動物醫學研究;應用
中圖分類號:S85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224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逐步提升,社會科研技術的研究領域逐步擴展,新型代謝組學技術,是一種新型生物研究形式,以現代技術的綜合應用角度,對新技術在動物研究領域的運功進行分析。
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
代謝組學技術是指某一生物或者細胞在特定的生理時期的所有分子量代謝物的研究,代謝組學的研究,離不開基因學和蛋白質層面的研究,它以群組作為研究的基本基礎,通過高通量檢測技術和群組數據處理技術,建立生物分析數據模型,實現數據信息的綜合性整合,是現代生物研究中具有較高意義的生物檢驗技術,為我國生物研究和醫療事業的發展提供了眾多有價值的研究信息。代謝組學技術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法包括:核磁共振、色譜分析以及質譜分析3種形式,但無論哪種形式,代謝組學技術的研究都是在數據檢驗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數據分析平臺,再結合蛋白質和基因分析理論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達到代謝組學技術在現代生物研究領域中發揮實際作用的目的。
2 代謝組學技術在動物醫學研究的應用
2.1 動物疾病的及時診斷
代謝組學技術的研究,主要通過技術對動物的代謝物進行分析,得到分析的數據結果。代謝組學技術的應用,有助于建立完善的動物臨床研究數據分析體系,及時對動物的疾病進行診斷,現代新技術的研究,可以通過分析動物代謝物中蛋白質的分布情況,進一步進行綜合研究,例如,進行小白鼠的研究中,實驗人員通過對比試驗中小白鼠的動脈平滑肌進行分析,對小白鼠的檢驗主要從小白鼠糞便、尿液等樣本中開展檢驗,采用色譜的形式對小白鼠的血漿進行分析。通過檢驗,總結小白鼠在不同狀態中代謝物數據所呈現出的不同,當小白鼠在服用有毒物質后,代謝組學技術檢驗的技術分析的數據,與普通小白鼠的代謝組學技術檢驗排泄物的數據差異較大,中毒小白鼠的血漿中白血球的含量明顯增加,結合對小白鼠平滑肌分析中基因分析和蛋白質分析的角度進行研究,可以進一步證明代謝組學技術在動物病理研究中具有一定應用作用。
2.2 動物用藥的評價
代謝組學技術是新型生物研究技術,對現代動物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代謝組學技術可以和蛋白質研究技術相互結合,對動物的用藥水平進行分析,代謝組是動物身體新陳代謝的雜物,可以通過外部觀察,判斷藥物對動物帶來的影響,也可以通過檢驗動物代謝組中的蘊含的藥物含量進行判斷,代謝組技術的應用,更具有數據說服性,假設一只小白鼠服用某種抗生素,注射含量為10mL,經過6h后,對小白鼠數據進行代謝組的分析,依據色譜進行數據的綜合分析,最后通過代謝組的數據綜合;小白鼠注射某種抗生素后,身體對抗生素的吸收比例,研究人員分析動物用藥的藥量控制,對現代動物醫藥領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此外,代謝組學技術對動物用藥的評價分析,也可以通過對藥物研究中,小白鼠對某種藥物的反映,從基因學和蛋白質學角度對動物的用藥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2.3 動物藥品質量中的應用
代謝組學技術在現代動物學研究的質量檢驗中也具有一定的應用。動物藥品中質量檢驗,可以分析動物用藥時,不同藥物對動物病例的治療情況的效果分析,如甲硝唑主要用于治療雞滴蟲病等,應用代謝組學技術進行分析,能夠通過質譜對雞的代謝物中所殘留的甲硝唑含量進行檢驗,并對比代謝組中病毒細胞的數量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到達對動物藥品的質量檢驗的作用;代謝組技術可以通過對動物代謝組中酸體組織以及系代謝組中含有的病毒細胞組織進行藥物質量的檢驗。隨著現代生物研究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代謝組學技術在現代生物研究領域的技術逐步發展,新型代謝組學技術的應用領域逐步拓寬,在現代動物研究領域的應用作用也逐步加強。
3 結論
代謝組學技術,是現代醫療研究中新的技術形式,結合代謝組學技術的基本分析,主要從現代代謝組學技術常用的領域進行探究,實現代謝組學技術在現代生物研究領域的進一步擴展。
參考文獻
[1]高陽,孫玲偉,包凱,等.代謝組學技術及其在動物醫學研究中的應用[J].現代畜牧獸醫,2013(11):47-51.
[2]和昱辰,張波.代謝組學技術及其在醫學檢驗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4(11):1016-1018.
[3]劉湘.基于胸腺代謝組學和生物鐘基因的衛氣年節律及衛氣虛證的實驗研究[D].石家莊:河北醫科大學,2015.
[4]王昕泰.基于UPLC-MS技術的小兒病毒性肺炎痰熱閉肺證代謝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中醫藥大學,2016.
[5]孫維琦.磁性Fe_3O_4納米顆粒在體內的生物轉運、生物轉化及代謝組學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2013.
作者簡介:劉小利(1983-),女,重慶永川人,漢族,初級,大學本科,研究方向:動物醫學及技術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