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縮小城鄉差距、協調城鄉發展、實現基本現代化,是統籌城鄉發展中的重要問題,也是當前經濟社會中需要解決的焦點問題。本文通過計算2000年~2012年云南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城市化水平、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及二元對比系數四個指標,結合城鄉經濟一體化指標體系,運用地域等級系統思維,比較分析云南與周邊省份及內部各州市城鄉經濟差異狀況,分析得出目前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發展所處的時期。
關鍵詞:云南省 城鄉經濟 一體化發展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7)02(a)-116-02
城鄉協調發展是國家發展改革中的重中之重,實現城鄉一體化是云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基于復雜特殊的國情和各省經濟發展的差異性,云南更應該根據自身發展的優勢和缺點,發揮優勢、克服缺點,尋找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城鄉一體化模式。因此,對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進行研究具較強的現實意義。
1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異分析
居民的收入水平是衡量當地經濟水平的重要指標,從表1中可以看出,云南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遠高于農村居民純收入。從2000年~2012年,云南農村居民純收入均低于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鄉收入比基本都在4.0以上,200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最小為3.6,2004年達到最大值4.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2000年6243.64元增長到2012年21075元,2012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2000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3.4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2000年1748.6元增長到2012年5417元,十二年間增長了3.09倍,城鄉居民收入正穩步增長。城鄉差距也在逐步縮小,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明顯但正逐步縮小,通過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提高農民收入,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來消除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減小城鎮居民收入差距,是實現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的重要目標。
2 云南省城鄉經濟一體化系數分析
衡量二元經濟結構的程度有助于分析城鄉差異的現狀,而最能直接反映城鄉二元結構程度的指標主要有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與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這兩項指標直接關聯度最高的勞動生產率指標,本文用城鄉收入差異系數(I)、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E)、二元對比系數(R)、城市化率(U)衡量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現狀。
2.1 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分析
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即農村居民家庭人均純收入與城鎮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是反映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同時也反映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差異。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越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越大,二元結構越明顯。從表1中可以看到,從2000年到2012年,云南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都在30以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遠遠低于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鄉居民收入差異明顯。2004年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最小為21,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最大,二元結構最明顯。在2000年到達最大值28,之后先降后升。結合城鄉經濟一體化指標體系,可以看出云南城鄉二元結構非常明顯,處于二元結構向一體化過渡前期。

2.2 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分析
食品支出占居民總支出的比值即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一般來說,城鎮居民的恩格爾系數較小,即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小。農村的恩格爾系數較大,食品支出所占比例較大。通常情況下,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小于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二者的差值即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主要用來反映城鄉居民生活質量之間的差異,體現城市與農村的一體化差異與程度。從表2看,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從2000年~2005年的過渡前期過渡到2006年~2012年的城鄉一體過渡后期,云南用了10年時間,從城鄉一體開始過渡到城鄉一體后期,在這十年間,農村居民的人均純收入逐步提高,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距日漸縮小。
2.3 二元對比系數差異分析
二元對比系數即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與非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之比,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即農業總產值與總產值之比除以農業部門勞動力數與勞動力總數之比,非農業比較勞動力數即非農業部門產值與總產值之比除以非農業勞動力數與勞動力總數之比。發展中國家通常在31%~45%之間;發達國家一般在52%~86%之間。從表1數據來看,云南二元對比系數偏低,基本都處于20~25之間,變幅不大,說明云南城鄉一體化二元結構向一體化過渡前期。
2.4 城市化水平差異分析
城鎮發展過程中對區域人口、區域空間結構的改變以及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是以城市化水平來衡量。一般情況下,當城市化水平小于30%時,城市文明的普及率與城市化率是同步的,當城市化水平提高到30%以后,城市文明逐漸加快向農村滲透和傳播,當城市化水平達到50%時,城市文明普及率呈加速增長趨勢,將達到70%,城鄉融合步伐加快;當城市化水平達到80%以后,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將達到100%,即實現了城鄉一體化。從表2中的數據來看,云南省的城市化率相對較低,2000年全國平均城市化率為36.20,而云南省的為23.36,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12.84。當進入2006年云南城市率達到30.50,城市文明加快向農村滲透和傳播時,全國平均城市化水平為40.60,云南仍達不到全國的平均水平。
3 云南城鄉經濟一體化與西南五省的比較分析
根據國家統計局相關指標計算出西南五省的二元對比系數、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城市化水平等數據。與云南作比較分析,并分析云南與全國平均水平的差距。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相關指標計算得出
從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來看,西南五省除四川、重慶外,西藏、貴州、云南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云南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僅高于貴州0.79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云南城市化水平在西南五省中,低于重慶,高于西藏、四川、重慶和貴州。但是仍與全國城市化水平有很大差距,低于全國平均城市化水平13.3個百分點。從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來看,云南和全國處于同一水平。西藏與四川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重慶與貴州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同時也低于云南。云南二元對比系數略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接近西藏、貴州的二元對比系數。云南省處于二元結構向城鄉一體過渡化前期。
4 云南各市州城鄉經濟一體化分析
云南各市州城市水平較低,全部低于50,處于城鄉經濟一體化二元結構向一元結構過渡前期,城鄉二元結構突出。其中,昆明城市化水平最高,達到41,但是仍然低于2012年全國平均城市化水平。城市水平最低的為昭通,為6.77,城鎮居民比重低,二元結構最突出。根據二元對比系數,云南省省內城鄉經濟一體差異明顯。經濟發展較快的昆明、曲靖、玉溪二元對比系數偏低,德宏與西雙版納二元對比系數較高,分別為17.55、9.51。最低為昭通,僅為0.79。總體上都處于城鄉經濟一體化過渡前期。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城鄉居民收入差異很大,城鄉居民收入差異系數都低于40,最高為昆明35.13,最低為西雙版納20.50。同時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均大于農村居民純收入的總值。根據恩格爾系數差異系數,昭通、德宏、怒江均高于10.00以上,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最大。最小是西雙版納為5.60,城鄉居民生活水平差距較小。
綜合以上指標的計算結果,云南省城鄉經濟一體化還處于二元結構向城鄉經濟一體化過渡階段。同時省內差異明顯,滇中城市群發展較快,經濟一體化程度較高,產業結構完善,自我發展潛力大。滇西北藏區、滇東北烏蒙山區以及滇南地區發展緩慢,城市化水平較低,農業以小農經濟為主,發展空間不大,商品率低,基本上只能實現自給自足。工業發展也比較緩慢,工業布局不合理,工業產值比重低。但是第三產業發展迅猛,資源豐富,潛力大,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同樣存在開發過度、資源分配不合理以及環境污染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李靜.大連城鄉二元結構和城鄉一體化發展水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2] 李丹.城鄉一體化的理論回顧與分析[J].理論與當代, 2008(11).
[3] 鄧立麗.江蘇城鄉經濟一體化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 2012(02).

①基金項目:本文為2014年曲靖師范學院重點課程建設項目(zdkc2014004)階段性研究成果;2016年云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基金資助性項目(2016ZZX210)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張梅芬(1981-),女,漢族,云南麒麟區人,理學碩士,曲靖師范學院城市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文化地理、區域經濟方面教學與科研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