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何莞,高梅,姚瑩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項目驅動法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葉丹,何莞,高梅,姚瑩
安徽文達信息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結合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以橫向課題項目為依托,重點探索與研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學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模式,成立導師制課題組,以項目為驅動,完成項目構思、設計、實現與創新等問題,增強學生的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機械電子工程;項目驅動;人才培養模式
機械電子工程是科技高速發展以及學科相互鏈接的產物,它打破了傳統的學科分類,集機械、電子、光學、控制、計算機、信息等多學科于一身,又不斷通過學科交叉、技術融合和創新,使其本身得到持續地發展,是應用型綜合性學科[1]。機械電子工程的學科特點是該學科隨科技發展而發展,并且學科知識面廣、交叉性強[2]。
從目前的培養機制與培養方式上看,當前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生仍需要完善的方面主要有:1)新技術、新手段和新方法應用不足;2)學生在實習和實訓環境中,普遍表現出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相對薄弱;3)學生專業功底不扎實,解決問題的推導能力有待提高[3];4)學生專業功底不扎實,解決問題的推導能力有待提高。
現有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體系主要在于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的學習,大部分學生的知識都還停留在理論基礎層面,為了使學生對專業知識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和應用,通過以項目為驅動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學校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新模式,促進和優化學生的專業知識[4]。
(1)校企合作的理實一體化教學新模式,校企合作,是落實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最有效途徑。充分到企業調研,進行工作任務和崗位分析,基于項目導向理論,構建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需求的課程體系。可以邀請企業工程師到學校參與教學活動,也可以選派教師到合作企業參加項目實踐,以此滿足理實一體化教學需要。
(2)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在于培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綜合能力,整合有利的教學資源,剔除了那些交叉重復的教學內容,同時保留或增加綜合性的實踐課程。
(3)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還推動了師資隊伍的建設,更多教師會成為“雙師”型教師,減少崗位設置,提高人員效率,解決師資緊缺問題。
(4)建立新的學生學習評價模式,采用過程性評價方式,分別采用個人評價(占總評10%)、小組評價(占總評20%)、大組互評(占總評20%)教師評價(占總評50%)和學習總結等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價。
在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模式下,根據目前學生專業、所學知識、學習能力水平不同,通過雙向選拔一些有共同想法的學生和老師,實行導師制,導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分層次培養,使各個年級層次的學生都得到較好的發展,在一定項目背景和課題任務的前提下,導師在課堂內外通過教學行為、管理行為和對學生的積極評價,著力探討各層次學生共同發展的好方法,形成對不同層面不同年級的學生的有效培養,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的發展。
(一)導師制課題組成立的培養目標
(1)在學生掌握和學習了基本知識前提下,導師在課堂外充當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照顧到各層次學生的需要,組織起適合各層次學生的有效學習機制,促進各層次學生共同發展;(2)在對課題參與的學生全面了解的基礎上,針對學習方式上存在的差異,區分情況,指導各有側重,使進入課題組成員學生們掌握和運用好這些學習方法,并使之不斷完善;(3)對課題參與學生進行分層制定培養目標,使所有的學生都在互相學習相互交流中,促進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全面發展,帶動課題組成員共同進步;(4)通過一定時間執行和培養,參與的學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獨立完成課題任務,并能快速融入團隊進行有效率的項目探討和行動。
(二)為使項目課題組研究工作順利、穩步、扎實地深入開展,特制定導師制課題組研究人員職責如下
(1)課題組成員必須是本著專業相近、本人自愿,并能自覺遵守課題各項制度,積極主動參與研究活動,按要求完成各階段計劃和總結,努力完成研究任務的學生和老師組成,主要由老師進行指導,學生實施并按計劃完成任務;(2)課題組成員應有較強的責任感和嚴謹的工作態度,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按時參加研究活動,不缺席遲到。連續兩次次缺席或累計兩次匯報不合格,視為自動退出導師制課題組。(3)暫定每周的某一天為研究人員集中活動時間,對研究內容、進度進行分析,討論交流研究心得,匯報上次工作,安排近期工作。
培養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使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學生能主動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主動融入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驅動發展,全面提高學校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的能力。
[1]Kevin Craig.Is Anything Really New in Mechatronics Educa?tion?[J].IEEE Robotics&Automation Magazine,2001,8(2):12-19.
[2]李海鵬.我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與探索[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
[3]王偉,王殿君,申愛明,等.基于CDIO人才培養模式的機械電子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改革與探索[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3(2):136-138.
[4]楊麗曼,沈東凱.機械電子專業課程設計的教學改革[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2,31(8):117-122.
2016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地方應用型高校機械電子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分析》(項目編號:2016jyxm0460);2016年安徽省質量工程教學研究項目《以項目為導向的CAD/CAM/NC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6jyxm0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