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枝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550002)
論美術教學實踐與管理結合的教學改革
劉竹枝 (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550002)
當前大學美術教育在制度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注重統一性而缺乏多樣性,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二是注重縱向穩定而缺乏橫向聯系,校內各部門出臺的管理制度缺乏協同。本文通過創新教學投入制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大學生學習實踐激勵、基層教學組織形式,有效處理教學實踐與學科建設、教務管理、實驗室建設等多重關系,將教學中心地位的觀念優勢轉化為制度優勢,以期通過有效的制度建立來達到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目標。
人才培養;教學改革;教務管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藝術追求也越來越大眾化,如何向社會輸送高質量的藝術人才,值得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深思。當前大學生美術教育在制度中存在兩大問題:一是在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方面注重統一性而缺乏多樣性,無法適應社會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二是注重縱向穩定而缺乏橫向聯系,校內各部門出臺的管理制度缺乏協同。通過創新教學投入制度、教師教學能力提升、大學生學習實踐激勵、基層教學組織形式,有效處理教學實踐與學科建設、教務管理、實驗室建設等多重關系。
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突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關注不同學生的特點和個性差異,注重因材施教的人才培養思路,推崇新的學習方法在美術教學實踐中的運用。研究性學習強調自主學習、主動探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是指與接受式學習相對立的學習方式。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的地位,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究,為其個性發展創造空間。讓學生在選題中自主探索、自由創造,在創作過程中體驗創造和成功的喜悅,在潛移默化中實現認知、態度、情感、觀念的變化和發展,這是學生與教師共同探索新知的學習研究過程。
在信息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創新話題不斷被人們提出,作為一名美術教育工作者,我們需要運用新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創新能力發展。在新的教學實踐實施過程中,模擬實景工作環境,讓學生們自行解決實際問題,教師僅提供咨詢和參考,譬如運用翻轉課堂、微課、慕課等方式,改變老套的實踐教學,新實踐方法與主動型研究性學習相結合,這種課程模式能使學生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教學過程,積極主動掌握學習內容,將原有的課程加以系統的整合,以培養學生有較強的職業變動能力。此外還可以產學研結合為導向,拓寬人才培養途徑,體現了培養綜合能力人才的要求。
教學改革創新是基于規范管理之上的,教務教學管理隊伍必須人員穩定、結構合理、服務意識強。學校應建立完善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嚴格的教學環節質量標準,確保教學運行平穩有序。對于不適宜的教務管理軟件需及時更新,出卷可實行無紙化,改卷以及論文上傳網絡進行標準化管理,這些關聯教務工作效率的提高,也關聯每位老師的需求,基于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學生也有需求,應該斟酌考慮。管理學上說“...一個出色的老板能夠改變你的生活,激勵你在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中都達到新的高度”,管理是指協調和監管他人的工作活動,從而使他們有效率、有效果地完成工作。這里講的“工作”可以換做“學習”,老師是出色的老板,學生是積極的員工,兩者的需求有密切的聯系。例如本科生畢業答辯流程包括:查閱資料,開題,準備論文,預答辯,正式答辯,如何寫出高質量的畢業論文是學生要獲取的基本技能,也是達到社會對本科生要求的最低標準。
管理體制方面而言,美術院校本科和研究生分由兩個教學教務管理人員來做相應的工作,工作人員可由管理學院的人員指派,管理學院派過來的人自行組織相關學生們做具體的教務工作。這樣即能讓學生了解教務工作,培養學生的工作責任感和激發工作熱情,同時也能讓老師的教務工作得到相應的配合和輔助,提高工作效率。根據美術類學院專業的特殊性,教師可單列職稱評定要求的,自主制定評定內容,以激發美術教師的創造性。
美術教育可以嘗試以產學研結合為導向,拓寬人才培養途徑,與國外高校開展聯合設計工作坊、聯合畢業設計。通過聯合教學,與國外院校師生共同合作,研討工作坊課題,交流最新學術動態,開展跨文化、跨地域的交流合作,視野得到開闊。
作為美術專業的老師,更需要自由開放的創作時間和空間,例如從作品創作的專業角度來說,老師們每分鐘都在創新,如果美術老師管得太緊,容易失去其創造性。在教務工作當中,可嘗試能把教學、科研、管理三部分分開管理,便于每部分的工作專致地完成,教學老師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包括對教學大綱的認真編寫,對藝術類學科的特殊性進行多方位的思考,對參考書目有自身的專門定制性;科研的老師注重課題的持續性,引導學生要有持續不斷的創新和創業精神。創業和創新既有區別又有聯系,創業的對象針對的那類學生,不創業就躁動不安的那類學生,就創業來說,藝術類創業區別于自主開小商鋪網店,區別于一般社會的創新創業,它是一種時尚、藝景,附著在別的產品上的標簽、創意、活的靈魂。創業需要專業上的創新、并且是思路創新、科技創新,創新是創業的前提,是新的思路的發展方向,努力讓每位學生樹立創新意識。
[1]薛欣.探究美術教學方法的創新應用[J].教育論壇,2011(10).
[2]陳立權.對師專非美術專業美術教育的幾點思考[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
[3]韋靜濤.談高校美術教學中的創新教育 [J].中國成人教育,2007(10).
劉竹枝(1987- ),女,貴州,法學碩士,貴州民族大學美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美術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