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彤 濟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心
多維度剖析小微企業融資問題
趙彤 濟南科技創新促進中心
小微企業面臨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本文從多個維度剖析企業融資問題,并探討解決以上問題的對策。
小微企業 融資 多維度 合力
資金對于企業的重要性就像人體里流淌的血液,關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大企業具有資源雄厚實力強大,制度健全、管理嚴格、專業團隊、融資渠道寬和融資工具豐富等優勢,而小微企業不具備這些能力。我們正處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小微企業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已經成長為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小微企業由于多種原因在其發展過程中凸顯出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如何解決好融資問題,我們可以從多個維度進行剖析。
一是企業從創辦之初就伴隨著人財物等方面的先天不足,瞬息萬變的市場競爭時刻考驗著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應變能力和資金實力。二是財務制度不健全,由于絕大多數小微企業處于初創階段或成長階段,尚未形成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因而在財務管理上普遍存在問題。比如缺乏資金使用計劃,只看中利潤而忽視對現金流量的控制,不重視資金積累,盲目消耗和使用資金等等,這些問題導致企業財務管理乏力,現金流難以為繼,出現資金緊張甚至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三是輕資產、少抵押物的情況普遍存在,這無法滿足銀行、擔保公司抵消風險、轉移風險的要求。四是大多數企業領導者更擅長技術研發和市場開發,在融資方面不夠專業,而企業又沒有這樣的專業人才或者得不到相應的權限。五是由于規模小,抵御風險能力弱,所以生命周期比較短,大量小微企業在成立5年之內就消失了。
向銀行貸款是我國小微企業采用最多的融資方式,但銀行出于資金安全考慮放貸會非常謹慎。一是審批程序嚴格,手續繁瑣,發放貸款各環節責任人都需要承擔相應風險,所以銀行會本著寧缺毋濫的原則處理小微企業貸款需求。二是銀行關注抵押物、擔保物、擔保公司擔保,偏好土地房產等優質資產,像知識產權質押等抵押物更多只是起到增信作用,而小微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企業恰恰是輕資產,而擁有知識產權。三是銀行青睞信譽好,效益好,市場前景好的優質客戶,開通綠色通道,在授信額度、貸款利率等方面給予優惠,那些真正急需貸款的企業卻因狀況不佳而得不到貸款。
擔保機構及提供的擔保業務種類較少,擔保公司為規避風險往往會采取反擔保措施,即還需要企業提供抵押物,除此還要收取一定比率的擔保費,這無疑加大了小微企業的融資負擔和融資成本。
一是風投公司的資金基本投向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發展方向的行業,傳統行業中小微企業無法得到青睞。二是風投公司尋求收益風險比更高的投資機會,更愿意投向處于高速成長階段甚至是上市階段的企業,而不愿為初創期企業承擔風險。三是風投資金退出機制不完善,渠道不夠寬,影響到資金的循環利用。
我國資本市場自上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已形成了由主板、創業板、新三板、區域性股權交易市場構成的多層次資本市場。但各級市場設置的準入門檻對小微企業來說還是無法達到的高度。
1.弄清楚需要多少資金,融資規模并非越大越好。如果過量融資,會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閑置浪費,無形中增加了資金使用成本。小微企業大多處于初創期,大量融資反而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如果融資量不足,不但失去了融資意義,還會影響企業的經營發展。所以企業應對未來現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做出切合實際的預測,從而確定合理的融資規模。
2.明確融資期限,是希望長期還是短期使用融到的資金。如果融資是用于補充流動資金,宜選擇短期借款、票據貼現、商業信用等方式。如果企業需要長期使用資金,則可選擇銀行貸款、引入新的投資人,融資租賃等方式。
3.不同的融資方式付出的代價和成本是不同的。內部融資多是利用企業的留存收益投入經營,幾乎不需要成本,但長期不分紅或少分紅會打擊股東對企業的信心,影響企業形象。銀行貸款成本相對較低,但面臨較大的到期償債壓力,加大了財務風險,企業需要控制好資產負債率,避免同時面對較大的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引入風險投資或新股東,企業可以長期使用資金,財務風險低,不需要償還本金支付利息。但企業需要設計好股權結構,這影響到企業的控制權和決策權的分配。
4.通過融資為企業帶來的收益要能夠覆蓋為此付出的代價和承擔的風險。企業融資的目的是獲得更大經濟效益,達到利潤最大化,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1.內部融資是企業利用留存利潤進行再投資,比如票據貼現,商業信用,但在企業快速成長階段內部融資提供的資金量是遠遠不夠的。
2.債務融資傳統做法是銀行貸款、融資租賃、民間借貸等方式向銀行或其他企業融入資金。銀行貸款需要企業擁有良好信譽,保持與銀行長期友好合作關系,充沛的銀行交易記錄。融資租賃形式上是借物,而實質是融資,初創企業大多需要價值較高的儀器設備,以支付租金的形式使用儀器設備,而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其他運營環節成為較現實的選擇。民間借貸操作程序較為簡單,融資速度快,門檻也較低。但成本高,投融資雙方都承擔著較大風險,極易產生經濟糾紛。隨著互聯網蓬勃發展,中斯奧企業擔保、p2p融資平臺、股權眾籌等互聯網融資渠道給創業者帶來了更多機遇。面對經濟下行企業不良貸款率增加,P2P融資規模正在減少,社會融資渠道進一步緊縮。
3.股權融資是接受投資者直接投資的方式。主要是增資擴股,引進風險投資,企業要與潛在投資者充分溝通,要讓投資者明白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團隊有多么優秀,企業發展前景多么美好,對方投資能得到什么樣的回報。引入適宜的投資者能為企業帶來長期穩定的合作,整合資源,優化企業治理結構,提升企業形象,為企業能夠長期健康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1.政府對小微企業融資的相關法律、政策逐步完善。國務院推出了設立政府性擔保基金、國家擔保基金、發展聚焦小微企業的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落實免征營業稅和準備金稅前扣除等政策、對政府性融資擔保和再擔保機構減少或取消盈利要求。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改善小微企業的融資環境。人民銀行多措并舉,優化小微企業融資環境: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擴大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加強信貸政策指導,督促金融機構改進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提高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水平。
2.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拓寬小微企業融資渠道。針對小微企業的特點運用供應鏈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籌集資金,發揮債券市場作用,有資質的金融機構發行小微企業融資債券,所籌資金用于小微企業貸款。出臺政策,規范互聯網金融發展,發揮其優勢更加高效的為小微企業融資服務。
3.健全小微企業信用體系,加強信息共享和信息平臺的互聯互通,由有關部門和第三方建立小微企業信用評價體系,為小微企業融資提供良好信用環境,促進小微企業融資發展提高小微企業融資的可獲得性。
4.解決投融資信息不對稱問題。銀行、投資機構、小微企業之間由于信息不對稱、缺乏信息交流平臺等原因,使投資者不了解小微企業的困境和資金訴求,而小微企業不知道去哪里尋找投資方,如何吸引投資或貸款。
5.有效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負擔。可通過調低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擔保費率,政府推出貸款貼息政策、貸款風險補償金政策等方式幫助企業降低貸款成本。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小微企業面臨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凸顯,需要政府、社會、市場、企業、銀行、金融機構等各個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努力解決好這一難題,推動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