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蔚云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450000)
公共空間內視覺障礙輔助產品的設計探究
景蔚云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 450000)
本文通過分析研究視覺障礙群體的需求與行為特征以及現存視覺障礙者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提出了輔助產品設計上的原則來幫助視覺障礙者實現融入現代社會環境,讓他們可以更好的參與到社會生活中來。
視覺障礙;無障礙;視障輔助產品;公共空間
長期以來,社會生活是以健全人為中心的來進行規劃、設計和建設的,這就給殘疾人造成了很多通行及使用方面的障礙,使殘疾人喪失或減少了與其他人發生密切聯系的機會,形成了一個不適合殘疾人生活的外部環境。
視障殘疾人只能通過觸覺、聽覺來感知和判斷外界,獲取信息的方式非常狹隘。輔助的產品可以幫助視障殘疾人獨立的參與和融入外界并參與社會文化生活來與正常人進行互動交流。
視覺的功能是視覺器官對客觀事物識別能力的總稱,它包括視角、視力、視野、對比感度和視覺適應等。視力殘疾,是指由于各種原因導致雙眼視力低下并且不能矯正或視野縮小,無法辨識物體形狀,光學能力異常及不易分辨顏色,以致影響其日常生活和社會參與。視力殘疾包括盲及低視力。
1.公共建筑內的環境障礙
公共建筑是為全體公眾服務和使用的,是體現殘障者等行動不便群體平等參與、共享權利的重要場所,也是無障礙環境設計的重中之重。安全性對于視覺障礙者等行動不便的人來說格外重要,設計的基本原則是能夠使視覺障礙者安全的出入和使用建筑物。但是目前為止,公共建筑的無障礙設施還不完備,卻反人性化的考量。
2.城市環境障礙
城市環境的無障礙設施,已是當今城市建設的主要內容之一。從人們的交通的行動軌跡到使用各種設施的空間,處處關聯著無障礙設計。目前城市的環境障礙對視覺障礙者造成的影響十分突出,復雜的地形、不規則的地表環境;人行道上設計不合理的盲道以及被市政設施和交通工具占據的盲道;無音響信號的人行橫道、人行橫道線兩端路緣石;無盲道和盲文標識的建筑物出入口、路線引導牌,無扶手的臺階踏步;城市廣場、城市公園、過街天橋、公交站等設施缺乏盲道、音響裝置,以及觸摸站牌、觸摸位置牌、觸摸式地圖和盲文說明等,對視覺障礙者造成出行的困難。
3.信息獲取障礙
在信息化社會,信息技術和設施已經改變了或者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新的技術使得縮小殘疾人與正常人的差距所造成的影響成為可能,為使他們全面融入主流社會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這種可能僅僅是在技術的發展充分關注殘疾人的需求的情況下才能變為事實。
但就目前而論,無論是互聯網還是手機等信息傳播媒介都是在正常人的基礎上設計的,因而對于殘疾人都存在著不從程度的障礙,這使得他們在很大程度上被拒絕在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成果的大門之外。如果任憑這種形式發展下去,那么信息化社會非但不能提高殘疾人的社會地位,如此的“數字鴻溝”會加大殘疾人與健全人的差距。
1.系統化的設計原則
系統論的核心思想是系統的整體觀念,強調任何一個系統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他不是各部分的機械組合或簡單相加,系統的整體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的狀態下所沒有的新質。幫助視障者完成公共空間內的某一項活動或任務,是一個系統化的輔助過程,需要人(視障者)-機(輔助產品)-環境(公共空間)三者相互協調配合,需要整合各種輔助子環節形成一個完整的輔助系統。
2.信息化設計原則
信息架構是關于信息內容的組織、信息結構設計和信息界面展示的科學與藝術,它的核心思想是“讓信息可以訪問”和“讓信息可以理解”。信息架構的最終目標是為使用者提供良好的信息體驗。
對于視障者而言,他們關心的是輔助產品和系統是否簡單易用,如何順利幫助他們完成某項活動,他們并不在乎采用了什么技術,產品或者系統的結構如何。信息架構強調信息的傳達和展示,目的是向視障者提供明晰和可理解的信息,要求我們設計師在構建的時候充分考慮視障者的特殊性、信息空間、信息資源的傳遞三者之間的關系,信息架構不僅在于幫助視障者對信息內容進行把握,更加強調幫助視障者在獲取所需的信息時為其提供良好的信息體驗。
3.限定性設計原則
要使產品用起來方便,又不易造成人為的失誤,最可靠的辦法就是:限定用戶的選擇范圍。例如我們正常人經常會將電池或者U盤插錯位置,導致機器受損,視障者操作各種輔助產品更會遇到類似的尷尬,操作出現問題有可能會導致視障者感覺自身的無能感、失敗感。設計師所要做的是設法突出正確的操作方法,同時將不正確的操作隱匿在使用者的視線之外。
視障者的輔助產品需要確定性的、簡潔明了的操作,操作即為達到某種用途,中間的操作過程不易繁瑣復雜。限定性的設計帶給使用者尤其是具有生理缺陷的視障者應該是直觀的操作模式,避免出現誤操作或者不必要的操作。
4.容錯性設計原則
限定性的設計目的就是要較少視障者對于輔助產品的誤操作,但是減少并不等于沒有誤操作。對于一個正常人而言,操作一個簡單的電視遙控器都會經常出現錯誤,但是應為生理結構正常,可以將錯誤糾正過來。但是對于視障者而言,操作一個簡單的產品會不可避免的出現各種誤操作,視障者會心理產生一種自我否定的消極意識,認為自己不適合使用這些輔助產品。容錯的設計考量的目的是不會因為錯誤的使用或者無意識的行動而造成危險。即使是操作錯誤時提供錯誤或者警示說明,可以采用聲音引導糾正或者震動提示錯誤出現。
中國的視覺障礙人口占總人口很大的比例,為這些人群設計的目的是消除視覺障礙者心理上自卑感與隔膜感,幫助他們建立自尊自信,使他們能夠像正常人一樣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避免因視力殘缺造成的生理和心理障礙引發一系列家庭和社會問題,為他們創造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這也是設計師以人為本理念的內驅動力使然。
[1]朱圖陵.殘疾人輔助器具基礎與應用(上、下)[M].北京:求真出版社,2010.
[2]黃 群.無障礙?通用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王宇靖,朱鐘炎.環境與產品[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4]何燦群.產品設計人機工程學[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景蔚云(1988-),女,河南省南陽市人,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教師 ,研究方向工業設計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