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暉
通遼職業學院
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融合與實踐探析
張曉暉
通遼職業學院
人體解剖學是醫學生及護理學生在學校學習期間最重要一門基礎課程,以往主要采取傳統講授的方法進行教學,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在教育中廣泛開展起來,考慮到兩種教學各有優缺點,本文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進行結合,對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專科學生的人體解剖學課程進行教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教學質量,本文對其進行分析總結。
傳統教學;網絡教學;人體解剖學教學;融合與實踐
人體解剖學是一門研究正常人體形態和構造的科學,為后續醫學基礎及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基礎的一門學科。但是人體解剖學知識內容較多,且相對比較枯燥,同時教學標本比較缺乏,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比較枯燥無味,晦澀難懂,學習效率大大降低。如何能夠使教學內容生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一直是解剖學老師們比較棘手的問題;隨著網絡教學的逐步普及,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相結合能夠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解剖學知識掌握率,從而提升他們的綜合能力。本文從傳統教學和網絡教學優缺點進行入手,分析兩者相結合教學的優點,并對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專科學生的人體解剖學課程進行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匯報,現報道如下。
1.1 傳統教學的優缺點
傳統教學是我國的教學活動中的一種基本教學模式,它是以老師為主導進行的教學活動,有老師掌握教學過程的流程,學生是處于被動學習的位置。由于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這樣能夠將解剖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性的講解,同時老師可針對難點和重點進行強調,教師在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引導作用、學習方法等對學生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同時在傳統教學中老師也容易掌控學生的學習過程,對教學工作更加容易安排。但是,由于整個的教學過程由老師來掌控,這樣就使學生處于被灌輸的地位,只是被動的接受老師講解的知識,沒有學習的自主性,嚴重制約了學生的自學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另一方面,由于學生的學習能夠有差別,會有部分學生在老師講解完畢時沒有夠掌握和理解所講授的內容而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多年來的經驗表明,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只能培養出知識型的人才而不是應用型的人才,缺乏將所學的知識靈活的應用到實踐當中[1]。
1.2 網絡教學的優缺點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為開展網絡教學提供了基礎,目前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學習新知識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計算機在教學中應用也快速的普及,網絡教學已經在我國的各大高校廣泛的展開起來。與傳統教學相比,網絡教學以學生為中心,能夠將學習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網絡教學能夠在教學的過程中提供直觀、形象的學習資料,便于學生理解掌握,同時還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的效果。其次,網絡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能夠在相同的時間提供更多的信息量,這是傳統教學不能與之相比的,同時學生還能夠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主動的去查找和學習沒有掌握的知識點,使學習過程更加的主動[2]。因此,網絡教學能夠彌補傳統教學的許多不足之處,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傳統教學不可比擬的優勢。但是,網絡教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由于網絡教學中由于學生不受老師實時的監控,部分自制力差的學生可能不能充分利用網絡進行自主學習,導致時間的荒廢。另一方面,如果老師不能夠有效的引導學生進行網絡學習,會使他們學習的自主性降低,甚至產生抵觸心理。所以說,兩種教學模式各有優缺點,針對這種情況可以將兩種教學模式進行融合和互補,以便發揮兩者的優點,提高教學質量。
通過對以往的實踐調查表明,學生學習的效果與網絡利用率之間存在正相關關系,但是其相關性較小。究其原因我們發現,學生在進行網絡學習時缺乏有效的監管,沒有進行積極、正確的引導是主要的原因,針對這種情況,本次對我校2014級護理專業專科學生的人體解剖學課程進行教學吸取前期經驗,采取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時積極、正確的引導學生提高網絡利用效率,并對其進行有效的監控和引導。同時,老師將結合學生利用網絡學習的情況進行考核,還應當經常對網絡平臺進行動態的觀察,給予學生在網絡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及時處理;利用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對每位學生網絡瀏覽次數、論壇訪問次數及論壇參與次數進行跟蹤調查,同時與其考試成績的相關性進行統計[3]。
通過對2014級護理專業專科學生半年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人均網絡平臺瀏覽數為257±85.7,網絡論壇參與次數為81±42.4,網絡發帖次數為4±2.7,考試平均成績為71±16.5。從數據中可以看出,與前半年平臺的瀏覽數113±69.2,網絡論壇參與次數為42± 12.1,網絡發帖次數為1±0.3,考試平均成績為50±13.7相比均有明顯提高,但是數據離散程度較大,說明部分學生沒有充分利用網絡學習。然后利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析考試成績與上述數據的相關性,我們發現網絡平臺瀏覽數、論壇參與情況、發帖數均與成績呈正相關,且考試成績與網絡瀏覽數的相關性提高明顯。另一方面,通過對學生在網絡學習反饋的問題中,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思考問題的深度及廣度較之前明顯提升,同時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較前提高。
實踐表明,將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進行融合互補后,不經能夠使學生的知識面得到拓寬,提高學習成績,同時還能夠激發他們的創新思維,為以后的臨床學習打下堅實基礎。所以,在人體解剖學的教學中,應該把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進行有機的融合。
[1]章明星,劉建衛,趙偉,等.探討傳統教學與網絡教學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融合與實踐[J].解剖科學進展,2015,01:107-108.
[2]余寅,李玉彬,韋素麗.人體解剖學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融合[J].解剖學研究,2015,04:312-313.
[3]章明星,劉建衛,李平.網絡教學論壇在人體解剖學教學中實踐[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3:72-73.
張曉暉(1970-),女,遼寧省喀左縣人,蒙古族,學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