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君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工程室
士官院校人才科研能力培養方法淺析
劉君 火箭軍工程大學士官學院工程室
士官作為裝備效能發揮的主要操作者,隨著部隊作戰形勢及武器裝備的發展,士官學員科研能力的培養在任職能力構成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多。本文從士官學員科研能力培養的角度出發,簡要分析了士官學員科研能力培養的重要意義以及現狀問題,著力就如何培養士官學員的科研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士官 學員 院校教育 科研能力
士官隊伍是部隊作戰力量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武器裝備的主要操作使用者。當前,武器裝備科技含量和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士官隊伍的科研能力在促進武器裝備效能發揮上起到的作用日益突出。士官教育院校作為士官人才的培養機構,應結合士官隊伍的特點和發展要求,為士官學員參與科研活動搭建平臺,著力提高其科研能力,增強其發展后勁,培養能打仗打勝仗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1]。
士官學員參與科研活動意義重大、作用明顯,是提高其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徑,對個人能力提高、成長成才及院校科研建設都有重要意義[2]。一是有利于學員增強崗位任職能力,促進裝備效能發揮[3]。二是有利于學員提高科研創新能力,深化綜合素質培養。三是有利于院校完善教學內容體系,推動教學水平提升。
但是,根據走訪調查發現,當前在校期間參與過科研活動的士官學員屈指可數,整體積極性不高、氛圍不濃厚。分析造成當前現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士官學員參與科研活動的思想認識存在誤區。
大多數人認為科研很有難度的,是教員的事,學員在校期間的主要任務是學習、訓練;部分學員隊干部認為意義不大,因此支持力度不夠;部分教員認為科研活動往往周期較長,而學員在校時間較短,不適合進行科研活動。二是管理體制上的保障不夠到位。具體表現在學員“要不要開展科研活動”以及“如何開展科研活動”都沒有制度上的明確規定,具體組織實施辦法不細化,指導作用不強;激勵機制不健全,主題調動作用不明顯;評價機制有待建設,對學員參與科研活動的規范不到位。
通過分析可以發現,當前問題比較突出,深化士官學院科研能力培養的氛圍、措施、制度都不健全。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措施:
認識和觀念的轉變是搞好任職教育的前提和基礎,教學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強校之路。在士官教育院校,開展士官學員科研活動,我們首先要從部隊的人才需求出發。部隊需要的大多還是具有一定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的士官人才,具有相當科研能力的士官人才對部隊來說必不可少但相對需求要少,這部分人才更可以被看作是金字塔頂部的人員。院校在培養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這一點,適宜在教學中推廣科研活動的開展,激發部分學員的科研熱情,進一步組織少數具有一定能力和潛力的學員實際參與到科研活動中,形成“金字塔式”的培養模式,達到“大部分學員具有科研意識,部分學員具有一定科研素質,少數學員具有相當科研能力”的培養目標。因此,院校各級人員要認清士官學員參與科研活動的重要意義,認清士官學員在科研活動中可以發揮的積極作用,同時院校領導管理干部要意識到能夠實際參與科研活動的學員人數較少,對日常管理的影響不大,但對單位建設、教學水平提升和院校發展的推動作用十分明顯。
進一步規范科研管理機制,確立學員的科研培養目標;完善學員科研規章制度,保障學員科研工作的可持續發展;著眼于學員能力的生成和提高,構建適應士官學員特點的科研實踐評價體系;建立有效的科研激勵機制,對參與科研活動中表現好的學員及指導老師給予相應的精神和物質獎勵,并作為評功授獎、畢業綜合成績評定、優秀人才推薦使用的重要指標。
同時,培養學員科研能力要大力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使學員在院校期間得到充分的鍛煉和熏陶[4]。適當減少對學員隊的公差勤務派遣,學員隊要留出專門的時間供學員進行科研活動,成立興趣小組,為學員進行科研活動搭建平臺。要充分發揮現有教學資源的作用,開放機房、圖書館、實驗室等場所,為學員自主學習、查閱資料等提供便利。適當安排學員參加與專業有關的學術講座,接受科研學術熏陶,提高科研意識。可以考慮在部隊和地方建立教學科研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加強與其他部隊院校的學習交流,增加學員走出去的機會。
教員在課程設計的過程中,適當增加科研實踐課程,明確課程內容、實踐、要求和考核方式;在教學內容選擇上,了解部隊建設現狀和需求以及學員困惑,并將其作為科研活動的重要方面;在教學實施階段,選定研究課題,成立聯合興趣小組,開展協作研究和集體攻關;在講授方式上,教員應主要進行學習指導,培養學員的科研意識,掌握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方法。此外,在教員主導的課外科研項目上,可以安排學員負責力所能及的工作,還可以幫助學員將好的想法申報課題、付諸實施,轉化為現實。
一是要加大院校與部隊共同合作的力度,通過參觀學習、學術研討等形式,實現部隊與學院的優勢互補[5]。目前,多數院校組織學員赴部隊實習見學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個學期末進行,建議調整到第二學期末,及時對在部隊遇到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獲得科研思路和素材,并帶回學校進行研究解決,加速科研成果的轉化。二是充分利用相應的地方高校資源,組織學員到地方高校參觀學習。三是加強與短訓學員的探討交流,及時獲得他們對武器裝備操作使用的第一手資料,獲取科研的切入點和方向。
[1]張長輝,戴昕.深化學員科研實踐活動[J].陸軍船艇,2014,30(2):63-64.
[2]胡云芳,張慧敏.論任職教育背景下學員科研創新能力的培養[J].武警指揮學院學報,2013,19(6):9-11.
[3]王朕,史賢俊,肖支才.軍隊院校“4+1”任職教育學員參與軍事科研的探索和實踐[J].繼續教育,2015(2):70-72.
[4]彭全海,季芳,高揚.任職教育院校強化學員科研素質培養淺析[J].長纓,2013(5):76-77.
[5]吳勇威.學員隊如何促進學員學術科研水平提高[J].陸軍航空兵學院學報,2011,10(2):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