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俊 蔣良駿
摘 要:在“互聯網+”時代,農村電商的發展呈現出了良好的發展態勢,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淘寶村”“淘寶鎮”就是“農村+電商”的代表產物,目前國家也出臺了很多促進農村電商發展的政策,但是由于農村電商人才匱乏,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也存在著多方面問題。本文以揚州市高職院校為例,在分析農村電商人才培養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村園企校協同培育的路徑,以提高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關鍵詞:村園企校 農村電商 電商人才 人才培育
中圖分類號:F72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191-02
經過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淘寶村”、“淘寶鎮”、電子商務產業園、電子商務創業園等新型發展業態不斷涌現,這表明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正迎來一個快速擴張期,無疑為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以揚州市為例,現有省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11個,市級農村電子商務示范村33個。確保2016年農村電商實現銷售達8億元以上,新增農業電商200家以上。農村電商產業的快速發展,需要大量專業化的農村電商人才,而農村當地群眾由于文化水平較低,市場運營視野不夠開闊,所以需要大中專院校積極承擔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任務,培育更多的農村電商人才。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只是在校內開設了相關課程,沒有讓學生深入農村和電商企業開展實踐學習,畢業生也很少到農村地區就業,致使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缺乏系統性、科學性和有效性。對此,村鎮、電商企業、電子商務產業(創業)園、學校等多元主體應共同參與到農村電商人才的培育中來,為農村電商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1 高職院校農村電商人才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目前,我國的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是培養內容極少涉及農村電子商務方面知識,且絕大多數學生更多希望留在大中城市就業,因此高職院校對農村電子商務產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很少。在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環節也很難做到與農村電商產業發展的有效銜接,所以當前農村電商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業務能力亟待提高。
1.1 高職學生對農村電商市場的了解不夠充分
農村電商主要是基于農產品開展電子商務貿易,但是在當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缺乏對農村以及農產品電子商務的系統講解,加上很多地區的農村電商還沒有形成規模,只是出于零星交易狀態,畢業生到農村從事農村電商事業的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高職院校也基本沒有專門的農村電商專業,目前學生所學到的農產品知識和電子商務知識相對比較籠統,從而很難實現對農村電商市場及其農產品的充分了解。
1.2 學校沒有建立起系統化的農村電商課程體系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雖然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是課程內容基本上都是相對固定的,很少有針對農村電商產業中關于農產品及其銷售服務相關的課程內容,或者根本沒有向農村電子商務方向靠攏,電商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是面向城市電商和跨境電商而言的[2]。所以說,高職電子商務課程的內容設置是相對單一和淺顯的,很難實現與農產品生產、銷售、服務之間的有機銜接,導致電子商務專業的畢業生很難快速適應農村電商相關的工作崗位。
1.3 農村電商專業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
目前高職院校配備的電子商務師資隊伍,基本是由電子商務、計算機及部分市場營銷老師組成的,而且基本都是理論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主要是進行有關電子商務方面的理論知識教學,師資隊伍對于農業知識、農產品服務知識的掌握相對較少,實踐教學能力相對弱化,所以學校現有的師資隊伍結構很難有效滿足當前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需求,這也影響了農村電商人才的培育成效。
2 村園企校協同培育農村電商人才的有效路徑
所謂村園企校協調培育農村電商人才,就是要豐富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主體和途徑,促進學生理論知識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的同步提高。其中,“村”主要是指村鎮,“園”主要指的是電子商務產業(創業)園,“企”主要指的是規模電商企業;“校”主要指的是高職院校。
2.1 村鎮方面
作為農村電商市場的主要行政單位,村委會和鎮政府要發揮自身的組織與引導職能,加大對農村電子商務的宣傳工作,積極配合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為農村電商人才培養提供一個良好的平臺。一方面,村鎮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農民的宣傳教育和引導,讓他們了解農村電子商務的市場前景,懂得如何將自己的農產品進行電商銷售,熟悉電子商務交易流程,能夠進行安全結算和信息識別等。另一方面,要加強與高職院校之間的合作,通過現場培訓會、一對一指導等形式,讓高職學生參與到農村電商市場的調研和培訓工作中,邊實踐、邊學習、邊指導,密切高職學生與農產品、農民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掌握農村電商市場的一手資料,制定更加完善的電商銷售和市場推廣計劃。
2.2 電商產業園(創業園)方面
由于電商產業園(創業園)具有良好的電商資源集聚效益,所以是高職院校建立農村電子商務教學校外實習實訓基地的重要選擇。如揚州五亭龍電子商務產業基地、揚州西區新城電子商務創意產業園、揚州百分百電子商務創意產業園、高郵誠信電子商務物流產業園等,都是高職院校加強園校合作的有效對象,可以共同建立綜合教育功能相對完善的實習實訓基地,也可以共同建立農村電商實踐教學平臺,為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和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提供相應的支持和幫助,搭建起良好的校園合作模式[3]。此外,電商產業園(創業園)可以為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提供實踐實習指導教師,開展農村電子商務教學的科研工作,更好地把握農村電商發展的趨勢,為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提供更多的信息參考。
2.3 學校方面
在高職院校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方面,學校必須充分發揮主體作用和引導職能。一方面,學校要制定更加科學的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農村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方向,科學構建農村電商課程體系,有效配置教師隊伍資源。另一方面,高職院校需要加強對外教育合作,在村園企校協同培養農村電商人才的體系構建過程中發揮主導功能,積極引進電子商務教育資源,促進農村電子商務教育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減少人才培養工作中的盲目性、滯后性、單一性等方面的問題,讓村園企校協同培養農村電商人才的教育方案更加科學與完善[4]。
2.4 企業方面
高職院校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除了部分學生自主創業外,人才培養最終大部分都是需要輸送到企業工作崗位上去。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重視與電商企業之間的溝通與協作,尤其是學校周邊的龍頭企業和農村電商規模企業,他們對農村電商人才的需求往往代表了這個行業人才需求的短板,所以能夠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進提供參考信息。同時,高職院校可以與電商企業共同搭建實踐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實習實訓基地。要想實現更深層次的合作辦學,雙方還可以簽訂訂單培養協議,這樣不僅更能保證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方向,還可以有效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的就業問題,可謂一舉多得。
3 高職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的配套措施
3.1 明確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目標
基于當前我國農村電商人才的主要需求,高職院校在構建農村電商人才的村園企校協同培育機制時,需要共同制定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目標。首先,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要做到以技能性目標為主,強調綜合素質的導向功能,積極依據近似真實化的電商交易環境,將電子商務課程教學與農產品銷售、電商服務等進行有機結合,使學生不僅掌握基本的電子商務理論知識,還應具備農產品電子商務推廣、營銷策劃、售后服務等多種實踐技能。其次,農村電商人才培養,要確立開拓性、創新性的教育目標,這是因為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產品銷售競爭非常激烈,網絡營銷環境瞬息萬變,農村電商人才只有具備一定的開拓意識和創新能力,掌握各種農產品及服務的網絡營銷技巧,才能更好地適應不同崗位、不同環境下市場競爭的需要。最后,作為一名優秀的農村電商人才,還需要具備一定的農產品網站開發與管理能力、信息采集與網絡編輯能力、物流基礎知識和營銷推廣知識等。
3.2 完善農村電商課程體系
基于很多高職院校當前電商課程體系相對單一且滿足不了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需要的現狀,學校要結合農村電商人才村園企校協同培育的內在要求,對傳統的電子商務課程體系進行完善和發展,增加農產品銷售、市場營銷、物流技術、平臺維護、企業運營管理方面的課程,實現農村電商課程體系與市場需求之間的有效對接。如《農產品網絡營銷》、《農產品電商運營》、《農產品物流》、《農村電商概論》等主干課程的建立和融入,在當前都是十分迫切的[5]。
3.3 加強農村電商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的師資水平直接影響到農村電商相關課程的教學質量,也決定著農村電商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路徑的選擇,所以是關乎農村電商人才培育質量的關鍵因素。因此,高職院校農村電商教學的教師要有電商知識、農業知識的儲備,除了校內培訓和校際交流等常規培訓手段外,高職院校要鼓勵教師與農村電商企業進行深入合作,鼓勵本校的教師去農村電商企業實踐學習,豐富自身的崗位實踐經驗。同時,高職院校在與其他教育主體的合作辦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建設兼職教師、實踐指導教師隊伍,以提高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教學能力,更好地滿足農村電商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各項教學需要。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更高素質的農村電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對此,高職院校不僅要明確人才培育目標,完善專業課程結構,提高教師專業素質,還要豐富農村電商人才的培育主體,加強與農村電商規模企業、淘寶村鎮、電商產業園、電商創業園等市場主體的合作,促進農村電商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機融合,構建起村園企校協同培育機制,拓寬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的路徑,提高農村電商人才培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周玲,王明宇.“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中國商論,2015(13).
[2] 許艷.“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電商發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理論探索,2015(10).
[3] 王軍龍.農村電商人才培育難在哪[J].農產品市場周刊, 2015(05).
[4] 曹翔,杜榮良.高職農村電商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中國商論,2015(25).
[5] 武秀偉,衛小林,劉瓊,周飛.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的實踐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6(27).
①基金項目:2016年度揚州市政策引導類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揚州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關鍵問題研究》(YZ2016168)階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錢俊(1981-),男,漢族,江蘇揚州人,碩士,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電子商務、 高職教育方面的研究;蔣良駿(1976-),男,江蘇南京人,揚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現代服務業、市場營銷、高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