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艷瓊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原因及護理
安艷瓊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高血壓會造成顱內的出血,血塊會壓迫患者的顱內神經,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在進行手術之后,腦出血情況可以得到控制,但是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性,患者一般在術后會出現多種并發癥,不利于患者的康復進程。本文對并發癥的種類和原因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相應的護理措施,希望可以在醫務護理中作為參考。
高血壓腦出血;術后并發癥;原因及護理
1、術后再出血
在醫學研究中,針對多例腦出血患者的術后觀察可以發現,有接近20%的患者在術后出現了腦內再出血現象,影響了手術效果和術后的康復。產生術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手術后患者的血壓控制不良,患者在術后康復的過程中,如果出現血壓的上升,就會引起患者腦血管血液流量的增加,從而在術后的創口中造成再次出血。
2、腎損傷
腦出血患者由于腦內血塊壓迫神經,會造成機體功能的運行不暢。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術前生活中,一般會使用速尿等利尿藥物來保證排尿的正常,藥物的長期使用會造成患者的腎功能下降,腎小管的通透性改變,甚至會造成腎小管的壞死,從而造成術后的急性腎衰竭。
3、消化道疾病
在術后患者會由于長期的臥床和進食少造成腸胃活動受到阻礙,會造成病人的排便功能受到影響,進而造成便秘癥狀。術后患者需要進行鼻飼,保證患者的正常進食,這一處理方法雖然保證了患者的進食問題,但是也會造成進食方式改變,影響進食效率,同時,鼻飼方式會造成對患者的胃管壓迫和刺激,造成患者鼻黏膜破損和腸胃問題頻發,同時由于長期昏迷,病人的口腔狀況也會出現感染等狀況,造成口腔炎癥的發生。
4、肺部感染
術后長期昏迷的患者,醫院為了保證患者的正常生存,會進行氣管切開,以保證患者的正常呼吸,在氣管切開以后患者的呼吸模式會發生改變。患者術后免疫力和抵抗力低下,患者手術氣管插管導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長期臥床不能及時排出,致使分泌物在肺內淤積引起感染。
5、泌尿系統感染
患者出現泌尿系統感染、長期輸液以及使用利尿藥物均可能導致患者體內水、電解質平衡紊亂。建議臨床給予患者輸液補水過程中注意電解質平衡,嚴格控制利尿劑的使用,及時發現、調整和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
6、血塊壓迫神經造成多方面影響
顱內血塊的存在會壓迫顱內的血管和神經組織,影響患者的正常行動,并引起多種生理功能障礙,其主要的護理診斷如下:假如顱內血塊壓迫語言中樞神經,就會造成患者的暫時失語,在治療之后,患者會由于語言的長期不使用而出現語言障礙,護理人員和家屬應該注意對患者正常的心理疏導,避免出現心理問題。
同理,假如血塊壓迫視覺神經,患者會出現暫時性的失明或是視力下降,在治療后,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的視力障礙,家屬要加強對患者的照顧和看護。
血塊壓迫顱內神經會造成多種生理活動的進行障礙,最主要的影響是對患者記憶力和行為的影響。長期的記憶力減退會造成患者的思維過程受到阻礙,具體表現為患者在康復之后的表情淡漠、行為遲鈍、自理障礙,在這一過程之中家屬要注意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進行全面的照顧,避免出現心理問題影響日后的康復情況。
1、術后針對患者情況進行護理診斷
在患者的術后護理之中,護理診斷是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等進行分析,進而對患者的健康問題或是潛伏病癥進行分析和反應的臨床判斷過程。護理診斷的使用為醫務護理工作者提供了干預患者未知疾病的準則,為之后的緊急反應作出了準備,以便于達到提高看護護理效果的目的。
在護理診斷之中,護理人員主要是根據自身或是醫生的臨床判斷來選擇不同的護理措施,以便于針對患者的病癥進行適當護理。臨床判斷基于醫生或是護理人員自身的知識和經驗背景,因此,臨床判斷要求護理人員具有相對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可以對于病人所處的狀態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在護理措施的選擇之上,其主要的選擇范圍是為患者所執行的多種護理措施,其中包括獨立執行措施和合作執行措施,包括生理護理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解決在康復護理之中可能出現的生理并發癥或是心理疾病,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2、針對各個并發癥的解決措施
針對再出血現象,術后要密切監測患者血壓的變化,并觀察患者意識的變化,控制收縮壓在150~160mm Hg,舒張壓80~90mm Hg,同時預防降壓過快導致心臟供血不足。指導患者保持平和的心態,控制好情緒,避免情緒激動造成患者血壓升高誘發再出血。同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每天食鹽攝入量3~4g,多吃纖維豐富的食物,促進胃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因用力排便導致血壓上升。
針對腎損傷,在術后護理之中要合理使用利尿類藥物,根據患者的康復情況和顱內水腫的情況合理選擇藥物的用量,在使用之后,監測患者的排尿量,并定時對患者的腎功能情況進行檢查,在出現腎功能不良的情況之后停止使用利尿類藥物,避免造成嚴重的急性腎衰竭。假如已經出現腎衰竭癥狀,醫護人員應該及時進行透析處理,防治體內毒素積累,影響機體的康復。
針對消化道的炎癥等并發癥,鼻飼等方法對于患者的正常進食有很好的效果,不宜停止。因此,為了防治嚴重的消化系統疾病,在康復護理的過程之中,護理人員應該對患者采取臨床治療干預。在康復過程之中,醫護人員要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關注患者的消化系統情況,在出現體溫升高、消化道出血的癥狀時,應該進行及時的治療。在治療之后,還要觀察患者的排便情況,指導患者盡早恢復進食,術后第1天,患者若無惡心、嘔吐等癥狀可先進少量流食,之后改為半流食,逐漸過渡為正常飲食。昏迷的患者可給予鼻飼流食。
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癥多且復雜,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和康復,根據患者術后并發癥成因進行的預防和護理,可以顯著提高臨床療效,幫助患者早日康復,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1]陳燕,常艷,竇希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2(19)
[2]張建偉,岐國鵬,華奇,王永倉,寧軍建.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相關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2(18)
[3]楊瑞生.微創治療高血壓腦出血術后相關并發癥的原因及處理[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