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娟紅,王芬琴,秦連芃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電信工程系
校企深度融合下獨立院校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的研究
孫娟紅,王芬琴,秦連芃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電信工程系
獨立學院作為由普通本科高校,按照新機制、新模式舉辦的本科層次的學院,承擔著為國家社會培養應用型、技能型高素質人才的重任。但由于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還存在弊端,因此,大力加強校企深度融合,工學結合,是解決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瓶頸的必由之路。本文圍繞深度融合教育進行,研究如何構建獨立學院與企業共同深度融合以培養具有較高職業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教育模式。
獨立院校;校企融合;應用性技術人才;人才培養
(一)涵義
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養是通過高校與企業深度聯合,在開展課堂教學的同時,也通過企業實踐來鞏固和實現知識內化,從而培養學生應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和人才培養水平提高。
(二)理論依據
以科學發展觀為依據,以工程建設項目驅動,根據社會相關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標準,通過高校和行業企業的密切合作,有的放矢地培養面向未來的高素質人才。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改變了傳統的人才培養觀,其與企業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標準,并重視實際工程技術操作教學,將更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工程素養,開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避免培養出的人才與實際需求脫節。
(三)意義作用
這種應用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能幫助高校構建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促進獨立院校課程教學的改革和價值實現、學生職業技能素質的培養。
根據當前我國實際情況,要真正融合學校和企業,可以借鑒國外辦學的成功經驗,以加拿大與德國為例,具體如下:
(一)加拿大校企融合對我國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啟示
1.推行董事會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獨立院校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與地方政府合作,積極探索政府、企業、高校共建的辦學模式。通過多方合作,提高學校規劃和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實行社會監督,確保獨立學院能夠健康、良性地發展。
2.推進獨立院校之間的協調與聯合,主要是通過政府賦予和學校委托,來加強各級教育協作組織的職能,以便使教育合力達到優化。
3.加拿大通過購買社會服務,利用社會調查機構對社區學院進行調查,并對調查數據進行評價,從而來評估社區學院的教育教學狀況。我國可以借鑒加拿大的這種方法,健全和完善獨立院校教育評價體系和人才培養評估制度。在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中,納入行業企業,構建以學校為核心、教育行政部門為引導、社會參與的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由教育行政部門委托社會調查機構,對獨立學院教育教學狀況進行調查評估,保證調查及其數據的科學性和客觀性。
(二)德國“雙元制”對我國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的啟示
分析德國“雙元制”職教模式,可以從中得到如下幾點啟示:
1.德國非常重視應用科技大學人才培養目標制定,我國獨立學院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的時候,也應根據學生、企業以及社會需要,綜合進行考量,從而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科學合理。獨立學院一般定位為應用型本科,在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時,應深入探索、分析應用型人才的特點、素質,以及行業企業對人才能力的要求,根據各項指標建立人才培養素質、能力模型,然后,從中分析中影響人才培養的重要的因素,從而使人才培養目標更契合行業企業所需,避免與人才實際需求脫節。
2.規劃是獨立學院發展的主線,不論制定短期規劃,還是長期規劃,學校一定要立足實際,對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和企業類型與數量,進行充分調研,然后,綜合考量本地區的經濟結構與發展狀況、企業類型與人才需求標準,有針對性地設置專業,這樣可以使培養出的人才更具實用性,也會有助于提高畢業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3.課程是開展教育教學的重要依據,在進行課程設置過程中,獨立學院應體現出寬基礎性和強應用性的原則。高職高專培養的一般是技術技能人才,與其不同的是,獨立學院培養的是應用型人才,二者培養的人才層級不一樣。獨立學院培養的應用人才,具有“理論基礎扎實,專業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并有較強的科技運用、推廣、轉換能力”等特點。基于此,課程設置也要既重視基礎知識與理論,也要重視對學生實踐應用能力的培養。
4.通過深化校企合作來強化實踐教學。在洪堡“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理念影響下,德國的高等學校對于科研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視。德國應用科技大學近年來實行“雙元制”教學,一些綜合型大學也將企業與教學緊密結合。由于獨立學院機制比較靈活,設置有董事會制度,因此,在實踐中可充分發揮董事會的作用,使之成為聯結學校與企業、社會的橋梁與紐帶。制定發展規劃、人才培養方案、目標等時候,可以邀請企業與社會相關人士參加,以提高可行性。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選擇上,也要與企業進行深度探討,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和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調查,發現國內大多數獨立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種問題,概括起來講,大致有如下幾點:
(一)獨立學院現有人才培養模式不能有效提升人才質量
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多數獨立院校均采用“3+1”人才培養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全三年需要在學校完成專業課程和實驗課程學習,第四年考試從事專業實踐學習。不過,很多專業課程由于更新速度慢,內容遠遠跟不上社會經濟發展的速度,導致學生的知識比較陳舊。同時,在實習期間學生能夠獲得具體操作的機會相對比較少,再加上對于崗位需要有一段時間的適應過程,因此,無法切實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也無從談及個體對企業生產利潤的積極促進。此外,由于學生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相對陳舊,而企業所用的知識一般都比較先進,學生可能會出現不能適應的問題,如果改變部分軟件的數據配置,又會影響企業用戶的正常使用。上述問題的存在,不僅極大地影響了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質量,也制約了人才效能與效益的發揮。
(二)獨立學院教師對于進企業實踐學習重視不足
獨立學院的師資結構一般都以中青年教師居多,哲學教師一般理論教學較強,但是實踐經驗比較少。通過調查了解,很多教師對于進企業實踐學習和提升,不太重視,也不太愿意。有的希望學校委派他們到其他本科院校深造,有的認為進企業實踐,會影響教學工作和薪酬收入。
(三)科研項目與企業實踐存在一定偏離
獨立院校教師肩負著教學和科研雙重工作,在職稱評定上,科研論文也是非常關鍵的因素。但是,獨立學院教師的科研項目,與教學相對密切,與企業聯系不是非常密切。這不僅降低了科研項目的價值,也影響了教師自身的提升。
(一)立足校外實習基地,實現校企深度協同辦學
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將企業納入其中,與獨立學院共同完善人才培養方案。獨立學院應充分發揮校外實習基地的作用,通過校企合作開展不同模式的項目,協同培養人才,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素養一體化培養。
(二)創新校企互動交流機制,推動“雙師型”隊伍建設
在校企深度融合模式下,建立起教師進企業實踐,企業工程師進課堂教學的雙師機制,一方面解決獨立學院教師實踐經驗不足的問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企業工程師引進先進的知識、技術與經驗,解決學校知識相對滯后的問題。學校應對就業學生狀況進行跟蹤,從中發現問題,并進一步完善企業人才培養方案;也可以派教師到企業進行駐點實訓,具體了解與專業相關的企業各項流程、制度、作業標準等,這樣既能完善教師的知識結構,也能實現教學內容的更新和豐富。另外,獨立學院也可邀請企業專家來校兼職或開辦講座,開拓學生的眼界和知識面。
(三)創新校企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入合作
在校企深度合作模式下,學校和企業實現了協同育人,學校可以利用自身學術優勢,為企業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在科研攻關、運營管理、人員培訓等方面,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支持;企業也可以利用自身實踐經驗豐富、技術先進等優勢,為學校提供實踐教學基地,激勵老師參與企業的課題,與學校在設備、技術、管理等方面,實現資源共享。
(四)科學設置組織機構與制度,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
在組織機構設置方面,可以在學校系部設立一名專職校外實習主任,直接對校外管理處負責。在學生校外實踐中,專業教師應以校內指導老師的身份參與其中,為學生提供指導。同時,指導老師還要定期與企業指導教師溝通,合作落實學生生產實習、畢業實習指導等。為保證校企合作“聯合教學班”有效實施,還應根據具體實際,建立校外實習各項制度和工作計劃、工作指南等,以便做到有據可依。
(五)將政府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中,提高企業參與合作的動力
在校企合作模式中,應將政府引入其中,由政府出面搭建校企交流平臺,并結合實際情況,從人、財、物及政策上給予相應的支持,以激發校企合作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獨立學院因屬于自主辦學,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積極開拓思路,充分利用校企優勢進行聯合頒發,以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更好地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1]鄧芳,段朋飛.應用型高校校企融合模式探究[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5,(06):29-31.
[2]常艷芬,金致遠.構建校企融合的應用型本科實踐教學體系[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1):170-171.
[3]崔玉東,馬金柱,宋佰芬,佟春玉,余麗蕓.校企融合培養人才的探討[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11,(13):186-188.
孫娟紅(1983-),女,甘肅定西人,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計算機教學與應用、車標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