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雅明 (湖南師范大學 410000;海南省瓊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571400)
陳翼湘 (湖南師范大學 410000)
漢代實用漆器與陶瓷的造型比較研究
易雅明 (湖南師范大學 410000;海南省瓊海市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571400)
陳翼湘 (湖南師范大學 410000)
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之一,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設計出了大量優秀的手工藝術作品,這些藝術作品是當時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主要的生活用具之一。而陶瓷在發展過程中承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早在原始社會的晚期,人們過上的了穩定的生活,對生活用具的需求逐漸增加,為了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逐漸的通過燒制粘土制出了陶瓷。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審美水平逐漸提升,對實用漆器與陶瓷造型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多實用漆器與陶瓷出現在人們的眼前,滿足人們視覺與使用的需求。基于此,本文對漢代實用漆器與陶瓷的造型比較進行了簡單的研究。
漢代實用漆器;陶瓷;造型比較
漆器是我國古代傳統造物設計的重要門類之一,在漢代時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漢代人們在對其設計過程中,集審美與實用一體,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很大的幫助。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漆器的造型活動設計發展迅速,與此同時,陶瓷的造型設計活動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其中最為著名的陶瓷聚集地就是景德鎮,其中包括了各個朝代的著名陶瓷。不管漢代的實用漆器還是陶瓷都是我國當之不愧的傳統造物的藝術瑰寶,對于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發展來說特提供了很大的幫助。
(一)漢代實用漆器的審美思想
在漢代中,青銅器逐漸推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方便、靈活的漆器,這對漢代人們的日常生活來說提供了很大的幫助。然而,在漢代,漆器的數量較少、價格較高、制作復雜一些平面百姓很難使用漆器。在當時社會中,漆器是一種身份的象征1。
隨著漢代的快速發展,漢代人們的審美需求逐漸提升,越來越重視漆器的造型設計,使漆器的造型種類逐漸增加。在漢代中,儒家重視禮樂文章,強調對藝術的應用,將一些政治的教育思想通過文化藝術的形式展現出來,這對儒學的發展來說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漆器在制造設計過程中,正是應用了儒學的“正方、規矩”的思想進行漆器造型設計,將漆器的性感之處表達在其表面紋理上,只有這樣才能加深人們對漆器的認知,了解漆器想要表達的真正含義。
(二)漢代陶瓷的審美思想
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漢代陶瓷的制造水平逐漸提高,直到東漢時期,才出現了真正意義上的陶瓷。陶瓷在制造生產過程中所需材料簡單,制造成本較低,得到了很快的普及2。在當時社會中,儒家的禮教觀念對陶瓷的制造設計全過程給予了較高的評價“中庸”,而這一評價使其成為了陶瓷造型在設計過程中的主要審美思想。因此,陶瓷在造型設計過程中逐漸朝著大氣、樸素等方向發展下去。與漆器相比價格可以更好地讓人們接受。總之,在漢代社會中,陶瓷在制造設計過程中充滿著非常浪漫的氣息,其中還包括了大量的現實主義,保證人們在欣賞陶瓷與使用陶瓷過程中會處于一種“大氣磅礴”的感覺。
漢代的實用漆器和陶瓷在制造生產過程中主要儒家思想中不同的因素。比如說,在漆器造型設計過程中,主要以“成教化、助人倫”的形式進行設計,而陶瓷在造型設計過程中主要“中庸”思想進行設計。二者對不同文化思想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將其通過不同的形式展現出來,滿足不同人們的審美需求,從而加深人們對實用漆器與陶瓷的認知3。
造型風格設計在其在設計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一般來說,二者在實際設計過程中主要通過中央對稱的進行,保證實用漆器與陶瓷的穩定性,仿佛人們在觀看過程中可以更好的感受其中美感。實用漆器在造型設計過程中要比陶瓷更加名貴、精美,可以有效的滿足統治階級的使用需求,并將人們顯赫的身份地位體現出來。總之,在漢代社會中,實用漆器在造型設計過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只是為了彰顯出人們的身份地位。而陶瓷在造型設計過程中,更加重視陶瓷的古樸、簡約之美4。
(一)漢代實用漆器造型
漢代實用漆器造型的具體設計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酒器:實用漆器在造型設計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的使用需求,主要以酒器為主進行造型設計,只有這樣才能提升實用漆器的使用效率,保證酒器的實用性與審美性集中在為一體;
2.化妝用具:實用漆器還可以打造成婦女的化妝用具,并通過該用具置放梳妝用品。漢代人們在對化妝用具制造過程中在其中的空間設計了獨特的樣式,保證梳妝用品可以更好的放置在里面,同時還能保證整個器具的美觀性、
(二)漢代陶瓷造型
飲食器皿的外輪廓線型的對比性特點非常豐富,可以通過不同的樣式展現出來。在對飲食器皿吸是碗身呈現出一種弧形,并保證人們在欣賞過程中可以更加明確的陶瓷的膨脹外張力5。而三角形狀在陶瓷造型在設計過程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形式,與碗身的大小呈現出鮮明的對比,并保證所設計出來的陶瓷造型有著上下身貫通、穩重、使用方便等特點,只有這樣才能將陶瓷的獨有的藝術風格特點展現出來,從而滿足人們視覺上與實際使用的需求。
注釋:
1.吳映月.戰國秦漢與宋代實用漆器比較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0(2):53-55+181.
2.張建世.涼山彝族傳統漆器手工藝的文化再生產[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15(7):35-44+2.
3.李英菡,張燾.基于揚州漆器功用性轉變的旅游棋玩具開發[A].清華大學、美國DMI國際設計管理協會.設計管理創領未來——2011清華—DMI國際設計管理大會論文集(中文部分)[C].清華大學、美國DMI國際設計管理協會,2011:6.
4.李維賢,鄧果果.談傳統工藝的行業培育與產品定位問題——以陽江漆器為例[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版),2014(3):125-128+188.
5.吳雙成,蔡友振.山東日照海曲墓地出土夾纻胎漆器初步分析[J].文物保護與考古科學,2012(1):6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