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涵 天津市漢沽第五中學
論我國擴大內需對經濟的影響
李超涵 天津市漢沽第五中學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國家經濟成功完成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的轉變。目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階段,經濟可持續發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我國急切需要一種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手段。這種情況下,擴大內需的出現給我們帶來明確啟示。本文就是對擴大內需促進經濟發展進行分析。
金融危機 生產與消費 基礎設施 政府
1.擴大內需,經濟學名詞,內需,即內部需求,即擴大經濟體制內部需求。
2.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是擴大內需的兩種手段。
3.擴大內需的方式就是要通過發行國債等積極的財政貨幣政策,投資信貸等經濟杠桿,啟動消費市場和投資市場,促進經濟增長,進而保持經濟的可持續增長。
1.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商品供應由短缺局面過渡到過剩局面,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向買方市場。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同時,經濟運行中銷售市場呈現著疲軟、增速減慢的趨勢,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嚴重影響我國國民生活狀態,影響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進而阻礙我國成為世界強國的腳步。
2.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人口眾多的基本國情,為我國內部的需求與供應創造了十分廣闊的空間,使擴大內需戰略在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達到收支穩定。隨著城市化、現代化、工業化的進程加快,促進了經濟結構完成調整和升級,進一步擴大國內市場。
4.全球金融危機沖擊我國經濟發展。在經濟危機的影響下,不僅外貨面臨著嚴峻挑戰,外部市場也面臨萎縮,在穩住外部市場的同時,我們必須擴大內需,促進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保證民生。[1]
1.擴大內需有利于提升國民收入。與投資相比,消費者最終目標是需求,需求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然而城鄉建設、保障不健全,居民收入不穩定,國民購買能力低下,消費者信心不足,致使我國消費市場不景氣,國民經濟停滯不前。鼓勵企業開創農村市場,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保證農民收入,促進消費,拉動國民經濟發展。
2.擴大內需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消費對生產具有反作用,消費是生產的目的和動力,生產與消費缺一不可。生產的發展必然會有與之相對應的消費,需求的提高,會促使生產質量、生產率的提高,人們對生活狀態也必然會呈現出新的要求,有需求就必然會帶動新的相關產業的發展。
3.擴大內需可以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消費拉動經濟的增長,促進產業發展。消費對新產業發展、生產調整、升級等起著導向作用。消費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需求結構的發展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內需使貿易方式由投資、出口兩方面轉變為消費、投資、出口等方面,加快經濟發展,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的發展。[2]
4.擴大內需可以減輕就業壓力。金融危機嚴重影響了實體經濟和我國出口貿易,導致企業員工面臨著減薪、失業的局面,從而使國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呈現下滑的趨勢。擴大內需有利于增強對民營資本和各地投資的投入,及時有效的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升級,進一步增加企業用人的力度。國內需求擴大,減輕產品的出口壓力,提高了居民收入,促進消費,有利于國內經濟可持續發展。
5.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把擴大內需的重點放在環保、交通、人民、能源等方面,特別是鐵路系統、電網和供水系統等項目上。國家投入刺激內需,可以加快基礎建設,縮小城鄉和東西部地區差距。
6.擴大內需可以拉動世界經濟的復蘇。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的崛起,各個國家是有目共睹的,中國財政“一攬子計劃”與世界經濟體更是密不可分的。國民收入的提高,需求隨之擴大,國內產品不足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進而企業會進軍國外市場,拉動世界經濟的發展。
世界經濟金融危機嚴峻,中國必須采取對應的宏觀經濟政策。在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形勢下,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1.擴大內需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的貨幣政策相結合。
2.建設保障居民住所。加大對貧民住所建設的支持力度,加快貧民區改造,實施牧民、游民定居工程,擴大對農村基礎建設的改造試點。
3.保障居民收入,保障農村基礎設施完善。
4.完善鐵路、公路和機場等基礎設施建設。
5.穩定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事業等國民基礎保障工作,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
6.提高國民素質,加強生態環境建設。
7.企業的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要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
8.保障災后重建工作。
9.全國所有地區的企業全面實行增值稅轉型改革,鼓勵企業類型轉變及技術改造,減輕企業成本負擔。
10.鼓勵金融行業加大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在國家及政府的支持下,擴大內需必將是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堅持擴大內需的方針發展生產,鼓勵消費,有利于拉動經濟增長。生產決定消費。一方面,完善擴大內需的后續工作,加強各方面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國民收支穩定。另一方面,經濟結構的戰略調整、加強國民就業、經濟體制改革、改善國民生活水平等問題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這樣才能更好的拉動國民經濟,促進國家經濟長期穩定的發展,進而使我國更快的完成經濟強國的戰略目標。
[1]寒竹.中國應理性與擴大內需的和諧統一[J].2011(03)
[2]郭春麗.擴大內需的長效機制研究[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3.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