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鋒 陜西人防(民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
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的運用分析
王華鋒 陜西人防(民防)指揮信息保障中心
人防警報指報知敵空襲的警報信號,戰時用作預警,平時則可以用于消防等工作,保證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基于此,本文以目前人防警報器管理的不足為切入點,試分析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的運用,旨在通過分析給出現代化條件下人防警報器管理的科學手段以及基本方式,完善理論,指導后續工作。
物聯網 人防警報器 傳感器 智能技術
人防警報可分為預先警報、空襲警報和解除警報,各類警報通過人防警報器發出,由于人防警報器通常在室外環境下工作,加速了老化、影響工作性能,又由于部分災情難以在發生的一瞬間被發現,人防警報器無法發揮最佳效用,對管理方式進行創新十分必要。本文分析上述問題并給出應用物聯網技術進行人防警報器管理的設計思路以及具體方法。
人防警報器是一個系統,其主要工作部分往往在室外,比如擴音系統、發聲系統等,由于各類氣象條件不同,一些強對流天氣以及風沙天氣都可能對人防警報器的室外部分造成破壞,使其無法正常運行。與此同時,例行檢修往往存在一定的時間間隔,一般難以在人防警報器損壞時及時發現,導致后續工作受到影響。檢修問題是人防警報器管理目前的主要問題之一。
人防警報器戰時負責通報敵情,平時應用安全、消防等工作,但由于部分災情的發生帶有明顯突發性和偶然性,人防警報器難以在一瞬間捕捉災情的具體情況,對報警和救災避難等工作造成一定影響。比如都市內住宅小區發生的火災,其在建筑內部出現時,無法在第一時間被偵知,報警等工作受到影響也會相對滯后,這是目前人防警報器管理的一個重要問題。
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人防警報器的工作能力以及對應的管理水平,其設計思路方面首先需考慮的是智能化。所謂智能化,是指將原本由人員以及舊式設備負責的工作交由智能設備完成,最大限度提升反應的精準程度、并保證警報的即時性,也即物聯網中的物物相連。比如上文所說的建筑內部火災,通常來說,火災發生時建筑內部溫度會升高,空氣中煙塵濃度、氣壓水平等均會發生變化,可以對上述變化進行總結,形成程序、設定標準,并融入單片機中,嵌入到人防警報器系統里,當建筑內的情況符合警報標準,系統就會自動報警,及時提醒人員進行處理。智能化是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運用的主要思路。
系統全覆蓋是指在物聯網技術條件下,整個人防警報器系統以及對應的應急處理系統、后續處理系統、消防部門等被連為一個整體,實現完全覆蓋,從而強化救災能力,使人防警報器的功能得以強化。比如某地出現災情,人防警報器在智能化條件下首先發出警報,應急系統率先反應,消防栓啟動、水源足備,后續處理則包括人員疏散指令、危險品轉移指令的下達等,在進行緊急處理的同時,危險和求援信息得以通過互聯網快速傳遞至消防部門,最近的消防部門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如果火情嚴重,其他消防部門也會陸續趕來救援。系統全覆蓋模式下,人防警報器的功能得到強化,相關工作也可以更為有效的進行,其是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運用的主要思路之一[1]。
敏銳的傳感器能夠是人防報警器的對外界情況的偵知能力大幅提升。傳感器本質上是一種檢測裝置,能感受到被測量的信息,并能將感受到的信息,按一定規律變換成為電信號或其他所需形式的信息輸出,以滿足信息的傳輸、處理、存儲、顯示、記錄和控制等要求。如同人為了從外界獲取信息,必須借助于感覺器官一樣,傳感器相當于人防報警器的感覺器官。單靠自身的感覺器官研究自然現象和規律,其功能就遠遠不夠了。同樣,舊式人防報警器的功能也漸漸落后,為滿足實際需要,敏銳傳感器得到應用。物聯網中,敏銳的傳感器被嵌入人防報警器中,當外界出現變化,傳感器將各類數據信息進行收集,由人防報警器的智能模塊進行分析,并在必要時發出警報,強化系統能力。
物聯網的本質是借助互聯網實現物物、人物、人人的相互連通,在該模式下,人防報警器的各個構件、子系統實現了有效連接,如上文所說的傳感系統、報警系統,其與整個系統是通過網絡和硬件設備實現連接的,當危險發生,傳感系統以物物相連的平臺作為載體,發出各種信息,才能實現整個系統的聯動,物物相連是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運用的主要形式[2]。
由于相關一部分救災工作依然需要人員負責統籌和指揮,人員也應在物聯網模式下被連接到整個系統中,實現與計算機、物資等的聯動,也即人物相連。比如人防報警器的檢修,在物聯網中,當人防報警器出現故障,系統會反饋信息給人員,由人員進行修理,以保證災情發生時系統的正常工作性能,人物相連是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運用的另一個重要形式。
通過分析物聯網技術在人防警報器管理中的運用,了解了相關基本內容。目前來看,當前人防警報器管理的不足包括檢修不及時、無法第一時間發現災情等,應用物聯網技術對人防警報器管理進行優化,基本設計思路應是智能化和對整個消防救災系統的全覆蓋,具體來說,則包括傳感系統以及物物相連、人物相連系統的應用等。后續工作中,應用上述理論也有助于人防警報器的管理。
[1]張志宏.基于物聯網的人防警報智能化管理系統設計[J].科技傳播,2014,6(22):189+171.
[2]吳曉亮.基于物聯網技術的人防警報器管理研究[J].信息通信,2015,(05):74.
王華鋒(1983-),男,甘肅平涼人,漢族,大學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人防指揮通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