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生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試論企業合同評估
馬海生 開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合同評估是提升企業合同業務水平的有效途徑。企業應堅持合法合規、實事求是、客觀公正、全面深入等四項原則,按照業務流程開展合同評估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合同評估管理。
企業 合同 評估
合同評估是指企業對合同業務進行全面評測,查找、分析在合同簽訂、履行以及爭議處理等方面存在的問題或不足,有針對性地進行整改、完善,全面提升企業合同業務水平。
1.合法合規原則。合法合規原則是合同評估的核心原則,其他原則不得與其相抵觸。企業進行合同評估時,要依據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規章制度,包括合同制度、涉及合同的業務制度。適用合法合規原則,有助于提高合同業務人員、評估人員的法律意識,在企業內部營造合規文化氛圍,引導業務人員依法經辦合同業務。
2.實事求是原則。實事求是原則就是依據合同業務形成的資料,包括盡職調查材料、合同文本、會議紀要等,進行合同評估,讓“材料介紹情況”,不偏信口頭介紹。堅持實事求是原則,有利于培養合同業務人員的證據意識,引導其積極主動搜集、形成、整理合同業務資料,規范辦理合同業務,為有效應對合同糾紛奠定基礎。
3.客觀公正原則??陀^公正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在進行合同評估時,要盡可能還原合同行為事項當時的環境及場景等,從而判斷是否存在問題或不足。對發現的問題或不足,不回避不掩蓋,客觀揭示且不帶主觀傾向。適用客觀公正原則,保證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權威性,也能保護合同業務人員工作的積極性。
4.全面深入原則。全面深入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在對合同業務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仔細核查、深入細致分析的基礎上,形成合同評估結論。堅持全面深入原則,有助于企業及時、準確發現合同業務存在問題或不足,采取有效工作措施,彌補工作失誤,防止失職被騙。
1.自我評估與委托評估。自我評估是合同評估的基本形式、主要形式。自我評估由企業合同評估主管部門組織,相關業務職能部門包括財務、法務等部門參與,或由合同承辦部門組織并實施,對合同進行分析、評測。委托評估是由企業出資人或企業委托外部中介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借助外部力量對合同進行評估。
2.追蹤評估與隨機評估。追蹤評估,或稱階段性評估、連續性評估,是指企業每隔固定時間,對重大、復雜合同,以及問題尚未整改到位的其他合同進行評估。在進行追蹤評估時,企業只對該階段的合同情況、整改落實情況等進行評估。隨機評估,或稱臨時性評估,是企業在不特定的時間,按照一定的標準,在一定范圍內隨機抽取部分合同,并予以評估。
企業合同評估,以自我評估為例,一般按以下流程辦理:
1.擬定實施方案。企業合同評估主管部門啟動評估工作,編制合同評估實施方案,明確評估目的、劃定合同范圍的標準、參與評估部門及評估形式、評估標準等事項。
2.選定評估合同。合同承辦部門將符合標準的合同基本情況,如合同對方、合同名稱、標的額,以及最新進展等,報送合同評估主管部門。根據業務需要,合同評估主管部門選定部分或全部合同作為評估對象。除重大、復雜合同,以及問題尚未整改到位的其他合同外,選定的合同盡可能與前一次評估的合同不一致。
3.內部預先評測。以合同業務承辦檔案為依托,合同承辦部門先行對合同情況進行詳細梳理,組織相關人員(非經辦人員)根據評估標準進行預測;對預測中發現的問題或不足,及時形成應對方案。
4.合同現場評估。合同評估部門通過聽取介紹、核驗資料、現場核查、對應評測等方式,對合同盡職調查、會審審批、授權委托、文本內容、履行進展、合同爭議事項及處理、應對方案等方面的全部或部分內容,進行系統評估,形成初步意見。
5.形成評估報告。合同評估部門與合同承辦部門交換評估初步意見,并在此基礎上形成正式評估報告。
6.督導整改到位。針對評估報告中揭示的問題,合同承辦部門及時形成整改方案,將貫徹落實情況予以反饋。合同評估部門對涉及本部門的整改事項進行督導,確保整改到位。
1.建立、完善合同評估制度。各企業應當建立合同評估制度,對合同評估的管理架構、目標任務、方式方法、組織實施與督導落實等事項進行規定,讓合同評估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已經實施合同評估制度的企業,應針對執行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予以修改完善。各企業開展合同評估時,要嚴格執行制度規定,嚴禁人情評估、避重就輕、形式評估、選擇執行等不規范的行為和做法。
2.明確合同評估的職責分工。各企業應當明確合同評估主管部門、參與部門,以及合同承辦部門在合同評估中的責任分工。其中:合同評估主管部門是合同評估的主辦部門,負責合同評估的組織、協調;依據部門職責對合同進行評估,對涉及本部門的整改事項進行督導。
3.抓好重大、復雜合同的評估。重大、復雜合同是企業合同評估的重中之重。企業應對投資合同、工程建設合同、大額購銷合同,以及其他標的額較大且對企業發展有重大影響的合同,實施追蹤評估。在進行追蹤評估時,企業應對合同內容、履行行為等進行全面分析、評估。追蹤評估的時間間隔不宜過長或過短,一般不低于一個季度、不超過半年。
4.采取適合企業的評估方式。各企業應當采取符合本企業實際的評估方式。企業合同評估應以自我評估為主,自我評估可采取部門互評、科室互評、專家組評估等方式。合同業務確有必要時,可以委托外部中介機構進行評估。
5.建立整改長效機制。合同承辦部門進行問題整改的同時,要從問題源頭進行剖析,積極完善合同業務制度,規范辦理程序,形成同類合同的應對預案。此外,合同承辦部門還應組織內部科室,對部門經辦的其他合同進行評測,發現同類問題及時整改。
合同評估是一項系統性、持續性工作。企業應加強對合同評估的研究,開展評估工作,防范合同業務風險,為企業實現經營目標提供保障。
[1]盧鵬超,李朋.淺談如何加強合同履約管理[J].現代商業.2012年第7期
[2]趙冬輝.論合同后評估在施工造價管控中的作用[J].價值工程.2014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