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瑋
“‘一帶一路對中國、對‘一帶一路國家、對全球都是機會。”寶武集團董事長馬國強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表示,“一帶一路”已經納入國家戰略,寶武集團作為央企責無旁貸,正在加快推進、加強研究。
2016年,寶鋼、武鋼兩家鋼鐵巨頭實施重組,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成立,不僅實現了去產能,還打造出了中國版的世界鋼鐵巨頭,成為國資國企改革的“重頭戲”。
馬國強認為,這次改革要將國有企業過多的功能去掉,首先要界定國企功能。國有企業為公益類和商業類兩類,處于充分競爭領域的寶武集團即為商業類。
“通過對國有企業分類, 能夠促使國有企業有所為、有所不為,聚焦主業,像商業公司一樣有規范的公司治理、有監督有效的機制。”馬國強表示。
他介紹,寶武集團是在適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的大背景下,由寶鋼集團、武鋼集團聯合成立,此前承擔了許多如職工家屬的“三供一業”、醫院、幼兒園等任務,改革之后都要還給政府交給適合的企業去辦理。“通過聚焦鋼鐵主業,把不該為的去除掉,這樣就能瘦身健體、提質增效,未來的競爭力會越來越好。”
馬國強說,國務院國資委從2004年開始推動國有企業進行現代企業治理。就寶武集團而言,外部董事超過一半,來自美國、新加坡等國家和香港等地區。國務院國資委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解決股東對企業干預過多的問題,現在看來是對的,決策是高效的。
“混改是解決國有企業存在問題的方案之一,這次國有企業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多是體現在體制機制上,而不是在資本上。”馬國強表示,事實上混改從前就有。通過混改去除國有企業存在的弊病,例如決策科學性不夠、用人多、社會負擔重等。同時提高效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走出去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是國企改革的新機會。
馬國強表示,中國鐵礦資源貧乏,作為鋼鐵企業應該在礦山投資領域走出去,產品市場也需要走出去拓展,下一步要與先進產能進行合作。
他同時認為,國企要走出去,管理層的本土化是必須的,央企聘用外方總經理,市場化的薪酬是必要的。一旦形成鯰魚效應、有了先例,推進其他改革就會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