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軍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
如何改善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現狀
胡建軍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第二初級中學
九年義務教育,思想品德這門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糾正學生的不良思想行為意義重大。特別是對正處于青春叛逆期的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質量甚至關乎學生的一生。正因如此,不斷總結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探討解決措施才顯得至關重要,本文重點分析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學現狀,并提出提升課堂教學水平的相關措施。
初中;思想品德;現狀;課堂教學;措施
自《思想品德課程標準》頒布以來,很多中學的思想品德教學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實現了多方面的突破,也取得了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在獲得成績的同時,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筆者就此展開探討。
無法徹底摒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是現今初中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最大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對教材的理解不足、教學理念陳舊、欠缺師生互動、教學方法單一幾方面。
1.1 對思想品德教材的理解不足
思想品德盡管沒有涉及專業技術等內容,但同樣是一門與時俱進、與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課程,知識的門類也在不斷豐富,篇幅也有所調整。很多老師習慣課本里的舊知識、就內容,對新增加的觀點、思想等內容一時之間理解不透,一定程度地阻礙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便是課本教材,有的老師認為思想品德是一門“副科”,因此對教材的鉆研和理解不夠,難以實現高效的思想品德課堂。
1.2 教學理念沒有創新
不能否認的是,盡管素質教育已經倡導多年,但很多老師仍然無法打破應試教育理念的桎梏,包括很多學生同樣如此,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只是為了考試、為了成績,仍然過分看重“分數”二字,毫不重視知識的實用性。由此帶來的便是教學手段的呆板落后,課堂教學氣氛沉悶,不重視學生的情感需求,忽略了培養學生的世界觀、道德觀與價值觀,讓“全面發展”成為一句空話。
1.3 嚴重欠缺的師生互動
活躍、和諧、生機勃勃的課堂氣氛,很大程度上有賴于老師與學生的雙向互動。師生一旦缺少互動和交流,教學節奏、學習氛圍都將受到影響。大部分思想品德課堂都是老師在單方面地“講”,學生無聲地“聽”,這種單向性地“互動”,更多地表現在老師“控制”學生,而學生只是一味地“服從”老師,課堂教學中唯一的信息源只是老師,全隊互動的不足讓老師始終處于課堂教學的強勢地位,無法體現出學生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是互動缺乏深度,老師連續地、不間斷地提問,學生只是被動地回答,看似一問一答有了師生互動,課堂氣氛也比較活躍,但這種互動難以給學生真正的啟迪,學生也沒有進行獨立地思考,只是停留在表面的互動,并不會給學生帶去太大裨益。
1.4 教學手段過于單一
正如上文所述,應試教育下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仍然延續在初中的思想品德課堂上,“一言堂”式的教學方式幾乎貫穿整堂課的始終,老師急于完成教學目標,一味重視考試分數,沒有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入地分析講解,只是機械地要求學生背誦和記憶。另有一部分老師盡管也使用多媒體等現代科技,但也只是變了一種“灌輸”方式而已,并沒有從本質上將學生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也不能利用多媒體等先進的科技手段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2.1 加強老師的培訓力度
教育這項系統、龐大、需要長期堅持的工程,不僅僅只是針對學生而言,同樣也包括對老師的教育。培訓學習是無止境的,老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只有首先具備豐富的知識、崇高的品質,才有可能給學生帶去正面影響。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樣一個特殊的年齡段,他們崇拜活力、模仿力強、思想獨立、個性張揚,假如老師的綜合素養無法滿足學生所需,老師的品行無法受到學生的尊重,那么再先進的教學手段、再科學的教學理念也無疑是無源之水,因此,必須從教學質量的源頭——老師抓起,重視老師的培訓工作,為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2.2 將人文精神滲透于課堂教學
面對層出不窮的新理念、新技術、新咨詢,老師必須善于利用。比如,在課堂中偶爾穿插一些中所熟知的網絡用語,一方面將知識深入淺出,便于學生理解;另一方面也拉進了師生距離,在笑聲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讓學生改變對《思想品德》課程嚴肅、古板的印象。老師還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穿插謎語、方言、古詩詞、魔術、歌曲、游戲等,豐富課堂內容,給學生創造將知識運用于生活的機會。老師還應潤物細無聲地向學生普及傳統文化,善于捕捉學生的興趣點,設計生活化的情境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
2.3 重視教學反思
多年的教學經驗加上不斷地反思,老師才能得以成長,如果思想品德教學缺少了課后的反思,老師只單純地獲得教學經驗,沒有反思經驗,那么教學水平很難得到進步。反思與評價不僅能夠讓老師的專業技能得到提高,同時對學生的成長發展也大有裨益。任何一趟思想品德課,都有它的亮點與不足,正是這些優缺點并存的教學活動,才給了老師推敲、思考和進步的空間。因此,老師在每堂課結束后,都應拿出一些時間回顧課堂上的各個教學環節,在不斷充實教學內容、糾正教學方式的過程中,逐漸提升思想品德的教學水平。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學面臨新的改革與挑戰,老師必須從思想上重視思想品德教學,深入鉆研教材,不斷總結課堂教學的不足之處,積極與學生交流,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發揮出思想品德這門課程的真正價值。
[1]文興璽.淺議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現狀及有效性策略[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6,(8):68.
[2]祝德林.關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學的現狀以及對策思考[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6,(8):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