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鐘 (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文化服務中心 351100)
探究鄉鎮群眾文化的若干思考
許國鐘 (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文化服務中心 351100)
在近年來的發展中,我國物質文化建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效果,但是其中文化建設的問題也逐漸凸顯,對此在新時期的發展中,要提升對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視,通過各種有效的方式與手段,全面的促進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發展,這也是現階段政府相關部門的工作重點內容。做好群眾文化建設工作可以有效的推動社會的發展,對于社會主義文化體系的建設也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對此本文主要對我國鄉鎮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究,提出了若干思考。
鄉鎮;群眾文化;若干思考
在現階段的發展環境以及背景之下,社會的整體發展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其中一些價值觀念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悖,這些不良價值觀念對于人們有著一定的腐蝕作用,在社會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如果不對這種不良思想以及價值觀念進行合理的干預,是不利于我國社會的長足發展的,尤其是在鄉鎮群眾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基于鄉鎮實際狀況,全面的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念,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加強鄉鎮群眾文化建設。
在改革開發以及發展的今日,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逐漸的構建了一基于城鄉的群眾文化工作系統,通過各種文化館、圖書館的構建,在一些社區以及鄉鎮之中構建文化站,在村中構建文化室以及各種文化中心等,這些文化設置的建設推動了鄉鎮群眾文化建設。但是隨著人們自身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斷提升,鄉鎮文化與其經濟并沒有共同發展,這也就導致了“文化滯后”的狀況,這導致我國鄉鎮文化建設工作問題凸顯,在一些鄉鎮中問題尤為凸顯。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鄉鎮群眾文化的滯后問題,勢必會影響經濟以及社會的整體發展,要想有效的推動鄉鎮群眾文化的整體發展,在實踐中就要因地制宜,基于實際狀況全面開展工作,對此在實踐中可以基于以下幾點開展:
(一)構建“鄉鎮文化品牌”
第一,拓展活動內容與載體。鄉鎮文化品牌的構建主要就是通過各種活動開展,在實踐中可以通過開展各種鄉村活動的模式,形成鄉鎮文化品牌。例如,通過各種電影播放、圖書發放、戲劇演出等方式途徑構建鄉鎮文化品牌。
第二,形成藝術文化品牌。鄉鎮文化資源的特征就是地域藝術,在鄉鎮群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基于地域特征構建文化品牌,可以提升其知名度,進而形成鄉鎮文化品牌,比如常太鎮的紅色文化、東圳精神、原始瓷遺址文化等。
第三,構建完善的工作隊伍。文化建設隊伍是鄉鎮文化建設的重點,工作團隊可以通過專業的撰稿、攝影以及音樂等系統的融合,開展各種模式的文化藝術活動,滿足人們的精神文明需求,在根本上提升人們的綜合素質能力。比如常太鎮深入各村采風,挖掘特色文化,并整理成書;創作“常太之戀”歌謠;“愛在嶺下”“美麗常太、繽紛庫區”攝影展。這些文化建設隊伍的構建可以有效的促進鄉鎮文化發展,活躍鄉鎮文化資源。
第四,構建鄉鎮化品牌,全面開展文化建設。首先,要推動發展,開展投入,通過各種文化中心建設以及文化影院的構建,構建一個文化品牌,進而形成具有鄉鎮特色的文化品牌。其次,基于生態旅游文化為基礎,通過“農家樂”以及各種模式的農業生態觀光項目活動的開展,全面開展文化建設力度,在根本上提升相關資金的投資,通過領域的拓展、項目的開發,在根本上推動企業的長足發展。再次,基于鄉鎮街道現有的文化古跡作為項目重點,通過各種具有濃重文化特色的鄉鎮文化全面促進其整體發展;最后,就是基于鄉鎮自身的特色文化為基礎,通過各種民間藝術手段,以及各種文化交流模式,在根本上促進其長足發展。
(二)豐富鄉鎮群眾文化的內涵
鄉鎮是農村的經濟、政治以及文化發展的中心,在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要構建一個鄉鎮品牌,全面的提升其整體的層次與內涵,進而全面的拓展輻射各種文化因素,在實踐中通過文化環境的渲染,在根本上提升鄉鎮群眾的整體素質能力。對此在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時候,可以基于以下相關內容開展:
第一,全面開展,占領農村文化陣地。在進行鄉鎮群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要做好系統工作,首先要構建縣鄉村戶的“四級”文化網絡;將縣級單位作為主要的鄉鎮群眾文化建設的主要陣地,通過鄉鎮文化中心的成立,村級文化活動室的構建,全面組建文化特色戶,全方位多角度的開展鄉鎮群眾文化建設活動;其次,通過圖書、文藝演出、電影、科技以及各種宣傳活動開展,全面的豐富鄉鎮群眾文化內涵;最后,在村級單位構建基礎文化陣地,通過村級綜合活動室、圖書室、預覽室、體育室、電教室等相關文化活動陣地的構建,全面的宣傳各種文化知識與內涵,大力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鄉鎮群眾的文化水平。
第二,通過文企合作,全面推動鄉鎮群眾文化內涵。鄉鎮文化品牌的構建主要就是通過輻射的方式,全面的滲透各種文化。在鄉鎮建設過程中,一些現代化的農民在企業工作的比例相對較大,對此鄉鎮可以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全面的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以及文化建設,在實踐中可以鄉鎮要協助企業開展各種活動、通過各種活動比賽活動的開展,推動群眾參與各種文化活動,在根本上推動企業經濟發展。
第三,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提升鄉鎮群眾文化水平。校園文化是鄉鎮文化發展的基石,可以推動鄉鎮群眾文化的長足發展。對此在鄉鎮文化建設工作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通過師生參與的模式,構建群眾文藝根基,進而在根本上全面推動鄉鎮文化的發展,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奠定基礎。
鄉鎮群眾文化建設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以及文化的提升有著推動的作用,對此相關政府領導層要提升對鄉鎮文化建設的重視,為各種模式的鄉鎮群眾文化建設提供各種支持,進而在根本上保障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開展。鄉鎮文化建設工作的開展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程,在實踐中會涉及到方方面面,對此在相關工作的開展過程中,要根據實際的狀況與模式,因地制宜制定各種形式以及手段的鄉鎮文化活動,進而在根本上全面的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發展。
[1]蒙昌梅.對做好群眾文化建設的若干思考[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2(9):220.
[2]蘇迎冬.關于群眾文化在公民道德建設過程中的作用的若干思考與研究[J].群文天地,2012(17):139.
[3]郭驪.新時期加強群眾文化工作的若干思考[J].大眾文藝,2011(14):183.
[4]余達亮.關于鄉鎮群眾文化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理論),2009(17):228.
許國鐘,男,出生年月:1976年10月,籍貫:莆田市城廂區,工作單位: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常太鎮文化服務中心,研究方向:群眾文化,學歷:本科,職稱:群文助理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