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 煒 薛翔豪 周康爾 (常熟理工學院 215500)
基于體驗優先的服務型APP設計策略
繆 煒 薛翔豪 周康爾 (常熟理工學院 215500)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本文通過對智能手機服務型APP產品設計實踐進行分析,以體驗優先的概念對其服務概念、服務特點和設計策略進行闡釋,期望可以是其得到更高的創新和突破,使得手機服務型APP可以更加完善,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智能手機服務型APP;體驗優先設計策略
項目名稱:常熟理工學院2016年度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
編號:201610333042Y
《體驗經濟》一書中指出,體驗是一種創造難忘經歷的活動,是企業通過相關產品和服務,以服務為舞臺、商品為道具,圍繞消費者創造值得回憶的活動,它是一種經濟物品,可以買賣1。用戶在使用智能手機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主觀心理感受主要是來自于與手機APP的交互過程,因此,用戶體驗是主觀的,并且需要注重實際產品的應用感受。學者何燦群、陳研研究表示,數字產品的用戶體驗主要是關注形式、行為和內容三個方面2。交互設計關注行為如何與形式和內容產生聯系。工業設計和圖形設計關注產品和服務的形式,但也要保證這種形式必須要支持產品的使用,這就意味著也要關注行為和內容3。
傳統設計流程中,產品設計師局限于對產品功能、形態、材質等其他與生存制造相關的設計;而智能手機APP的產品設計則需要產品設計師更加關注產品的體驗過程,并且在這個基礎上運用服務設計的相關理念使APP產生價值。
基于此內容,我們總結歸納了服務型APP設計應該遵循的相關原則。
首先,切實關注用戶的需求。用戶體驗優先需要讓產品能夠滿足某些人的需要,能夠為其創造所需要的價值,用戶動機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論。在軟件設計中要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場景,盡可能的使用簡潔的交互方式,減少用戶的輸入,合理的利用語音交互、手勢交互等。
其次,關注用戶有限的注意力,合理布局軟件信息。APP產品由多個主體要素組成,這些要素以何種方式組織,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應當充分考慮用戶的使用習慣,合理布局界面,使用戶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自然的了解軟件信息在哪,讓用戶的每條指令都能符合他們的預期,以自然、流暢的方式完成他們所操作的內容。
第三,適合不同類別用戶的設計。用戶分類對于APP設計來說是較大的難題,需要我們對不同的用戶群體進行市場調研和分析。市面上很多服務型APP僅僅是從主題和色彩的改變來滿足用戶對界面喜好的要求,并沒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設計。在我們的市場調研中發現,此類服務型APP設計中也應當在不同類別用戶需求的基礎上將功能類別設置成簡單版、進階版、專業版等不同的模式,從而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本文基于江蘇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完成了主題為“拯救月關族”的APP用戶界面和策略設計,先將相關內容總結如下,希望對基于體驗的服務型APP的相關研究方面有所幫助。
1.用戶模型分析
國內的記賬軟件多數停留在功能冗余、結構復雜的層次,導致用戶不能得到較好的使用體驗。他們都具有非常完備的記賬和分析功能,但功能復雜、界面混亂,影響用戶的使用體驗。對于“月光族”們來說,他們不需要冗余的功能和非常完備的數據分析,我們需要關注的點在于如何幫助他們節流以及開源。
“拯救月光族”APP可以將“月光族”的特點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從“月光族”的問題出發,尋求他們的需求點,以此展開本款APP的設計,為減少“月光族”、提高現代人的生活質量、提高年輕群體的身心健康而做出努力。理財APP的出現,契合了新的消費行為和特征,只要安裝掌上APP就可以隨時掌握一手理財動態,隨時隨地記賬,為用戶節省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根據前期問卷調查的結果,調查發現:在服務類軟件的選擇方面,現在年輕人更愿意使用界面簡潔,操作方便、流暢的軟件。在使用中遇到的問題方面,最突出的就是許多人在使用時很難堅持,一方面是由于本能反應不能堅持,但另一方面突出的問題是許多APP產品設計缺乏針對性及對用戶心理的揣摩。所以在這款設計APP時,我會著重強調用戶在使用這款APP時與好友的互動,以增強用戶粘性。
2.確立設計目標
在設計“拯救月光族”這款移動APP時,根據前期調研分析,將該應用的功能確定為“明細”、“統計”和“省錢”三大版塊:
(1)“明細”需求內容主要包括:本月結余比例、本月結余金額、月光族程度提醒、附近的人、附近的人的余額及每日消費類別及金額等功能。
(2)“統計”需求內容主要包括:當月總支出頁(每個消費類別比例及金額),月度支出頁(近6個月的消費情況),結余頁(結余金額、距結算日日期和月平均剩余金額等)
(3)“省錢”需求內容主要包括:推薦(提供一些學習理財類文章),理財規劃(提供一些理財規劃思路),論壇(全部貼、精華帖、最新貼),收藏(收藏的文章、論壇帖等)。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和進步,智能手機的使用已經人們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行為習慣。本文通過對智能手機服務型APP產品設計實踐進行分析,以體驗優先的概念對其服務概念、服務特點和設計策略進行闡釋,期望可以是其得到更高的創新和突破,使得手機服務型APP可以更加完善,更好的為人們服務。
注釋:
1.派恩?約瑟夫,吉摩?吉姆.體驗經濟[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8.
2.何燦群,陳研.體驗設計在平板電腦中的應用研究[J].包裝工程2013-01.
3.COOPER Alan,REIMANN Robert,CRONIN David.About Face 3:交互設計精髓[M].劉松濤譯.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繆煒(1986年),男,江蘇常熟人,漢族,現職稱:常熟理工學院講師,學歷:研究生,研究方向:產品設計教學與科研。
薛翔豪(1995年),男,江西九江人,漢族,現職稱:常熟理工學院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
周康爾(1997年),男,江蘇常熟人,漢族,現職稱:常熟理工學院學生,學歷:本科,研究方向:產品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