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高校的重要教學目標,鋼琴教學也不例外。在鋼琴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創新意識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部分。本文對高校鋼琴教學現狀進行了探究,希望能給我國高校鋼琴教學提供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意見。
【關鍵詞】鋼琴教學;高校;創新;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1-0234-01
一、高校鋼琴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
提高高校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國家發展的內在要求。經濟發展全球化的同時企業競爭加大,對于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高校應當肩負起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任,負責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因此,各大院校應該注重創新,重視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培育出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高校鋼琴教學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第一、進入到本世紀以后,為了使高校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高校人才的培養方案做了較大改動,由原來的培養知識型人才、技術型人才逐漸變成了培養綜合人才、創新人才。但高校人才培養目標沒有得到全面普及,少數高校的教育工作仍然落后。
第二、部分高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不充分,甚至出現了偏離,依然停留在舊的教學思維中,重視理論教學忽略對學生實際創新能力的培養。
第三、教師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正確引導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理解不夠深刻,無法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
第四、教學方法落后,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無法深刻地理解世界著名鋼琴家的經典曲目中包含的情感以及個人風格。
第五、教學模式陳舊,甚至還是十幾年前的“填鴨式”教育,學生在課堂上依然是被動的角色,導致學生的學習過程只存在接受,不存在思考。
上述問題的存在對高校鋼琴教學的進一步發展造成了極大阻礙,要解決這些問題,保證高校音樂教育事業順利發展,除了要鼓勵學生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提升創造力之外,高校還要對教學模式探索創新,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三、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對策探究
(一)提升教師的綜合水平,更新教學理念。目前我國高等教育中教師與學生的關系仍然是“教師俯視,學生仰視”,明顯不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愿。因此改變當前的教學模式,轉變高校教學的培養方案是高校鋼琴教育工作者的首要工作。高校鋼琴教學的轉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高校鋼琴教育工作者應該樹立新的教育觀念,不要片面地將教師這一角色定義為“教授知識、解答疑問”,而是必須引導學生自主地思考問題。
2.高校教育工作者應當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觀念,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自主權,尊重學生的發言,與學生之間形成一種平等的教學關系。
3.在學業評判方面,高校應該豐富評價指標,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拋棄“唯分數”論,不再單純地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評價指標。
4.高校應該對陳舊的教學模式進行變革。目前在很多高校鋼琴教學的課堂上,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都過于被動,老師不思考學生的真正需求,學生也不敢表達真實想法,甚至懼怕向老師提出問題。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應該是開放、平等、自由的,學生和老師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都是享受的,學習不再是痛苦的事情。
(二)拓展鋼琴教學內容,夯實基礎知識。研究發現,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除了要大量研究學術文獻,努力思考學術問題之外,還應提升文化素養并拓寬專業知識面。因此,新的教學模式與舊模式相比,其教學方案及目標的設立要更寬廣、更深入、更科學,新的教學模式對教育工作者專業知識技能的要求也更加嚴格。
首先,在高校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探索新的教學方式,將文化理論及音樂技能和鋼琴演奏技巧結合起來,確保學生不只是會按照樂譜在鋼琴上敲出正確的音調,還要能體會鋼琴經典作品蘊含的歷史文化,將鋼琴作為一種藝術語言傳遞人類情感。
其次,教師在鋼琴教學過程中要重視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愉快放松。要因材施教,注意引導學生將基本技巧與現實曲目結合起來,在課堂上還應注重將國外樂曲與國內樂曲相融合、古典樂曲與現代樂曲相融合,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鋼琴演奏的內涵。
再次,教師可以創新課程,根據實際需要增加一些有利于學生學習的課程,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高校鋼琴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蔣艷.音樂時空,2015(02).
[2]談大學鋼琴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朱瓊.音樂大觀,2013(09).
[3]談高校鋼琴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劉洋.藝術教育,2012(03).
[4]淺談鋼琴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劉華.大眾文藝,2011(02).
作者簡介:
劉天嬌(1992-)女,漢族,吉林人,吉林藝術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藝術教育鋼琴主項。