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媛 劉國慶
摘 要:各事業單位都具有一定的固定資產,這類固定資產屬于國有資產的一種,在國有資產的組成比例中占據著重要位置,事業單位想要正常的運轉就離不開固定資產的支持。因此,我們要加強對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通過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力度,更有效地使用固定資產,并采取先進的管理模式推動事業單位向前發展。本文以地勘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管理為例,對當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地勘事業單位 固定資產 管理模式
中圖分類號:F27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086-02
單位大樓、辦公設備和實驗室及配備的實驗儀器等共同組成了地勘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不同的地勘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雖然在質量上有所不同,但總體差距不大,本文所闡述的是地勘事業單位廣泛使用的固定資產管理模式。當前這套管理體系已經不適合固定資產管理的需要,固定資產增長緩慢、使用效率低、大量儀器設備缺乏有效的管理維護,都導致了國有資產流失和不當使用。下面本文將對上述問題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
1 目前地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固定資產管理傾向于購買新設備,對老舊設備缺乏必要的保養維護。我國當前的地勘事業單位對于設備的管理缺乏統籌,在決定購買某種設備時往往不會經過嚴密的分析,買來的設備往往會出現質量問題,買來之后又很少使用,最終導致設備在放置中缺乏必要的維護最終導致設備損壞,單位的固定資產遭受損失。不重視設備的維護工作也是導致固定資產流失的重要原因,地勘事業單位配備的設備維護人員較少,且設備在使用和管理時不注重保護,導致設備容易出現故障,因為缺乏設備維護人員,故障的設備就會放置在倉庫中,增加了不必要的保存維護成本,造成固定資產的浪費。此外,部分地勘單位采購設備時較為隨意,很多采購的設備只使用了一次或幾次就由于缺乏使用機會放置在倉庫,設備利用率低下。以上幾點原因都導致了固定資產的流失。
(2)固定資產的管理模式僵化。地勘單位由于帶有事業單位的屬性,雖然近年來事業單位改革具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單位的日常運行中還是帶有一定的計劃模式,這就使地勘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管理較為僵化,對于固定資產缺乏有效的管理,許多固定資產閑置在倉庫之中得不到有效利用,造成這一現象有兩點原因:其一,部分單位缺乏工作任務,導致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其二,部分單位由于缺乏必要的設備,許多工作不具備承接資質。因此,各地勘單位缺乏一個信息資源的溝通平臺,導致固定資產管理僵化單位得不到發展。
(3)固定資產流失嚴重,增減資產手續滯后。由于地勘單位對于固定資產的維護和使用上沒有制定出嚴格的規章制度,也沒有建立起科學完善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負責人沒能建立起相應的追責制度,責任劃分不明確,責任的落實也缺乏相應的監督,這都導致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漏洞百出,給地勘單位帶來沉重的負擔。固定資產的升級更換需要資金投入,很多使用時間過長面臨報廢的固定資產報廢手續難以辦理,因為報廢手續需要多個部門共同審批,這一流程較長且反饋滯后,導致許多報廢資產無法處理,占用單位大量資金的同時還需要額外付出管理費用,造成單位資金鏈緊張,不利于單位的發展運行。
2 地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1)靈活利用國有資產。地勘單位要擺脫固定資產運用僵化,對固定資產進行靈活分配,確保固定資產得到有效的利用,首先要對地勘單位當前具有的固定資產進行一次全面徹底的核對工作,對當前單位的固定資產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故障程度、是否落后、哪些需要更換、哪些需要維修都有一個清晰的了解。完成上述統計工作后,對統計收集的各項數據進行整理分析,根據當前單位面臨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對固定資產的使用、分配、購買等手續進行完善。另外,一些地勘單位為了獲得足夠的資金將部分固定資產抵押給銀行等金融機構以獲得貸款,導致固定資產只能進行閑置,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在閑置中面臨報廢,對單位的固定資產造成了損害。因此固定資產最好不要用于抵押。
(2)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流失的防范措施。地勘單位要不斷健全完善對固定資產的管理制度,對固定資產的使用人員和管理人員所承擔的責任劃分清晰,并對固定資產的使用以及管理情況定期進行考核,加大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力度。在地勘單位本身加強對于固定資產監管力度同時,地勘單位的上級部門和各地的固有資產管理部門也要對固定資產進行監管,健全國有資產監管機制。對于固定資產的購買和出售等行為要嚴格遵守相關規定和流程,防止出現固定資產被不法手段所侵占,對于損害單位固定資產以謀取個人利益的人員,要追查到底,使用法律手段維護地勘單位的利益。
(3)采取企業化的經營模式。地勘單位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監管力度,首先從轉變其經營理念和經營模式開始。就管理方式而言,引進企業化的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加強監管效率提高對于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因此地勘單位經營模式企業化是加強管理的有效手段。對于固定資產管理的轉變從重視制度建設和加強管理意識開始,引進獎懲制度、考核體系和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對管理效果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勵或懲罰。加強對篤定資產管理人員的監督,防止部分人利用職務之便為自己謀取私利,將企業化的管理模式滲入到單位日常運行中去,實現對固定資產的高效使用。
(4)嚴格規范固定資產的預算、監督、成本費用和現金流量的制度。加強資金監管能夠有效提高固定資產利用率,通過對固定資產的成本核查和對現金使用的監督能夠有效對固定資產進行管理。第一,建立起固定資產的預算制度,根據地勘單位自身情況建立起不同規模的預算管理部門,對固定資產維護使用所需的資金進行核查,每隔一定的周期對預算的使用情況進行復核,如果出現預算結果與實際使用資金差距較大,則要對出現差距的地方進行詳細分析,找出差距出現原因并拿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第二,對于預算評估的目的有正確的認識,進行預算評估是為了對預算與實際工作中出現不對應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找出問題后結合地勘單位的實際情況,拿出一套符合實際的具有可行性的解決方案,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進行管理,防止這類問題的再次出現,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也要對固定資產的購置、使用、處理等各環節進行核查,保證賬目無誤。第三,引進信息化的管理模式,通過使用信息技術建立起一個信息資源溝通平臺,以便于上級領導部門進行監管,將各地區地勘單位的固定資產資料上傳到平臺中以便于進行統籌分配,在固定資產出現信息變動時,及時對信息資料進行更細,以便于進行管理。
3 結語
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在國有資產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高效的固定資產管理體系能夠更好地推動事業單位向前發展和邁進,因此對于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一定要加以重視,作為同時具備事業和企業兩種屬性的地勘單位,更要加強對固定資產管理體系的升級創新,結合所在單位的自身情況制定出有效合理的管理體制,上文中筆者根據自身的從業經驗和長時間的考察,對我國地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面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針對固定資產利用率低下、缺乏維護管理人員等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地勘事業單位通過轉變經營模式、提高管理意識、采取信息化手段進行管理實現對固定資產的有效利用,推動地勘事業單位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桂蓮.地勘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4(09).
[2] 姚華.事業單位固定資產內部控制存在的風險及對策[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