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柳枝
廣西宜州市懷遠中學
試論初中語文創新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石柳枝
廣西宜州市懷遠中學
初中語文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閱讀教學,它既影響著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也影響著學生思維方式的培養,對學生的未來學習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加之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師要重視學生在閱讀學習中的問題,并以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為導向創新性的開展閱讀教學,這樣才能夠有效提高閱讀教學效率,為學生的未來學習發展奠定扎實的文學基礎。
初中語文;創新;閱讀;教學實踐;綜合素養
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初中語文教學也需要不斷進行變革,其中閱讀教學時教師們尤其困惑的內容,一方面,教師不知道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真正體會到文本情境,進而讓學生感受到語文學習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師很難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無法引導學生真正掌握閱讀技巧,導致學生在閱讀時很難抓住文本重點。因此,為了確保學生能夠在初中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并培養學生的終身閱讀興趣,創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實踐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譽為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內容就是閱讀教學。良好的閱讀氛圍有助于師生之間和諧關系的建立,它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融入文本情境,使學生發現并感悟到語言的美,還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閱讀方法,使學生的讀書習慣得到培養,換言之,良好的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方面,閱讀文本中包含有大量的知識和技能,當中不乏有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必須要掌握的內容,能夠促進學生精神和思想的正確的發展。另一方面,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保障學生養成高尚的品行,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國家和民族的命運需要依靠高素質人才進行保障,加之信息化的廣泛應用,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更高,教師需要對閱讀教學實踐進行不斷的創新,才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學習需求,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
2.1 提高預習的效率
高效率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課前預習的保障,學生只有在課前做好了充分的預習工作,才能夠確保他們在課堂學習時得心應手。但是預習并沒有受到學生們的廣泛重視,預習主要是提前對教學內容進行大概的學習了解,需要學生具有自主學習意識,這樣才能夠有較強的自制力去完成預習任務。為了能夠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培養,比如說,在課前以及課后都給學生布置特定的學習任務,課前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課后可以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寫讀后感或者拓展性的閱讀相關文本,使學生能夠在閱讀預習過程中體驗到快樂。再比如說開展《背影》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能夠讓學生輕松的參與課堂教學學習,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相應的預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描述背影的文字內容,并且根據這些文字內容來發現、體會不同背影所帶來的不同感受。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預習課文內容,但是要注意,這些問題要具備一定的開放性,這樣才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實現閱讀預習的有效性,問題可以是“這篇文章中哪一段的文字是你們最喜歡的?”“為什么會說‘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你們覺得這個背影有什么不同?”等等,學生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不僅會對文章產生閱讀興趣,還會有利于學生更好的融入文章情境,從而使其語文閱讀水平得到提高。
2.2 將信息技術創新的應用到閱讀教學實踐中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已被教育教學行業所廣泛應用,為了能夠實現初中語文創新閱讀教學,教師應注重信息化教學的運用,打破傳統閱讀教學的局限性,利用信息技術來創新教學方式、豐富閱讀教學課堂,促使學生能夠體驗到形象、精彩的閱讀內容。信息技術能夠滿足學生的視聽學習需求,也就是說,它不僅能夠通過音頻方式展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聲音,還能夠通過投影設施展示相應的圖片、視頻資源。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文本篩選相應的知識內容,并將其通過視聽多媒體設施豐富教學課堂,使學生能夠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文本所描繪的情境,既有助于學生融入文本情境當中,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還能有助于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從而促進閱讀教學效率的提升。比如說在開展《故鄉》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將學生們帶入故鄉的情景當中,從而更加深刻的理解作者所描述的對故鄉的感受;在開展《回憶我的母親》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設施展示與母愛相關的圖片和視頻,使學生感受母愛的偉大,同時還可以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讓學生們感悟到母親的無私。因此,信息技術有助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創新實踐,但是,教師要分清閱讀和信息技術的主次,要明確信息技術是用于輔助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這樣才能夠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更加深入的了解閱讀的魅力。
2.3 構建符合教學內容的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想象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圖片、音樂、視頻等直觀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有助于他們閱讀效率提高的教學情境,這不僅能夠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激發,還能夠有效將學生引入閱讀情境當中,使學生更加真切的感受到文章的情感,從而促使學生與作者產生共鳴。比如說在開展《范進中舉》這一教學內容時,為了能夠使學生理解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遭遇,教師可以播放“范進中舉”的表演視頻,學生在這種表演片段的影響下,不僅能夠感受到范進跌宕起伏的心情變化,同時也能夠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那個社會。
每個教師都希望能夠提高其教學效率,但是由于教學中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時常會嚴重影響教學效率。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效率,教師不僅要創新教學方式和手段,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深刻體驗到閱讀的魅力,從而養成自主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既有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也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閱讀內容,因此,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打破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創新閱讀教學實踐。
[1]邱麗蕓.淺談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教學參考,2015(21)
[2]胡夢蕾.中小學語文閱讀策略的教學[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