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保華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排球運動在醫專體育教學中的發展研究
宋保華
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針對醫專體育教學來說,合理采用積極的教學改革模式,對學生鍛煉身體起到身心健康的作用。排球教學應加強對教學方法的改進及完善,使排球教學展現體育游戲的方式進行排球訓練,確保排球具有趣味性、協調性、科學合理性特征,充分發揮醫專排球教學借助游戲形式,有助于醫專提高排球訓練技巧及接球、對球能力,進而使學生提升對排球訓練的興趣與熱情。本文主要分析醫專體育教學過程中,排球運動訓練的教學水平提升以及結合排球訓練游戲的優勢,提出排球運動適合的訓練發展對策提出一些工作上的建議,以便高校體育同仁借鑒參考。
排球運動;醫專體育教學;發展研究
排球運動是一項韻律技巧結合的體育運動,需要有效地將排球科學的理論知識結合與體育游戲活動中進行強化式專業培訓,通過快樂體驗游戲開展排球技巧訓練的教學形式,深受廣大醫專院校的學生喜愛。排球運動中結合游戲教學可以使學生輕松學習排球基本動作及接球技巧的同時,還能夠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全面提升的功效,進而增強了學生學習排球及體育運動的興趣與熱情。
目前,排球已經是我國即乒乓球國球后的第二個世界冠軍得主的球賽種類,它和乒乓球一樣深受廣大體育愛好者的追捧。我國在體育教育方面非常重視三球:即乒乓球、排球、足球。從小學就開始認真抓起小學生的足球訓練基礎,初中訓練學生排球及籃球的訓練基礎。在高職院校教育發展中,醫專院校也相繼重視并關注學生的排球體能課,通過排球的訓練,培養學生的敏銳思維,以及判斷事物的準確度,身體的協調性等,都是排球帶給學生的優越之處。但是,我國醫專的排球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問題,還需要很多教師在排球教學中引起注意并妥善解決處理,進而更好的開展醫專體育教學的排球訓練運動。總體來看,當前醫專訓練過程中,排球教學大體的通病有以下幾點問題:
(一)學生對排球的學習興趣不濃
我國醫專體育教學任務中開設了球類課程,據統計籃球和足球課程對學生的吸引力大大超過了排球課程。很多學生認為排球會搓手或是造成膝關節損傷而不愿意學習排球,而足球和籃球大多是男生冒險游戲的特權,所以大多數女生還是被迫選擇了排球運動。但又在訓練過程中,不愿意接受高難度的訓練技巧動作,所以很多學生在心里產生了對排球運動的抵觸心理情緒,這就嚴重導致了學生對排球運動及訓練的積極性不高的情緒反應。在這樣不同現狀的情況下,就需要醫專體育教師多收羅廣大排球教師的教學經驗,結合不同的地區、民族、學生素質差異等各方面因素,總結出適合自己本院校的排球教學創新方法,以抓住學生的興趣為由,以激勵學生自發學習排球為目的,通過快樂輕松的教學訓練模式,開展排球教學活動,在課堂上多觀察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及時發現錯誤的動作馬上糾正,并講解試做正確的動作示范,以免學生在錯誤的動作情況下出現排球鍛煉損傷情況發生。
(二)排球場地缺乏合格的教學設備
排球場地設施缺乏規范的高標配教學設備,這個原因在很多高職院校都相繼存在。在球類教學過程中,規范標準的場地也是教學實施步驟的重要基礎。高職院校一般情況下就只有幾個合格的排球教學場地,醫專院校的排球場地更是普通而且不夠完善,這就嚴重導致了因場地不規范而無法正常實施規范的排球教學過程。醫專的學生很多,但是排球場地有限。因此,每周一個班級只能上一節到兩節排球課,這樣短時間的排球訓練,往往達不到真正學好排球的目的。因此,建議醫專院校應加大力度建設體育教學設施及環境,高度重視體育教學相關的一切事宜,把醫專體育從基礎上抓起進行改革完善,才能真正實現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整體布局。排球場地如同鍋碗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寓言,沒有充足的排球場地進行周密合理的排球訓練,根本無法實施普及體育技能、普及全民運動的教學實施。
(三)師生互動環節交流少
傳統的排球體育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單單只有教師做示范,然后讓學生反復練習動作50-100次,這樣灌輸式體育教學方法即枯燥又乏味,所以使很多學生都不愿意學習排球的運動技巧和訓練過程。通過高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實施,醫專體育教學也掀起了快樂體育的教學改革大潮。醫專體育教師通過課前認真努力的查找創新教學方法,貫穿排球體育教學的目標及任務,結合所有體育的教學內容將游戲轉變方式的模式加持在教學訓練過程中,醫專體育老師在上課時,首先要組織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將身體各關節全部活動到位,再組織學生進行具有激發學生學習排球運動的小游戲,通過體育游戲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使學生放松心情,減少對排球的抵觸心理,并在游戲中做好正確的規范動作,通過游戲循序漸進的的示范訓練,使學生快樂的接受排球運動的動作分解知識與理論,進而有效地提升排球教學的質量與學生學習的效率。
(一)運用游戲的靈敏性培養學生的思維發展
排球運動是一項具有思維判斷能力的思想性運動。在排球運動訓練過程中,需要隊員積極主動配合,發揮團體的積極努力作用,才能體現團隊的比賽能力。醫專體育教師在通過排球教學改革試行中,試探著運用體育游戲來轉型強硬式排球訓練模式。結合醫專在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能情況,運用科學合理的游戲分解知識環節,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直接地接受了排球的運動知識,一改以往的灌輸式強化訓練模式,使學生從以往的被動式接受排球訓練轉變成今天游戲活動式接受排球運動方式,從學生的心理基礎上打下了很多的排球教學基礎,使學生對排球運動產生積極的興趣,發揮團隊精神和積極拼搏精神,還能在訓練中促進學生結合排球提高動作的技能水平。
(二)通過游戲激發學生的智力水平
在醫專體育教學游戲環節中,通過某種設定的游戲教學反射過程,直接或間接地促進了學生的智力提升。在排球教學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借助游戲分組教學模式,進而促進了學生的團結協助能力、想象力的提升、思維能力的發展、運動表現力的增強。另外,通過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判斷準確性等,提升了學生在游戲活動中的思維敏捷性,使學生發現問題可以及時自行解決并處理妥當,進而促進例如學生的認識能力、接受能力的培養了團體協作能力。
綜上所述,醫專的排球教學應合理地將體育游戲融入到靈活的體育教學過程中,盡最大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排球的興趣與參與的積極體現,醫專院校應高度重視體育以及排球教學質量,全方位地提升排球教學設施及環境,進而實現排球運動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標新立異的教學方法完美的整合與醫專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使醫專體育排球教育事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才能推進醫專體育教育工作蓬勃發展。
[1]白紅霞.論排球運動在學校的發展出路[J].甘肅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2]呂文濤.關于排球運動在技工院校體育教學中如何發展的思考[J].職業(下旬),2016(11).
[3]王曉龍.新時期排球運動在高校體育運動中的價值[J].體育時空,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