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清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顱腦外科護理診斷命名探討
郭海清
烏蘭察布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在顱腦外科的術后護理之中,護理人員需要針對患者的癥狀進行相對應的護理診斷程序,合理且正確的護理診斷對于護理人員實行正確高效的護理計劃有很大的意義,本文對于顱腦外科護理之中的診斷程序進行了介紹和探討。
顱腦外科;護理診斷;命名探討
在患者的術后護理之中,護理診斷是根據患者的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等進行分析,進而對患者的潛在健康腦暗溝問題或是潛伏病癥進行分析和反應的臨床判斷過程。護理診斷的使用為醫務護理工作者緊急反應作出了準備,以便于達到提高看護護理效果的目的。
在護理診斷之中,護理人員主要是根據自身或是醫生的臨床判斷來選擇不同的護理措施,以便于針對患者的病癥進行適當護理。臨床判斷基于醫生或是護理人員自身的知識和經驗背景,因此,臨床判斷要求護理人員具有相對豐富的臨床護理經驗,可以對于病人所處的狀態進行較為準確的判斷。在護理措施的選擇之上,其主要的選擇范圍是執行多種護理措施,其中包括獨立執行措施和合作執行措施,包括生理護理和心理輔導,幫助患者解決在康復護理之中可能出現的生理并發病癥或是心理疾病,保障了患者的身心健康。
1、信息程度不夠
在護理診斷之中,對于患者的個人信息、家庭信息以及歷史疾病信息的收集是非常必要的,醫護人員可以通過對于病人的過往病史以及家庭病史的分析,了解病人的可能潛在病癥以及身體健康的程度。但是,我國當前的醫療事業之中,醫護人員并不注意對于患者信息的記錄和留存,即便記錄,由于資料的保存問題,對于病人過往病史的查閱和研究也是相對較難的。這就影響了醫護人員得出護理診斷的準確性,不利于護理質量。
2、護理人員自身素質不過關
在護理診斷之中,護理人員的自身工作素質較為重要。在當前的護理事業之中,護理人員要跟據自己道德護理知識以及護理經驗對病人的健康狀況進行分析,或者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較高的護理知識。當前護理人員的教育重視實踐,輕視知識的積累,護理人員憑借經驗,有時無法對病人的真實疾病作出診斷,妨礙了護理時機。
1、腦瘤
腦瘤是指腦內腫瘤,腦瘤屬于腦外科,在發展的過程之中會造成顱內神經和血管的壓迫,影響患者的正常行動,長期發展會引起腦疝,同時還會引起顱內出血、感染,甚至造成病人出現休克,嚴重影響病人的正常生活。
在腦瘤的術后護理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在術后病人可能出現的幾類并發癥,其主要可能發生的并發癥包括:腦疝、出血、感染、休克等,在診斷之中,幾類并發癥狀較為相似,原因略有不同。其他幾種癥狀一般是由于外傷造成的顱內出血,護理人員可以進行緊急處理之后待其康復。
2、并發癥的診斷
除了腦瘤造成血管破裂引起顱內并發癥之外,患顱腦外傷而造成長期臥床的病人也會由于長時間的昏迷和臥床造成相應的并發癥狀,出現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是生活無法自理造成的身體物理并發癥,其主要的診斷如下:
生活無法自理一般是由于長期昏迷造成,護理人員和家屬應該長期照料患者的飲食等日常生活。
窒息危險,由于長期的昏迷,病人的身體一般會忽視一些自然的反射動作,吞咽反應消失會造成患者口中和咽喉多痰,堆積過多后會造成患者出現窒息狀況,醫護人員在護理過程中應該多加注意。
長期的昏迷會造成患者的多種并發疾病,主要的積累病癥包括墜積性肺癌、肌肉萎縮、關節僵直、泌尿系統感染等多類疾病。在護理之中,護理人員要定期進行機體的機能檢查,并囑咐家屬進行足夠的復健,防治患者身體活動能力受到影響。
3、腦瘤壓迫癥狀的診斷
腦瘤的存在會壓迫腦內的血管和神經組織,影響患者的正常行動,并引起多種生理功能障礙,其主要的護理診斷如下:
假如腦瘤壓迫語言中樞神經,就會造成患者的暫時失語,在治療之后,患者會由于語言中樞的長期不實用而出現語言障礙,護理人員和家屬應該注意對患者正常的心理疏導,避免出現心理問題。
同理,假如腦瘤壓迫視覺神經,患者會出現暫時性的失明或是視力下降,在治療之后,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的視力障礙,家屬要注意對于患者的照顧。
腦瘤壓迫腦內活動會造成多種生理活動的進行障礙,最主要的影響是對患者記憶力和行為的影響。長期的記憶力減退會造成患者的思維過程受到阻礙,具體表現為患者在康復之后的表情淡漠、行為遲鈍、治理障礙,在這一過程之中家屬要注意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進行全面的照顧,避免出現心理問題影響日后的康復情況。
4、顱腦手術之后的問題
在顱腦手術之后,由于手術實施部位的特殊性,在術后患者康復過程之中也會有許多的問題。在術后患者會由于長期的臥床和進食少造成腸胃活動受到阻礙,會造成病人的排便功能受到影響,進而造成便秘癥狀。
術后患者需要進行鼻飼,保證患者的正常進食,這一處理方法雖然保證了患者的進食問題,但是也會造成進食方式改變,影響進食效率,同時由于長期昏迷,病人的口腔狀況也會出現感染等狀況,造成口腔炎癥的發生。
5、心理問題
病患在康復過程之中本就因為疾病或是其他因素而常會出現心理問題,假如在護理過程之中護理人員不采取適當的措施,可能在這個過程之中病患的心理問題會逐漸加重,甚至部分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抑郁癥狀。因此,在護理工作的進行過程之中,護理人員要注意對病患的心理指導,正面的心理調節可能效果不佳,且可能影響護理工作的進行效率,在實際護理之中護理人員要給予病患社會性的關懷,讓病患的心理問題得到緩解,人文關懷在護理之中的存在極大的降低了病患在康復過程之中的心理疾病發生率。
護理診斷聚焦于患者的術后康復和術后護理,對于病患的康復護理有著很大的作用,護理診斷是護理程序的決定性因素,直接決定患者的康復情況,在未來的發展之中,我國醫學界應該推進確立護理診斷名稱,以便推進護理行業發展。
[1]盧鳳云.護理診斷與護理問題之爭[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3)
[2]呂慧穎,杜秀梅,王宏霞.護理診斷在臨床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方法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5)
[3]夏麗.護理診斷書寫誤區的分析[J].山東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