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祎
摘 要:低碳經濟是我國實現經濟轉型、保護我國環境、提高經濟效率的必經之路。本文介紹了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與困境,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低碳金融服務的意義及不足之處,并提出加大銀行對低碳經濟支持力度的對策建議,包括踐行國家環保政策、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強化低碳金融產品的創新、支撐低碳產業鏈集群化、加快完善企業征信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并結合銀行對低碳經濟的支持案例,證明銀行支持低碳經濟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低碳經濟 商業銀行 低碳金融服務
中圖分類號:F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029-02
“低碳經濟”經濟發展模式的特點是強調對環境低污染和低程度的能源消耗,強調采用清潔能源,并積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一種強調保護環境、降低污染的新型經濟模式;其核心要求在于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發展觀念的更新。我國發展低碳經濟不僅順乎世界潮流,也是落實科學觀、實現經濟轉型期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1 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制約與困境
1.1 內部環境
從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上講,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現代化進程不可能停止,大規模建設仍然以較高的速度進行,對環境的保護已成為一個嚴峻的話題。我國能源結構富煤、少氣、缺油,仍然以高碳的煤礦為主,這種國情會對環境有嚴重的影響。另外,由于我國電力基礎設施和技術還不夠先進,低碳技術還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應用,政策資金方面尚缺乏有力的保障。這些都是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內在制約與困境。
1.2 外部因素
發達國家為了實現自身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社會安全,不僅將環境保護與社會安全、能源危機掛鉤,除搶占產業調整的先機和環境監督政治的主導權外,還指責我國在碳排放上的控制不力,而且發達國家還組建了所謂的低碳國際組織,制定了國際上的碳減排規則和相關貿易制度,這無形中對我國碳金融和低碳經濟的發展設置了障礙。
2 我國商業銀行低碳金融業務的意義與不足
2.1 低碳金融業務的意義
低碳金融業務對我國經濟發展和就業增加有著明顯的促進意義。首先低碳經濟行業的市場前景比較廣闊,相應產業投資也會增幅較大,根據相關數據顯示,風險投資機構對清潔能源行業的投資額大幅增加,我國這幾年在綠色行業的風險投資額大約翻了一倍,占據風險投資總額的19%。清潔能源項目2007年獲得的投資額同比去年增長91%,數額達到108億美元之巨,目前我國太陽能產業在全球發展上處于領先地位,2005年該產業已經有了25億美元的營收。其中根據有關權威智庫機構預測,環保節能產業將會帶來2500萬個工作崗位。
而且綠色經濟會帶來大批的就業崗位,再生能源領域就會提供230萬個就業崗位,聯合國研究顯示低碳產業會創造新的經濟發展形態,也會提供新的經濟增長領域,更會創造更多就業崗位,例如交通、清潔能源、環保、水電供應等就業領域。2005年我國太陽能產業中的企業,就能提供15萬個工作崗位,而且該產業還在不斷發展,預估2030年新能源產業將至少會創造850萬個就業崗位。
2.2 低碳金融服務的現狀及不足之處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低碳金融業務上的信貸工作還不夠積極,對于低碳環保產業了解程度還不夠深,相關研究還不夠深入,對低碳環保產業中的企業和項目尤其是中小企業和項目的盈利能力信心不足,導致很多低碳環保產業中的中小企業向銀行借貸比較困難。因此,商業銀行應提高對環保企業的融資力度。
雖然目前我國政府不斷出臺支持低碳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商業銀行也在提高對低碳環保產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是環保產業由于風險大,目前還處于微利狀態,仍然以政府扶持為主要金融支持方式,銀行信貸支持目前只是輔助渠道。雖然政府對低碳環保產業提供了很多優惠政策和資金補貼,但是很多低碳環保行業企業尤其是該行業的中小企業難以滿足銀行貸款標準,所以商業銀行對低碳環保行業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還不夠。
3 提高商業銀行低碳經濟信貸支持工作完善程度的路徑建議及案例分析
3.1 踐行國家環保政策,合理配置信貸資源
商業銀行對環保項目要按照供給側改革的要求,大力支持國家產業政策所鼓勵的環保產業項目;應當加強對信貸資金投向的規劃,包括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和企業分類結構的分析、預測及放貸后的監測,對不符合供給側改革政策要求的、產能過剩行業的落后生產能力和工藝嚴格限制信貸投入,加強對環保行業,特別是低碳經濟的支持。商業銀行對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政策要認真貫徹,堅持區別對待原則,將信貸資金向低碳環保行業傾斜。對于低碳環保投資項目,應簡化信貸手續,提高金融服務效率,尤其是對于低碳環保行業的中小企業,應當創新信貸模式,可以考慮引入由產業鏈上龍頭企業擔保的供業鏈融資模式、由應收賬款或訂單作抵押的項目融資方式,甚至可由銀行開辟專門支持低碳環保行業的中小企業的低門檻的小額貸款項目。
同時商業銀行應改善和加強對低碳減排行業的信貸服務業務。首先要將國有商業銀行的信貸資源向技術創新改造領域傾斜,這就需要商業銀行認真研究低碳環保行業的發展規律和特點,積極實施信貸管理體系和金融產品創新。充分利用商業銀行渠道將財政資金輸送到支持低碳環保產業技術升級改造與創新上來,并落實為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對國家政策所鼓勵的低碳環保行業中的重大科研項目、產業化項目、科研成果轉化、引進、消化吸收等項目,還有低碳環保產業的產品服務進出口項目,重點提供信貸支持。
整個清潔發展機制交易市場的建立健全過程中,商業銀行不僅要適當地提供資金、融資渠道和金融服務等多方面援助,還要鼓勵和幫助清潔發展機制項目中的開發設計企業,為這些企業提供信用增級,條件成熟時可以從原始的清潔發展機制交易延伸至核證減排量相關的金融創新工具。除了信用增級服務,還可以開展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的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設備融資租賃服務、賬戶管理服務、清潔發展機制項目財務顧問服務等創新項目。
例如某國有銀行2007年曾出臺了“綠色信貸”這一金融經營政策,下屬分行積極支持低碳環保產業發展,發放對應貸款多筆,低碳環保產業的貸款余額甚至占到了其全部境內貸款余額的90%以上,實現了銀行信貸業務積極向低碳環保產業傾斜的發展目標。
3.2 強化低碳金融產品的創新,支撐低碳產業集群化
低碳環保產業也應向產業集群化的方向發展,商業銀行也應積極順應這一產業發展規律,將低碳環保企業及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看待,找到提高整個低碳環保產業鏈集群金融服務能力的路徑。對于低碳環保產業集群的信貸需求及金融服務的多元化需求,我國商業銀行應當主動適應,并推出適合低碳環保產業集群的信貸模式及服務。應當對傳統信貸模式加以創新,從國內外投資建設、技術升級改造、兼并收購等低碳產業發展的需要出發,為其出口信用保險和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等多種金融服務;對低碳環保產業園區等基建項目應積極提供信貸支持,推出適宜低碳環保產業的基建信貸支持模式和金融服務。商業銀行可引入為自愿減排經營單位提供“碳銀行”金融服務,即實施碳信用登記托管、碳排放信用、結算清算等金融服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自愿減排市場的發展。此外,商業銀行可在發行低碳理財產品、碳基金托管服務、參與構建碳排放權交易平臺等方面開展碳金融創新服務,充分發揮商業銀行金融龍頭地位的作用。
3.3 加快完善低碳環保企業征信系統等信貸支持系統建設
我國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同環保局、環保行業中介機構的合作,積極將低碳環保行業企業的內部治理信息、環保產業投資信息、信用狀況納入人民銀行的企業征信系統中,這樣商業銀行就能在擬向企業提供信貸服務時,及時調閱企業的環保信息、信用狀況,以作為提供信貸業務和金融服務的重要參考,以更好提高和完善低碳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和金融服務。商業銀行也應積極學習、吸收和借鑒先進金融理念、相關技術和管理經驗,發揮我國商業銀行的規模優勢,積極搜集低碳環保產業金融支持相關的數據、案例并進行分析研究,以加強信貸基礎產品的服務能力和相關金融產品的創新能力,拓寬和完善直接融資產品種類,以提高對低碳環保產業的信貸支持效率和成本。
其中我國銀行在低碳環保產業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方面制定完善了信貸工作中的“綠色信貸”政策和相關金融體系建設,結合我國政府出臺的環保政策和低碳環保產業特點,借鑒國際上的赤道原則、IFC績效標準、相關指南,銀行不斷完善和細分對低碳環保產業企業貸款的分類標準,并根據綠色信貸分類標準對全部信貸對象的環保風險、環保投入、環境污染程度實施全面分類和管理,建立了覆蓋低碳環保產業的綠色信貸風控體系,促進了整個銀行環保綠色信貸業務的良好風險防控能力。
我國商業銀行應主動順應全世界產業結構向低碳環保及技術密集型產業的調整大方向,積極響應我國供給側改革的號召,嚴控對高污染、高排放領域的信貸資金,從綠色信貸原則角度,應重新結合綠色環保政策制定貸款前調查、信貸審查、信貸審批、信貸合同簽訂以及貸后監控階段的各項要求與關注重點,實現綠色信貸管理對整個信貸項目和金融服務流程的全覆蓋。特別是在商業銀行的貸款前審批環節,應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申請貸款的經營單位,無論經營績效、財務指標多么優秀,盈利能力有多高,只要環保指標不達標就要堅決否決,切實落實供給側改革的要求,使不符合低碳環保要求的企業和項目得不到金融資源的支持,加快對污染工藝和落后產能的信貸退出步伐。
例如興業銀行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以踐行科學發展觀為己任,堅持企業經濟責任與社會責任的有機統一,將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發展戰略與公司治理之中,并將其貫穿于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近年來推進了多個項目案例,環境金融傳統融資項目貸款、環境金融創新融資產品特許經營權質押融資、多元化融資模式綜合產品運用案例、重點領域營銷生活垃圾處理處置項目等,踐行社會責任、推動可持續金融發展。2015年12月22日,在由新華網聯合中國社科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等舉辦的“2015中國社會責任公益盛典暨第八屆中國社會責任峰會”上,興業銀行榮獲“綠色環保獎”。
對于非低碳環保類的企業,我國商業銀行應當積極從信貸供給角度鼓勵其轉變生產經營模式,向低碳環保經營戰略發展,采購環保物資和設備,在經營管理中注重環保考核指標,積極承擔環保社會責任,這樣有利于更順暢、高效地獲得銀行的綠色信貸支持和相關金融服務。
4 結語
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在支持低碳經濟上進行了大量的相關制度建設和信貸工作,但是對低碳企業的金融支持還不夠全面和高效,尤其是對中小低碳環保企業的金融支持還不夠。商業銀行應緊跟低碳行業的發展,加強金融創新和低碳授信制度的建設,助力我國低碳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參考文獻
[1] 文平,丁丁.安徽省碳金融發展淺議[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16(11).
[2] 李小娟.我國碳金融的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J].時代金融, 2016(21).
[3] 王經政.基于碳權交易推動碳金融發展——以江蘇省為例[J].人民論壇,2015(20).
[4] 王朝暉.碳金融發展制約因素及政策啟示[J].中國市場, 20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