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英 (海珠區文化館 510000)
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探究
陳玉英 (海珠區文化館 510000)
如今公眾的生活水平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有了明顯提高。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基礎上,對于精神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當前,廣場舞在農村與城市都受到了大力的追捧, 廣場舞作為一種各年齡階段人群都可以參與的全民性舞蹈,成為社會大眾偏愛的一種文化形式。廣場舞在提高了人民的身體素質的同時提高了社會大眾精神生活質量,也為群眾文化建設增添了動力,豐富了文化內容,有利于早日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這一目標。本文對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和目前的狀況進行了探討,對制約廣場舞發展的因素和可以采取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廣場舞;群眾文化;作用
GDP的快速增長在提高人們生活質量的同時讓建設城市文化在公眾生活中的地位與作用越來越重要。城市文化是廣大生活在城市區域內的人民在改造自然、社會的活動中,所共同創造的組織結構、行為方式和道德規范,以及這種活動所形成的具有城市特色的風俗習慣知識體系、典章制度、心理狀態、觀念形態、技術和藝術成果。城市文化是城市發展的動力,影響著城市的經濟、環境、人文面貌以及風俗習慣。
讓基層人民群眾享有健康、歡樂、和諧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滿足了深化城市管理體制改革的迫切需求,我國社區文化建設也在不斷展開,社區文化建設是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切實有效的措施,這一舉措能有維護社會的穩定的功能,同時加快了城市現代化進程。
在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過程中, 廣場舞作為一種極具時代性的文化活動,越來越多的被接受和受到歡迎,越來越具有影響力。廣場舞作為一種群眾文化,它的出現滿足了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促進構建了和諧社會。
1.廣場舞豐富了群眾生活內容
廣場舞是這一藝術形式有很大的靈活性和自由性,學習基礎簡單,參與性較高,有強烈的感染力,廣場舞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能愉悅身心,群眾積極的參與極好的豐富了自身的業余文化生活。
廣場舞包括的舞種很豐富,民族舞、國際舞等都可以成為它的組成部分,豐富多元的舞蹈健身方式,一定程度上取代了聚眾賭博,不利于身心的麻將文化等不良社會娛樂活動的擴增,廣場舞的普及讓群眾的生活向健康、活力且有意義的良好方向發展。
2.廣場舞彌補了我國社區基礎體育設施不足的問題
我國現有的公共體育設施數量隨著人口的增長雖然在不斷增加,但群眾對于體育健身需求同時也在快速增長,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現象。相比于外國例如日本、韓國等,我國目前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遠遠低于平均水平,體育設施短缺問題在我國的中西部地區尤其突出,甚至許多縣、市完全沒有可使用的大中型的公共體育設施。其中群眾性的健身場館相比于綜合性的比賽場館比例偏低,場館分配建設不夠合理,群眾性的健身場館對社會的開放度也不高。廣場舞并不需要器材與設備設施,只需要有一塊空地和一臺音響就足夠開展,它的形式和內容也是多種多樣,學習起來門檻也不高,任何人都可以。
廣場舞屬于二次創作型舞蹈。它是原生態廣場舞基礎上的延伸,人民群眾通過創新與整合原生態舞種形成一系列個性化的廣場舞。這類廣場舞整合了原生態廣場舞的歷史特性與現代舞蹈的特點。原生態廣場舞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成員具有悠久的歷史,二次創作廣場舞則更能滿足當今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是一種與時俱進的藝術表現形式。
廣場舞的快速火熱發展逐漸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越來越多人關注廣場舞,廣場舞得到了有力的推廣日益具展現出活力,廣場舞深遠的影響并改善了人民群眾的整體身心面貌和素質水平,以下是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
1.群眾文化不斷多元化
廣場舞的廣泛普及體現了它在建設群眾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廣場舞這一文化形式給群眾創造了極好的文化生活氛圍,而且豐富了參與者的文化生活。廣場舞是人民群眾自娛自樂的一種民間藝術,是一種自發性的文娛活動。廣場舞廣泛得到普及是由于它并不受到時間與參與者的各方面條件限制。每一個人都有自由參與的權利,這不僅能提高大眾身體素質,而且能增強社會的凝聚力,促進人際交往。廣場舞的出現為豐富人民群眾文化生活多樣化發展提供了一個良好途徑。
2.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廣場舞促進了人際關系,拉近了人與人間的尺度與距離,能增進社會成員間的溝通交流與互相了解。廣場舞為促進社會成員的和諧共處提供了一種媒介。群眾文化的有效快速發展對社會建設有良好的促進作用。人們在溝通中達成共識,增進關系,體會廣場舞帶來的身心上的愉悅,相輔相成,廣場舞自身也得到了積極的推動與發展。這加快了新型文化活動的普及。廣場舞還具有宣傳地方文化的功能,廣場舞促進建立良好的地區形象以及形成區域文化。
3.對群眾文化建設成果有檢驗功能
衡量當地群眾文化建設成果的一個標準即是廣場舞的普及程度。它的普及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當地的群眾文化普及程度。人民群眾根據個人意愿參與到廣場舞活動中體現了廣場舞的開放特性,也是對群眾文化活動的一種創新。由于部分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夠發達,群眾沒有堅實的經濟基礎來參與需要一定成本的文娛活動,廣場舞是一種接地氣的平民化文化活動很好的彌補了這一問題,它是一種要求不高但有趣的群眾性活動。人們參與廣場舞的狀況具有檢驗的功能。當地文化館需要支持和完善這一活動,讓其具有明顯的地域性與文化特點,提高地區群眾文化建設質量。
4.提升群眾的審美,提高群眾身體素質
廣場舞在提升群眾審美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廣場舞能激發人民群眾的藝術修養,開放人民群眾的思想方式。舞蹈為現代化商業氛圍提供了一定的藝術氣息,緩解了人們生活中的高強度與快節奏的壓力,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也然大眾生活更加舒緩,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放松劑的作用。雖然群眾大多不能從專業視角去挖掘廣場舞的藝術內涵,但他們同樣能從舞蹈中得到參與互動與體驗的快樂,這使他們對廣場舞的積極性更高。人民群眾能夠從廣場舞中發現藝術的美,更懂得生活的美。
廣場舞最本質的功能是具有提高大眾身體素質的價值。人民群眾在參與廣場舞時提高了自己的運動能力。人們在參與過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自身的身心狀態。從孩子到老年人廣場舞參與者年齡層越來越多樣化,如今廣場舞人數重多,熱鬧快樂的場面已經成為了城市里的一道風景線。
綜上所述,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給人民群眾提供了充足的物質生活條件,在此基礎上,大眾開始追求精神文明生活,廣場舞的創造與推廣是群眾文化生活的一種形式,它在群眾文化的建設中的作用應受到重視。
[1]林曉平.廣場舞在群眾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分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5(12).
[2]郭偉.論廣場舞在推動城市文化建設中的作用[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