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菲
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第二中學校
初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實踐研究
石菲
山西省晉中市壽陽縣第二中學校
科學素養是人類素養中很重要的部分,它能幫助人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從而做出正確的判斷。目前,我國人們的科學素養還處在非常落后的狀態,限制了我國的發展。生物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生物學中的核心素養是科學素養構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對生物學科重視起來,培養學生生物學科的核心素養,是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本文通過對初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研究進行分析,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探討。
生物;核心素養;實踐
隨著二十一世紀的到來,世界各國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素養仍處于十分落后的狀況,成為制約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國際競爭力提高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如今的初中學校教育中,學校和教師在生物課堂上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提高未來公民的科學素養水平,促進我國的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
在如今這個高科技、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國與國的競爭已經不僅是政治、經濟等方面的競爭,更重要的是國與國之間綜合國力的競爭。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靠自己國民素質的提高[1]。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生活,只有科學素養水平較高的人才能很好地完成這一過程,科學素養水平較低的人沒有辦法為本國的經濟建設做出貢獻,還會讓本國在將來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劣勢。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很多方面都需要提高,我國逐漸認識到科學素養在提高國民素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提高初中生的核心素養,間接影響著國家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加強對初中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提高國家競爭力的必然要求。
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受教育群體和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從各個方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激發學生的潛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核心素養是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部分,只有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了,學生的整體素質才能得到提高。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要進行選擇,較高的科學素養可以幫助人做出正確的選擇,幫助人正確的理解社會與個人之間的關系,為個人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條件。如今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格,不僅又要相應的文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還要有較高的素質,素質不足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并不是一個全面的人,對他的發展有著長遠影響。
(一)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學生根據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進行學習,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去尋找答案。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問題進行分析,通過實驗和觀察來收集證據或者通過對查找資料的歸類和整理找到問題的答案,然后教師讓學生間進行討論和溝通,得到確切的答案,對問題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讓學生使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進行生物學習,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領悟科學的本質,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科學精神,從而使自身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二)改變教師的課堂教學方式
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全面地把握生物核心素養三個領域的目標,結合課本內容,從三個領域出發,科學設計教學目標。在教學方式上,注重采用探究式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等多種培養生物核心素養的教學方式[2]。教師通過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教學環境對學生進行生物核心素養的培養,比如學生對生物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生物實驗的操作等。教師可以在初中生物課堂上靈活地運用多媒體等教學手段,創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帶入到情境中去,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更好的掌握生物知識;對已有的生物實驗進行改進,添加實驗設計和探究;開展實際調查、研究性學習等課外活動等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一)在生物課堂中注重探究教學
探究式課堂教學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中心、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新精神為核心的特點[3]。它能把教授與學習融合起來,是一種高效率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能夠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積極思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的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關鍵,探究性學習是學生發現問題后進行的一系列的學習行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樂趣。從而在學習中形成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掌握科學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使學生的核心素養得到提高。
(二)在生物課堂上豐富教學內容
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多進行生物實驗,讓學生主動地去參與獲取知識的過程,使學生對生物學習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鉆研精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遇到問題時運用科學的方法,采取有效的步驟得到結論。教師在實驗現象到某一生物概念和規律的形成過程中重現教給學生是如何通過實驗現象進行分析進而形成概念和規律,還要讓學生理解概念和規律形成的方法。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多進行生物實驗,充分利用生物實驗的教學潛能,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打下基礎。
(三)將課本知識與科學發展結合
教師在課堂上多給學生講述達爾文等生物學家的事跡,向學生說明道理,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增強學生的責任心和自信心。通過故事的講述來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認識到培養自身品質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學生通過生物歷史的學習了解到任何科學成果都是由科學家們經過無數次的科學探索,在失敗中不斷吸取經驗而獲得的,讓學生體會到科學研究成功的關鍵是實事求是的態度和鍥而不舍的精神。
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教師要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自身水平,更好的適應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教師在生物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這是時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國家發展的需要。
[1]浦文娟.增加生物實驗份額促進學生手腦并用——初中生物實驗教學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9):152-153.
[2]俞彥卓.淺談新課改下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方法的探究[J].學周刊,2014,(12):150.
[3]暴麗國.淺談初中生物實驗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4, (02):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