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瑋
作為緬甸帕拉米能源集團公司(Parami Energy Group of Companies,下稱“帕拉米能源”)首席執(zhí)行官,肯吞(Ken Tun)經常來中國,促進中緬兩國能源合作是他最大的希望。他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雖然緬甸的經濟增速在世界名列前茅,但仍然面臨電力供應不足等問題。在他看來,“一帶一路”倡議及亞投行對于緬甸而言意味著機會,緬甸需要“一帶一路”帶來的包容性增長。
“緬甸是一個缺電的國家,70%以上的人缺電,70%的人還住在鄉(xiāng)村地區(qū)。”肯吞介紹說,與此同時,資源豐富的緬甸也是當前全世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隨著一些政治革新,緬甸正在向世界開放,投資不斷增長,這意味著更多的電力需求。“我們不希望建立煤電廠,我們想有更清潔的選擇。”肯吞直言,中國已經成為清潔能源領域的領導者。緬甸于2014年制定了“國家電氣化計劃”,其目標是到2030年,全國所有家庭都獲得供電。
肯吞介紹,帕拉米能源成立于2004年,主要為緬甸政府和油氣業(yè)主服務,業(yè)務涉及油氣、電力等領域。目前,公司致力于為緬甸當?shù)厣鐓^(qū)提供能源,從中國進口電力,并為此吸引直接投資。此外,公司正在建立以村莊為單位的獨立網絡微型電網(miniGrid)。在他看來,過去,全國范圍內獲得電力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集中式系統(tǒng),如今自下而上的分布式能源更清潔、更有效率。
然而,清潔能源的銀行可融資性卻并不樂觀。“全世界都把目光放到了緬甸,緬甸正在對外開放。然而,對于許多商人而言,高回報率似乎已經成了固定思維模式。”肯吞坦言,“我希望可以告訴世界,這個國家不僅需要私人投資者,我們還需要開發(fā)性金融,我們需要更便宜的資本和不那么貪婪的回報率。如此一來,項目成本可以更低。最終,社區(qū)、消費者可以負擔起電力消費并因此受益,緬甸民眾得以享受到便宜的電力。”
肯吞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在2017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自己得以與中國國家電網董事長舒印彪進行交流。他獲悉,對與緬甸的合作,中國國家電網“正在做可行性研究”。
“‘一帶一路倡議及亞投行對于緬甸和像緬甸一樣的國家而言,是一個機會。”肯吞向《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一帶一路”倡議是包容性的計劃,希望“一帶一路”倡議能夠囊括農村地區(qū)的民眾,讓他們感到自己是倡議的一部分,能夠在倡議中扮演核心角色并且從中受益。“我想,不僅政府需要理解這個倡議的內涵,普通民眾也需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