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峰
集寧師范學院
論學生傷害事故與學校的管理責任
常峰
集寧師范學院
學生的安全問題是當前學校必需認真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本文認真分析了學生傷害事故的概念,闡明了學生傷害事故的類型和法律責任,指明了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認定,提出了學校在管理中應不斷實踐探索,牢固樹立法律意識,積極提高自身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能力與水平。
學生事故;學校;管理責任
近幾年,學校中頻繁發生學生傷人事件,這會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身心健康帶來巨大的傷害。有少部分學生的家長將此類事故的問題全部推給學校,認為學校需要負教育的,學校目前需要對此類問題的處理就行高度的重視和管理。相關部門在處理此類問題的時候,一般是采取謹慎的態度,但是也是需要付一部分法律責任,但是學校是教育部門,所涉及的經費往往是有限的,如果這個時候分不清責任的意識的話,那么學校必然會承擔過的的壓力,這會對學校工作的開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尤其是安全管理方面的壓力,這是必然存在的,這就是學校管理問題所帶來的全新挑戰。
在學校組織的活動范圍之外進行的,或者是在學校合理化管理的區域內,例如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中發生的,對學生的身體、心理或財產造成損傷的事件稱為學生傷害事故。主要組成因素分為以下三點:第一種是在學生的在校時間發生的事件。第二,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以及管理的過程中發生了違規行為。第三,學校在采取相關法律法規的過程中,使用保護的過程中,遇此類事故的發生有著本質上的聯系。
2.1 校方有過錯的傷害事故及法律責任
校方對自己的過錯而導致的傷害事故須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校方的過錯可分為故意和過失兩類。第一,校方有故意的傷害事故,因校方直接故意引發的事故,大多因校方人員對學生蓄意傷害而造成的。第二,校方有過失的傷害事故,又分為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引發的事故。對此,校方負有教育、管理上的過失,應承擔相應的責任。
2.2 校方無過錯的傷害事故及法律責任
有的傷害事故雖造成了學生傷害,但學校對事故的發生無過錯,并履行了相應職責,學校不應承擔責任。但需注意的是,學校于事后應采取積極的救助措施,降低損害,否則,對擴大的部分,應承擔一定的過錯責任。校方無過錯的傷害事故大致有以下幾種情形:第一,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事故,如自然災害引發的事故,學校無任何責任,但要盡量防范事故的發生。第二,來自學校外部的突發性、偶發性侵害造成的事故,學校無任何責任,但應加強安全管理工作,增強防范管理。
3.1 未成年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認定
2002年教育部出臺了《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作為部門規章該《辦法》在法院判案時只能作為參考,并不能作為判案的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7條中明確規定:“對未成年人依法負有教育、管理、保護義務的學校、幼兒園或其他教育機構,未盡職責范圍內的相關義務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損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損害的,應當承擔與其過錯相應的賠償責任。
第一,學校等對于學生只有教育和管護的責任,但在監護方面學校是沒有義務。
第二,學生傷害事故包括在校期間未成年學生受到人身損害和造成他人損害兩種情形,對于無過錯的傷害事故,學校是沒有責任義務的。
第三,學校對事故承擔的責任往往有兩種方式:首先,替代責任,學校或者是有刑事能力的教職工老師,對于做出違法或者未被道德傷害他人的行為的同學,代替他們承擔所對應的責任;其次,補充責任,即學校對未成年學生未盡安全保障義務致使第三人侵害未成年學生,造成人身損害應承擔的責任。
3.2 高校學生傷害事故的責任認定
高校與學生之間存在的法律關系往往是比較特殊的。學生被高校所管理,學生在高校中進行學習和生活,這種關系類似于隸屬,但是和傳統意義上的隸屬還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和行政機關與被管理者的關系可以說完全不同。在此情況之下,高校與學生之間最主要的關系就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們之間存在的義務和權力往往是由國家法律法規強制規定的。
學生傷害事故往往以損害學生的健康權為結果,具有不可完全補救的特殊性,要采取各種措施從源頭上予以制止。
4.1 在法制和社會保障方面,要宣傳教育法律法規,推行依法治教
要把傷害事故的處理納入法律的框架范圍內,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不受影響,與此同時,還需要將社會的力量納入其中,通過社會的幫助來推進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對于學生進行全面的保護,為自己的安全購買保險等。
4.2 在教育方面,學校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安全防范措施教育
第一點、教師應該積極開展法制教育工作,從而讓教師能夠掌握一些在學生發生人身安全的時候應該有的負責任意識;第二點,學校還要對于學生進行安全防范意識教育工作,從而讓那個其主體能夠掌握全面的防范手段來保護自己,并且在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采取正確的意識和行為。
教育工作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保證學生的安全是國家、法律、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不論在何時、何地都應把學生的人身安全放在首位。不斷提高依法治教、依法管理的水平,維護學校和學生的合法權益,盡量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是每位教育工作者應盡的義務。
[1]教育部人事司.高等教育法規概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2]教育部.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Z].2002.
[3]劉方譽.略論學校傷害事故及學校的監護職責[J].北大法律周刊·學術之窗,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