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冰
摘 要: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因此加強財務管理創新十分必要。本文論述了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并從營改增的角度探討了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提高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水平的策略。
關鍵詞:現代服務業 財務管理 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088-02
財務管控可以通過將企業平時所開展的財務活動貫穿于企業提供商品或服務的全過程,使企業實現預期的價值最大化。因此,現代服務業應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創新,為自身的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 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
1.1 成本費用分析
與其他企業相同,現代服務行業的成本控制也至關重要。所以首要任務就是掌握成本的習性,在現代服務行業中,可將其理解為業務量和公司成本間存在的依存關系。在理解了各成本間的規律性后,應制定詳細完善的管理決策及改善經營的對策,并且為企業今后的整體投資決策和預算編制提供重要保障。
成本對企業的發展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所以應對其進行精確定義。現代服務行業中,通常將成本劃分為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兩種類型。一定會計期間與業務量范圍內,業務量的變動不會對其造成直接影響,固定成本一般是固定不變的,涵蓋員工工資薪酬、培訓費、廣告費、固定資產折舊等。固定成本不會因為業務量的變化而發生變化,而單位固定成本會根據業務量的遞增發生成本遞減現象。如此一來,固定成本所具有的基本構成與基礎特性就顯而易見。不同于固定成本,變動成本的特性是整個項目成本會在業務量的遞增下而進一步增加,而單位變動成本保持不動。對企業管理效率的高低進行衡量過程中,主要將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之比作為根本性指標,通常情況下,固定成本和變動成本間的比例越高,企業的運營風險相對較小。所以,企業管理運營過程中,怎樣變固定成本為變動成本,以此對變動成本進行全方位控制,這是一項至關重要的任務。
1.2 預算管理及分析
預算管理存在諸多類型,也有多樣化的預算內容,其中,經營預算的作用是科學指導企業日常活動,也涉及到了多方面的分支,如銷售預算、期間費用預算等項目類型,一般都是從企業實際特點出發實行相應的預算編制方可實現預期的效果。
預算性質緊密聯系著公司的戰略決策及分解的執行方案。公司應按照前期費用使用情況,以及積累的管理、業務經驗,根據公司提出的費用標準與控制要求,對費用進行一一分解,并運用到各職能部門中,以此編制一套高效完善的預算方案。
在整個預算體系中,現金預算同樣屬于極為關鍵的預算項目,為企業經營預算及長期投資預算的順利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企業應確定最合理的現金持有量,即現金存量花費的代價最低,又能確保現金需求的持有量水平。如果現金持有量太大,會降低企業收益水平;如果現金持有量太小,又可能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以及意外的現金需要,產生中斷交易的風險。這就要求財務人員測定出本企業最合理的現金持有量。因為即使公司具有較多的賬面利潤,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出現現金流中斷問題,只有現金流的持有量處于合理狀態,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才能切實保證經營者與債權人的利益。從現金預算上能充分了解現金的具體流向,優化配置資金,合理籌資,并不斷提升企業的償債能力與風險防范能力。
2 營改增背景下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2.1 對會計核算要求有所提高
隨著營改增的到來,對現代服務業的會計核算要求越來越高,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首先,會計科目設置越來越繁瑣,新增了“應交增值稅”、“未交增值稅”二級明細科目,以及“進項稅額”、“轉出未交增值稅”等三級明細科目。其次,企業經營活動涵蓋了營業稅增值稅兩種稅務的業務項目,會計核算過程中應針對性的進行核算,這樣就加劇了會計核算的難度。此外,企業的收入、成本應遵循價稅分離原則,按規定稅率扣除相應的銷項稅,凡是涉及到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成本,都應扣除一定的進項稅,最終明確具體的收入。
2.2 會計報表金額發生變化
營改增背景下,稅種的變化使企業經濟業務在會計核算上有了一定的變動,最終影響到財務報表的金額。
一方面,給資產負債表帶來影響。增值稅屬于價外稅范疇內,對于企業購置的新固定資產、存貨等項目,應先扣除相應的進項稅額后,再明確項目的具體入賬價格,入賬價值一旦減少,企業資產總額隨之降低。
另一方面,給利潤表帶來影響。不管是營改增前,還是營改增后,現代服務業的商品價格沒有太大的變動,收入金額則從過去的含稅收入轉變成不含稅收入,收入確認金額進一步降低;在確認成本時,如果新固定資產、存貨等價值有所減少,那么就會造成固定資產折舊費用、成本降低,進而企業營業成本有所下降。
2.3 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有待提高
營改增背景下,現代服務業的納稅稅種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致使企業的稅收核算、會計核算等各環節的財務處理無法順利進行。并且企業在納稅申報、財務報表信息披露等操作層面上也出現了一定的變動。財務工作者必須不斷增強自身的業務水平,積極應對各類新政策,從而保證財務核算的規范性及稅額計算的精確性。
3 營改增下現代服務業財務管理的策略
3.1 建立健全會計核算體系,規范會計核算變動引起的風險
隨著營改增政策的實施,雖然現代服務業在核算上只有稅種發生了變化,但無論是會計核算,還是計稅依據等均存在明顯的變化。要想規避營改增政策下會計核算、稅額計算等引起的風險隱患,企業就必須根據自身經營特點與實際狀況,嚴格遵循企業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和相關稅法的規定,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會計核算體系以及財務制度,嚴加防范涉稅風險。
3.2 規范發票管理,合理利用增值稅發票
現代服務業應嚴格遵循國家頒布實施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對自身發票管理加以規范,明確具體的操作程序及制度。實際進行發票管理時,應根據相關規定對增值稅發票進行規范化管理與使用。企業應防范濫用增值稅發票等不良行為,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工作,發票使用過程中必須落實登記制度,并經常性的開展抽查工作,防止因發票舞弊而引起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及財務風險。
3.3 做好財務工作者的培訓工作,增強其業務水平
隨著營改增的到來,現代服務業應加強相關財務工作者的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各項新政策要求,不斷增強其業務水平,從而防止企業發生涉稅風險,切實提高企業經營效率。此外,進行嚴格的紀律監督,充分發揮各規章制度的作用,為財務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保障。
3.4 優化調整財務報表的披露內容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改變了財務報表的數據,財務工作者應不斷強化自身會計核算水平,切實保證財務報表使用者使用高效完善的財務數據依據。此外,應根據報表使用者提出的決策要求,優化調整財務報表的披露內容,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報表附注披露信息,打擊一切虛假信息,切實保障財務報表使用者充分獲取企業實際經營情況、財務情況。
3.5 強化納稅籌劃,發揮優惠政策的效用
營改增的實施雖然對多數企業帶來了各種好處,但仍有一部分企業因經營性質、納稅項目等原因,在營改增實施后,稅收負擔不僅沒有減輕,反而較之前有所提升。比如,會展企業,由于該企業上游產業鏈的多數行業不在當前稅改領域中,實際獲取不了增值稅專用發票,幾乎沒有可抵扣項目,進一步加劇了企業的稅收負擔。但對于大部分一般納稅者而言,還是應及時抓住營改增政策對企業發展提供的良好機遇,結合實際情況強化納稅籌劃,充分發揮優惠政策的效用。首先,應從流通環節入手適當轉移稅負,也就是選擇供應商過程中,企業應以能開具增值稅發票的企業為首選,以獲取實際可進行抵扣的增值稅進項稅額,避免企業較高的納稅額度。需要注意的是,我們決不能盲目的進行抵扣,采購前應充分掌握了解各開票類型供應商對企業提出的價格比,避免企業出現稅收負擔降低而成本費用卻不斷增加的現象。其次,與客戶建立良好的溝通談判關系,適當增加企業服務價格,將稅改后創設的利益及時公布給客戶,并且通過營改增這一優惠政策,獲取更多的客戶類型,為自身的發展提供保障。
4 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財務管理在現代服務業運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有助于企業節約產品成本,提高利潤;有助于優化配置企業資金,完善資金管理體系;有助于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核心組成部分,現代服務業應抓住營改增帶來的良好契機,不斷創新財務管理工作,為自身利潤的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 蔡凌.“營改增”對服務業財務管理的影響與對策探析[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10).
[2] 余建華.“營改增”對建筑企業的影響與對策研究[J].財會研究,2015(01).
[3] 陳云芳“營改增”對企業發展的影響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2).
[4] 紀金蓮.“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稅負影響因素分析[J].會計師,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