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杰
南昌大學
國外網絡治理模式及其對我國的借鑒
丁杰
南昌大學
網絡發展日新月異,網絡與社會好比魚與水,兩者聯系密切。網絡社會治理同樣呈現為同步發展的景象,且成為許多國家共同面臨的一大難題。各個國家網絡發展各有其發展軌跡和規律,基于網絡社會具有的共同屬性及共同發展規律,我國應研究其他國家的有益經驗,并吸取其發展中的教訓,為我國的網絡健康發展提供借鑒。
國外網絡治理;網絡模式
當前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雖然促進了各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但相伴而來的網絡詐騙、網絡陷阱、網絡謠言、網絡人身攻擊、網絡色情等違法犯罪行為也在危害著社會公共秩序,侵犯著公民人身權益。伴隨網絡發展而來的是對管理人員網絡治理水平的挑戰,這確實是一項重大課題。世界各國紛紛致力于網絡社會治理,發達國家走在前面,在成敗交替過程中發展,在各個階段發展中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我們據此總結和分析其他國家網絡治理歷程,借鑒有益經驗,逐步探索出我國網絡發展的模式,找到適合我國國情的網絡社會治理模式。
新加坡作為人口數量少和國土面積小的小國,有其自身特點,它理性選擇了秉承“一切服從生存與發展的現實需要”的理念,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治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嚴格而有效的法律治理體系,加上社會發展,逐漸形成了法律治理與社會自律相結合的網絡治理模式。其一,新加坡經過長時間的網絡發展與治理實踐,在立法方面頒布了各項法規、準則與準入制度。其二,政府積極推進網絡發展的行業自律及社會自律,向社會開展網絡安全的教育,宣傳網絡規范,鼓勵市民合法合規使用網絡。其三,政府向社會開通了市民熱線,公布了熱線電話,鼓勵網民及時報告有害信息。
日本的網絡治理有其自身的特點,呈現出以行業自律為主,政府不干預的特點,具體為以株式會社為主導的行業自律模式。其一,行業自律在日本網絡治理體系中居于主導地位,日本的互聯網協會名目繁多,這些行業協會通過行業規范實現相互協作與自律。其二,政府直接干預網絡程度低,通過立法的方式進行宏觀調控和管理。
美國采取綜合型網絡治理模式,在治理體系的建設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了各方面有機結合的多維綜合治理模式。其一,美國政府為網絡社會治理編制了嚴密的法網,為了防止計算機與互聯網的欺詐與濫用,美國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從而形成了“以法治網”的局面。其二,美國政府支持網絡行業自律,呼吁團體自律、自我約束,以共同維護網絡秩序。其三,美國政府重視對網民進行道德教化,美國各大媒體、院校和其他社會組織不遺余力地對網民進行教育引導,例如美國計算機倫理協會制定了著名的“摩西十誡”。其四,美國網絡發達,技術型公司眾多,創新能力強,注重采用技術手段治理網絡問題。美國的網絡不同于其他各國,實行了網絡分級系統與過濾系統,這是網絡治理中美國普遍采用的典型技術手段。
網絡社會的發展為我們提供了更多的網絡公平、網絡安全、網絡便利和網絡自由,但與此同時,網絡社會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問題,一些不法份子利用網絡制造網絡違法犯罪,導致危害他人和社會的事件頻頻發生。我們要防微杜漸,對網絡的發展提前做出規劃,對影響全社會的網絡事件有預判,將不良網絡事件的社會影響降到最低。通過對國外的網絡發展的總結,我們可以借鑒如下:
(一)推進網絡治理法律體系的建立,不斷完善我國網絡立法,盡快補充滯后的法律。
(二)建立相適應的高效、專業的網絡社會行政管理體系。網絡社會不同于現實社會,具有虛擬性、隱秘性、易更新性、難辯別性等特點,因此需要適應網絡的新變化,建立專業的網絡社會行政管理體系。
(三)采取相應措施促進網絡社會自律的良性發展,可以依靠政府的正面宣傳和引導、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對互聯網自律發展進行行業引導和社會引導。
(四)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強化技術的力量,以技術制約技術,遏制不良事件的發展。
(五)加強國際合作。網絡空間的安全問題已成為困擾世界各國的共同難題,單一國家難以破解,需要通過國際合作,即世界各國合作起來,建設健康安全的國際網絡空間。
在今天的網絡治理過程中,不同的國家都有著其各自的發展經驗與教訓。因此,中國在今后的網絡治理過程中,一方面要積極借鑒相關國家和地區的經驗,避免像進入網絡治理誤區。另一方面,要從我國自身在網絡運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出發,不斷地進行相關經驗匯總,爭取最大限度地發揮出網絡在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具有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網絡治理的新思路與新路徑,在為我國網絡治理提供良好發展基礎的同時,也可以為網絡治理在全球環境的優化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1]黎慈.國外網絡社會治理的實踐與啟示[J].寧夏黨校學報, 2016,(03):60-64.
[2]楊一,楊雨婷,張華爾實,張軒.國外網絡輿情管理與引導的主要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中國集體經濟,2016,(07):166-168.
[3]李敏.網絡信息治理的國外考察及啟示[J].特區經濟,2012, (10):281-283.
丁杰(1995-),女,山東省濰坊市人,本科生,主要研究行政管理、人力資源管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